• 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
  • 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
  • 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
  • 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
  • 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
  • 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
  • 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

正版书籍 内页干净 品相良好 本店已做消毒处理 现货 实图拍照 极速发货 放心购买!!!

5 2.8折 18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素霞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5

上书时间2024-03-13

专卖精品书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素霞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9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51017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2页
  • 字数 2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以"社会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为理论原点,以"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指归,以技术社会形态的发展为宏大背景,以交往手段、交往方式和社会发展三者内在关系为分析框架,从交往手段变革的视角,在历史、现实和逻辑的统一中对社会交往方式的发展机制和历史特征以及交往方式变迁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后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探讨,从而提出了社会交往发展一般规律的基本理论,以及建构合理社会交往模式的基本观点。

  社会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社会交往方式是交往能力与交往关系的统一体。交往手段是交往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交往方式变革的直接决定力量。交往手段通过从外延上对社会交往空间范围的拓展和内涵上对社会交往关系的变革深刻影响着社会交往方式的性质和面貌。交往手段革命通过对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进一步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交往手段的革命变革,人类社会交往方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历史变迁。大致说来,在前现代社会,基于落后的交往手段之上的社会交往方式以人的依赖关系为主要特征,存在于"自然共同体"内部的人的社会交往是封闭的、地域性的;现代交往手段革命促成了物的依赖的交往关系的产生,"利益共同体"的存在使人类实现了从地域交往向世界交往的自觉转变;当代信息化交往手段革命,使人类社会交往表现出全球性、虚拟性、多元性和便捷性等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征,以知识或信息为纽带的"信息共同体"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社会交往关系的又一次质变。社会交往方式由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而走向信息和知识的依赖,内涵社会形态和人的发展的历史底蕴,是人类社会交往方式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

  在人类社会交往方式演进规律的理论关照下,本书对面向信息时代的中国社会交往方式的现代化提出自己的思考,构建了一种合理化的社会交往模式,并探讨了中国社会交往方式现代化的可能路径,从而进一步彰显了本书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

   本书对社会交往方式演进规律所做的理论探索,不仅有助于拓展关于社会交往问题研究的哲学视野,而且有利于正确把握现代社会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及其复杂性,进而为健全现实社会交往关系提供一种可能的理论框架。
【作者简介】
李素霞,1966年生,河北永年县人,哲学博士。现为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哲学。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历史规律与主体选择》、《主体超越性与社会发展》、《交往合理性探微》、《交往手段革命与人的发展》等30多篇;译著
【目录】
导论

 一、社会交往问题在当代中国的凸显 

 二、我国理论界关于社会交往问题的研究状况 

 三、本书研究社会交往问题的基本理路、方法和意义 

  1.本书研究的基本理路 

  2.本书的研究方法 

  3.本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本书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社会交往与社会交往方式 

 一、社会交往的本质 

  1.社会交往的含义及特征

  2.社会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 

  3.交往与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二、社会交往方式及其构成 

  1.社会交往方式概念的界定

  2.社会交往方式的构成 

 三、社会交往方式变迁的一般规律 

  1.影响社会交往方式的诸因素 

  2.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的历史必然性 

  3.交往手段变革交往方式的机制 

  4.社会交往方式变迁的一般轨迹 

第二章  社会交往方式的历史演变 

 一、前现代社会的交往手段与社会交往方式 

  1.前现代社会的交往手段:语言、文字和印刷术 

  2.社会交往的地域性 

  3.社会交往关系的人的依赖性 

  4.传统交往手段的社会文化后果 

 二、现代交往手段革命与社会交往方式的现代转型 

  1.世纪以交通和通信为主要标志的交往手段革命 

  2.社会交往的世界性与世界历史的形成 

  3.社会交往关系的现代特征 

  4.现代交往革命的社会文化后果 

第三章  信息时代社会交往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一、社会的信息化与当代交往手段革命 

  1.当代社会的信息化趋势 

  2.当代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交往手段革命 

  3.当代社会交往手段的集中与垄断问题 

 二、当代社会交往方式的革命变革 

  1.消失的地域:交往的全球性 

  2.交往的多元化和便捷性 

  3.虚拟生存与交往的虚拟性 

  4.“信息共同体”及其交往关系 

第四章  当代交往革命的社会文化后果 

 一、当代交往革命与社会经济进步 

  1.当代交往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崛起 

  2.当代交往革命与交易费用的节约 

  3.当代交往革命与外部经济性的凸显 

 二、当代交往革命与民主政治发展 

  1.当代交往革命与公民政治权利 

  2.当代交往革命与政府组织管理 

  3.强权政治与阶层差距 

 三、当代交往革命的文化效应 

  1.当代交往革命与网络文化的兴起 

  2.交往全球化与世界文化格局 

  3.文化冲突与文化霸权 

 四、当代交往革命与人的发展 

  1.世界历史性个人的诞生 

  2.当代交往革命与人的全面发展 

  3.交往主体异化及其主要表现 

第五章  面向信息时代的中国交往方式的现代化 

 一、转型时期交往方式的历史变迁 

  1.当代中国交往方式变迁的现实境况 

  2.转型时期社会交往中的若干问题 

 二、中国交往方式现代化的目标模式与路径 

  1.交往的合理性:当代中国交往方式现代化的目标模式 

  2.交往方式现代化的可能路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