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道与乐情:宋代禅宗渔父词研究
  • 唱道与乐情:宋代禅宗渔父词研究
  • 唱道与乐情:宋代禅宗渔父词研究
  • 唱道与乐情:宋代禅宗渔父词研究
  • 唱道与乐情:宋代禅宗渔父词研究
  • 唱道与乐情:宋代禅宗渔父词研究
  • 唱道与乐情:宋代禅宗渔父词研究
  • 唱道与乐情:宋代禅宗渔父词研究
  • 唱道与乐情:宋代禅宗渔父词研究
  • 唱道与乐情:宋代禅宗渔父词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唱道与乐情:宋代禅宗渔父词研究

正版现货实物拍照前书皮有一点水印内页无笔记划线

8 2.1折 39 九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伍晓蔓、周裕锴 著;周裕锴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4

宜典优墨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伍晓蔓、周裕锴 著;周裕锴 编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47306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1页
  • 字数 20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宋代佛教文学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宋代佛教文学研究丛书:唱道与乐情—宋代禅宗渔父词研究》分別從宗教詞的角度,考察了宋代禪宗漁父詞的三大傳統,即《漁家傲》系漁父詞、《漁父》系漁父詞、《訴衷情》系漁父詞。
  勾勒它們依託某詞調形成的創作傳統.從宗派、門風、作者身份等創作群體特徵中去尋繹其成因和特色。如《漁家傲》為禪宗唱道文學的代表,有示禪、頌古等類別,論述了佛教儀式音樂的回歸;《漁父》來自文人書寫傳統,禪師藉以寄託對自由境界的嚮往;《訴衷情》則為禪宗居士創作,塑造逍遙與解脫的禪門漁父形象以自況。書中對各系漁父詞的文本作出深入的分析比較,通過討論此類型與漁父相關的特殊宗教詞,展示出佛教音樂文學在宋代流行的一個重要侧面,並揭橥了禪宗書寫傳統與文人書寫傳統的相互滲透影響。
【作者简介】
  周裕锴,1954年生。1984年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任大阪大学大学客员研究员,2008年任台湾东华大学客座教授。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批评、禅宗语言文学以及俗文化的研究。先后在海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中国禅宗与诗歌》、《宋代诗学通论》、《文字禅与宋代诗学》、《禅宗语言》、《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百僧一案》等。伍曉蔓,祖籍四川雙流,1973年生於漢源。2001年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批評史專業,獲碩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古典文獻學專業,獲博士學位。現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教授。代表著作有《江西宗派研究》。主要從事唐宋文學、禪宗文學的研究。
【目录】
序言
上卷宋代禪宗的“唱道之詞”
一一《漁家傲》系禪宗漁父詞
第一章佛教音樂文學史視野下的禪宗《漁家傲》
第一節禪宗出現前的佛教音樂概貌
第二節唐五代禪宗音樂文學述略
第三節宋代禪宗的“唱道之詞”
第二章曲調溯源:從《定風波》到《漁家傲》
第一節《定風波》階段
第二節《漁家傲》階段
第三章禪宗《漁家傲》概貌
第一節从甘露圓到西余淨端:禪宗漁父詞唱道傳統的確立
第二節曹洞下:理事的隱喻
第三節臨濟下:詠古德遣事”
第四節居士為主體的創作:說禪類《漁家傲》

中卷借自文人傳统的書寫
一一《漁父》系漁父詞
第一章張志和《漁父》及庚和
第一節張志和及其《漁父》
第二節《漁父》的影響、傳播及賡作
第二章署名船子德誠《撥棹歌》
第一節《撥棹歌》的知識考古
第二節《撥棹歌》解析
第三章宋代曹洞宗《漁父》寫作
第一節丹霞子淳七首
第二節宏智正覺二首

下卷“漁父家凰”的意義構造
一一《訴衷情》系漁父詞
第一章漁父夢
一一中國漁父文學傳統
第一節先秦漁父形象
第二節後世漁父文學
第二章漁父喻
一一禪宗漁父意象
第一節來自佛典的譬喻
第二節禪宗漁父喻
第三節與士大夫漁父文學的簡單對比
第三章從《訴衷情》到《漁父家風》:居士禪宗漁父詞傳统的建立
第一節俞紫芝《訴衷情>>
第二節黃庭堅《訴衷情》
第四章後黄庭堅時代的《漁父家風》和“漁父家風”
第一節作為《訴衷情》別名的《漁父家風》
第二節“漁父家風”之體認
引申和結論
結語
後記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