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研究
  •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研究
  •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研究
  •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研究
  •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研究
  •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研究
  •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研究
  •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研究

正版现货实物拍照库存书

60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箭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4

宜典优墨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箭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01490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2页
  • 字数 2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2009年1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制定了《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简称“千人计划”);2010年6月,我国首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随着学校的稳步发展和前进,近年来纺大各个学科专业均引进了相当数量的年轻博士,如何让这些年轻博士人尽其才,发挥其最大的才智?纺大为此做了最大努力,一是为尚未独立的博士和博士后提供良好的个人待遇,如享受副高、周转房等待遇,使他们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于科研工作;二是为刚刚起步的年轻研究者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如科研启动基金、学术专著文库出版等等,使他们最大程度地专注于科研创新。据统计,在首批资助的16部“人文社科文库”著作的作者中,已有3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1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人获得教育部社科基金、1人获得湖北省社科基金。丰硕的成果再次证明,要让年轻的博士们脱颖而出,学校一定要下硬功夫,为青年人才的成长铺路搭桥,做坚强后盾。
【作者简介】
刘箭,男,1970年4月生,湖北利川市人。1992年6月毕业于原中南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5年6月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92年本科毕业后曾在人民银行系统工作十年余。现任武汉纺织大学法学系教师,湖北立丰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主要学术成果:参编《金融纠纷案例选评》、《经济法》、《经济法概论》等书;另在《金融时报》、《Chinalegalscience》、《现代法学》、《河北法学》、《理论界》、《行政法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等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
【目录】
人文社科文库(第二辑)前言

引言
第一章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概述
第一节本罪的立法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立法状况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立法状况
三域外的相关立法状况
第二节本罪的入罪考察及罪名厘正
一入罪考察
二罪名厘正
第三节本罪的现状及特点
一本罪的现状
二本罪的特点
第四节本罪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一本罪的成因
二本罪的防范措施

第二章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的法益考证和客观要件
第一节法益考证
一法益的概念
二本罪法益之辨析
第二节客观要件
一基本构造
二行为对象
三骗取行为
四危害结果

第三章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的主体和主观要件
第一节主体要件
一主体概说
二自然入主体
三单位主体
第二节主观要件
一本罪罪过形式之探析
二主观目的问题

第四章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的形态
第一节本罪的既、未遂形态
一既遂形态
二未遂形态
……
第五章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的界限认定
第六章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据证罪的立法反思及完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