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国有林区社会经济转型问题研究
¥
25.74
2.6折
¥
99
全新
仅1件
作者王玉芳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玉芳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1
-
版次
1
-
ISBN
9787030586230
-
定价
9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页数
188页
-
字数
9999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本书基于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背景,重点研究生态功能区建设下国有林区社会经济转型问题。本书以转型经济学理论、社会转型理论等为指导,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生态功能区建设下国有林区社会经济转型的实质、目标与转型的基本框架,明确了国有林区及国有森工企业的新定位,并重点研究了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以及管理体制转型问题。对经济转型问题的研究,本书重点研究了经济转型模式及其分区配置,并评价了国有林区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程度;对社会转型问题的研究,本书重点研究了社会转型的主要内容及转型路径,并研究了社会微观主体——林业职工家庭脆弱性问题;对管理体制转型问题的研究,本书重点分析了管理体制转型变革的困境与阻力,设计了国有林区管理体制转型变革的思路和框架。最后,本书评价了国有林区社会经济转型的进程,并对转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博弈分析。基于上述研究内容,本书提出了国有林区社会经济转型的过渡策略及援助机制。
- 【目录】
-
前言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3
1.2.1研究目的3
1.2.2研究意义4
1.3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5
1.3.1国外关于社会经济转型的相关研究5
1.3.2国内关于社会经济转型的相关研究7
1.3.3国内外关于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10
1.3.4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12
1.4研究的地域范围13
1.5主要研究方法14
1.6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15
1.6.1研究的主要内容15
1.6.2研究的技术路线16
2基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国有林区社会经济转型理论研究17
2.1生态功能区及其建设目标与主要内容17
2.1.1生态功能区的内涵17
2.1.2生态功能区建设目标与主要内容18
2.2生态功能区建设下国有林区及国有森工企业的新定位19
2.2.1国有林区的新定位19
2.2.2国有森工企业的新定位20
2.3生态功能区建设下国有林区社会经济转型的框架23
2.3.1国有林区经济转型23
2.3.2国有林区社会转型24
2.3.3国有林区管理体制转型25
2.4国有林区社会经济转型的实质及目标26
2.4.1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实质及目标26
2.4.2国有林区社会转型的实质及目标28
2.5国有林区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的互动29
2.5.1非良性互动30
2.5.2良性互动30
2.6研究的理论基点31
2.6.1社会转型理论31
2.6.2社会资本理论32
2.6.3经济转型理论34
2.7本章小结35
3基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模式研究36
3.1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现实基础36
3.1.1生态环境的基础状况36
3.1.2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成效37
3.2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障碍40
3.2.1林区整体经济效益仍显低下40
3.2.2林产工业发展规模逐渐萎缩41
3.2.3国有林区人力资本不足41
3.2.4森林资源的保护与修复任务仍很艰巨44
3.3国有林区经济转型能力评价44
3.3.1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44
3.3.2评价模型选择45
3.3.3各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46
3.3.4指标隶属度值的确定49
3.3.5评价结果与分析50
3.4国有林区生态建设水平评价52
3.4.1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52
3.4.2评价准则及评价模型52
3.4.3指标权重系数及其隶属度值53
3.4.4评价结果与分析54
3.5国有林区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分析56
3.5.1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耦合的内涵56
3.5.2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计算模型57
3.5.3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评价59
3.5.4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耦合的分区60
3.6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模式选择及分区配置63
3.6.1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模式的选择63
3.6.2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模式的分区配置66
3.7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模式效果检验68
3.7.1指标的选取及解释68
3.7.2数据的收集与处理69
3.7.3VAR模型的建立70
3.7.4时序数列的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73
3.7.5林下经济发展和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75
3.7.6林下经济发展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贡献度78
3.8本章小结81
4基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国有林区产业生态化转型评价82
4.1产业生态化82
4.2林业产业生态化转型评价指标构建83
4.3产业生态化程度评价标准84
4.4林业产业生态化转型程度评价85
4.4.1评价方法85
4.4.2评价与分析87
4.5本章小结91
5基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国有林区社会转型研究92
5.1国有林区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基础92
5.1.1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92
5.1.2国有林区文化建设发展较快93
5.1.3推进国有森工企业剥离社会管理职能取得一定进展93
5.2国有林区社会转型发展的主要障碍94
5.2.1国有林区职工生存状况不容乐观94
5.2.2国有林区社会建设投资水平不高95
5.2.3国有林区社会组织发展仍显滞后97
5.2.4生态文化在国有林区社会文化中的核心地位需要加强98
5.3国有林区社会转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99
5.3.1国有林区社会转型的主要内容99
5.3.2国有林区社会转型的特点100
5.4国有林区社会转型的路径选择101
5.4.1国有林区社会结构的分化101
5.4.2社会微观主体行为重塑102
5.4.3生态型社会组织的构建104
5.4.4社会文化与价值观的重构105
5.5本章小结106
6基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国有林区林业职工家庭脆弱性研究108
6.1国有林区林业职工家庭脆弱性的理论内涵108
6.1.1林业职工家庭脆弱性的概念108
6.1.2林业职工家庭脆弱性的表现维度109
6.2国有林区林业职工家庭脆弱性的形成110
6.2.1林业职工家庭脆弱性形成的环境压力110
6.2.2林业职工家庭对压力的响应能力111
6.2.3林业职工家庭脆弱性的形成演化111
6.3国有林区林业职工家庭脆弱性的扩散112
6.3.1向威胁森林资源安全扩散113
6.3.2向抑制林区经济发展扩散113
6.3.3向破坏林区社会稳定扩散113
6.4国有林区林业职工家庭脆弱性程度判断113
6.4.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13
6.4.2林业职工家庭脆弱性测度与分析115
6.5林业职工家庭脆弱性内部影响因素分析121
6.5.1指标的构建与方法选择121
6.5.2林业职工家庭脆弱性内部影响因素计算与分析125
6.5.3结论与讨论133
6.6本章小结133
7基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国有林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135
7.1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的特点135
7.1.1国有林区管理体制表现为高度集权式政企合一的模式135
7.1.2国有林区社会管理职能的隐性化136
7.1.3国有森林资源管理制度扭曲,委托代理关系复杂136
7.2国有林区管理体制转型面临的困境137
7.2.1国有森工企业经济效益低下137
7.2.2森林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成效低138
7.2.3社会管理效率低,国有林区社会发展落后138
7.3国有林区管理体制转型的阻力因素139
7.3.1既得利益相关者的阻碍139
7.3.2改革成本负担不明的阻碍140
7.4生态功能区建设下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的变革140
7.4.1生态功能区建设下国有森林资源核心职能转变140
7.4.2国有林区管理体制转型变革的总体思路141
7.4.3国有林区管理体制转型变革的框架设计142
7.5本章小结144
8基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国有林区社会经济转型进程评价及转型博弈分析145
8.1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案145
8.1.1指标的构建及其权重的确定145
8.1.2评价模型构建146
8.1.3数据来源及处理147
8.2国有林区转型进程评价及分析147
8.2.1TDI总体变化情况分析147
8.2.2社会领域转型进展情况分析148
8.2.3经济领域转型进展情况分析150
8.2.4生态领域转型进展情况分析152
8.2.5结论与讨论153
8.3国有林区社会经济转型中利益主体博弈分析154
8.3.1参与者合作博弈模型的构建155
8.3.2参与者合作博弈矩阵和策略选择1568.3.3合作收益分配的Shapley值158
8.3.4结论159
8.4本章小结159
9基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国有林区社会经济转型过渡策略及援助研究160
9.1推进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过渡策略160
9.1.1全面提升优势产业促进产业链延伸160
9.1.2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更新161
9.1.3优化林区产业布局,促进多元产业复合发展162
9.2推进国有林区社会转型的过渡策略163
9.2.1积极引导国有林区社会主体行为重塑163
9.2.2大力推进国有林区生态型社会组织建设与发展164
9.2.3强力保障国有林区社会文化重构165
9.3推进国有林区社会经济转型的援助策略166
9.3.1加大政策的保障及扶持力度166
9.3.2建立推进产业发展的援助机制167
9.3.3建立强制性援助机制,加大援助力度167
9.3.4完善服务性援助机制的渠道168
9.3.5建立激励性援助机制168
9.4本章小结169
参考文献170
作者介绍
序言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