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

18.5 3.7折 50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田伯烈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10-19

甜橙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田伯烈
  •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6
  • 版次 1
  • ISBN 9787553317328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2页
【内容简介】
本书由英国《曼彻斯特卫报》驻华记者田伯烈著,是较早记载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图书。
  全书分“南京的活地狱”、“劫掠屠杀奸淫”、“甜蜜的欺骗和血腥的行动”、“恶魔重重”、“华北的恐怖”、“黑暗笼罩下之城市”、
  “空袭与死亡”、“恶魔的阴谋”和“结论”九个章节。另有七篇附录:“南京暴行报告及一续、二续”、“国际委员会之书函文件”、
  “攻占各城市之日军部队”、“南京的杀人竞赛”、“请看日方之报道”等。郭沫若先生曾为该书作序并亲笔题写书名。
  译者杨明在书中附言,并搜集插入有关日军暴行照片三十多幅。
【作者简介】
189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后去英国定居,1928年任英国《曼彻斯特卫报》驻北京记者。

1937年抗战爆发后,田伯烈在上海支持中国的抗战。

南京沦陷后,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田伯烈大量收集了南京大屠杀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

并于1938年6月在英国出版,引起轰动。中日等国均于1938年将该书翻译出版。

此后,他继续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驻外机构中任职,直到1941年下半年,才离任回国。

田伯烈回伦敦后又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运动,以及战后重建国际新秩序的行列中。

1945年起,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职,长达7年之久。后来他又赴印度尼西亚,为印尼的战后重建努力工作。

1954年,田伯烈因病在英国逝世,享年56岁。
【目录】

作者原序
郭沫若序
译者附言
第一章  南京的活地狱
第二章  劫掠、屠杀、奸淫
第三章  甜蜜的欺骗和血腥的行动
第四章  恶魔重重
第五章  华北之恐怖
第六章  黑暗笼罩下之城市
第七章  空袭与死亡
第八章  恶魔的阴谋
第九章结论
附录之一  南京暴行报告
附录之二  南京暴行报告(一续)
附录之三  南京暴行报告(二续)
附录之四  国际委员会之书函文件
附录之五  攻占各城市之日军部队

内容摘要
 由田伯烈著的《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南京稀
见文献丛刊》选取第三方的书信、日记与文件,以及在上海租界出版的英美报纸,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揭露了1937-1938年侵华日军在华东、华北、华中、
华南地区的抢劫、纵火、屠杀、奸淫、轰炸等罪行,是国际社会较早报道、记载日军暴行,特别是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图书。

精彩内容
 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八月、九月、十月间从上海附近和苏州、无锡等处以及在十一月、十二月间从杭州、镇江、芜湖、南京等处逃亡的难民,不下一千八百万人。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的中外人士,纷纷设立难民收容所,救济无家可归无路可奔的男女老幼。上海各收容所里的难民,最多时曾达四十五万人。
在华中战区内,死伤的中国士兵至少有三十万人,平民的死伤数目,恐怕也不相上下。四乡人烟绝迹,满目荒凉,日军则长驱直人:欲囊括中国所有的财富,并消灭正在撤退中的中国:军队,然而他们却大失所望。中国军队是撤退了,但几个貝之内又重新组织起来。中国的财富,最主要的是刻苦耐劳的人民,日军愈前进,就愈把中国的老百姓赶人内地,中国民族资本家所有的少数的工厂,也由于日军的猛烈轰炸丽同归于尽,所以日军可说是一无所得。
成千成万的难民,为死亡所威胁,为黑暗所包围,他们的一线曙光,只是希望能够达到一个外国人管理的安全区域。去年十一月间,上海饶神父曾在南市
设立难民区,容纳二十五万人。这是一个不可掩饰的功绩。
也是在十一月间,南京若干热心公益的人士,曾经一度讨论是否可能在南京设立同样性质的难民区,对是否可避免空军的轰炸,也曾经过热烈的辩论,一
时未获结果。可是日军愈迫近南京,这一个问题也就愈见其急切,终于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备难民区的进行事宜,希望能够获得中日双方的承认与尊重,这委员会产生了南京难民区国际委员会,其主席为德商雷伯(johnD.H.Rabe)(委员会详细名单见附录之四),与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密切合作(详细名单见附录之四)。
这二十余位公正勇敢的人士,实在值得称道。所
有南京的居民以及各国侨民均已纷纷设法逃避,他们却不顾各该国使领馆的劝告,仍愿居留危城。后来发生的种种事态,其性质之严重,固非他们当初意料所
及,可是,他们都是富有经验学识的人士,对于自身所处地位的危险,当然早就洞察无余,他们的勇毅、
大公无私、热诚,以及不辞赴汤蹈火来拯救难民的决心与精神,将永为本书的读者所敬佩。
南京难民区的面积及其位置,详见第三页附图。
难民区国际委员会致日本当局及其它机关的许多信函,择要载人附录之四。日本当局从未有过书面答复,只在口头上偶尔表示不负责任的承认而已。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即在日军冲破了上海方面中国防线的一个月以后,日军攻人南京一一中国的首都。这不失为近代战史上的一个伟绩。可是,日军在占领区域内的暴行,却把这伟绩打下一个极大的折扣。当日军进攻南京的时候,日机曾散发传单,宣称“日军将尽力保护良善的人民,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十二月十日,日军总司令松井石根”大将在劝唐生智*将军不战而退的传单中,也这样说:“日军对于抗日分子虽然苛酷无情,但对于非武装的平民与不怀敌意的中国军队,则采取宽宏和善的态度。”日本军队对于自己的诺言,究竟履行到什么程度,下面的事实可以显示出来。这是南京一位最受尊敬、最有声望,态度极为公正的外侨”,于十二月十五日写给上海友人的一封信,把日军占领南京后几天内的情形,加以扼要而明白的叙述:“南京的日本军队已经失去了声誉。日本军队本有极好的机会获取中国人民和外侨的尊敬,这机会也
给他们抛弃了。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