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和工夫红茶
  • 政和工夫红茶
  • 政和工夫红茶
  • 政和工夫红茶
  • 政和工夫红茶
  • 政和工夫红茶
  • 政和工夫红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政和工夫红茶

8 3.6折 22 九五品

库存2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应忠 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021-B3

上书时间2023-11-01

求知书堂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林应忠 著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109147966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48页
  • 字数 9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名茶丛书
【内容简介】
  成书于公元8世纪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就记述了当时茶叶的审评方法和名茶。因此,有文字可考的名茶历史,至今已千年有余。据有的学者考证,唐代有名茶55个,宋代有名茶93个,元代有名茶50个,明代有名茶58个,清代有名茶42个。成书于2000年的《中国名茶志》,共收录名茶1017个,设专条介绍名茶309个。
【作者简介】
  林应忠,男,1961年7月毕业福建福安农校茶叶专业,1961年至1996年曾先后在政和县茶叶科、茶业局等单位担任茶叶技术员、农艺师、高级农艺师等职。2008年被授予教授级高级农艺师。中国茶叶学会会员、福建省茶叶学会会员。从事茶叶生产和加工制造技术推广及科技示范试验项目数十年,曾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在省级以上书报发表文章4l篇,参与7种茶叶书籍编辑。退休后,曾应聘有关企业,创制多种政和工夫茶新产品,并获得名茶奖项。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闽红政和工夫历史沿革
一 产品渊源
(一)闽红政和工夫渊源
(二)工夫红茶起源
(三)仙岩茶的起源
(四)政和仙岩茶传说
二 历史变迁
(一)政和县产茶叶历史
(二)茶叶品类变迁

第二章 产区环境
一 产地产茶状况
(二)产地分布
(二)茶类分布
(三)品种分布
(四)产茶状况
二 自然生态环境
(一)地理条件优越
(二)地质地貌构造
(三)山奇石怪景美
(四)气候条件优良
(五)生物植被多样
(六)河流水源充足
(七)水源大气质好
(八)锦屏生态环境

第三章 茶树品种及产品特征
一 茶树生物性状
(一)政和大白茶
(二)政和小茶(菜茶)
(三)仙岩大叶茶(仙岩茶)
(四)引进的良种
二 红茶品质特征
(一)品质成因
(二)产品特色
(三)品质风味

第四章 茶树栽培及采制工艺
一 茶树栽培技术
(一)政和大白茶无公害栽培技术
(二)一般茶园管理技术
(三)茶园灌溉和铺草覆盖
(四)茶树修剪
(五)低产茶园改造
(六)防治病虫害
(七)实施无公害茶叶有关规范
二 红茶初制工艺
(一)工夫红茶初制工艺技术
(二)新产品——金奖金毫红茶的创新工艺
(三)政和工夫金毫的采制工艺
(四)一般工夫红茶采制技术
(五)政和小种红茶采制技术
(六)红茶精制加工兴起
(七)初制机械化的发展

第五章 品质审检与红茶品饮
一 红茶品质审评
(一)评茶设备与方法
(二)红毛茶的品质要求
二 红茶品饮技艺
(一)政和工夫红茶的饮用
(二)政和工夫的冲泡技艺
(三)政和饮茶礼俗

第六章 化学成分与保健功能
一 红茶化学成分
(一)工夫红茶化学成分
(二)成品茶的化学含量
(三)鲜叶的化学含量
二 红茶保健功能
(一)茶的保健功用
(二)茶的药理作用

第七章 产销状况与对外贸易
一 红茶产销状况
二 红茶对外贸易

第八章 茶叶文化和红茶茶艺
一 政和工夫茶业文化
(一)茶的传说
(二)吟茶诗词
(三)政和茶歌
(四)苏地茶灯戏
(五)记茶艺文
二 政和工夫茶艺表演
(一)茗佳茶艺表演
(二)政和工夫冲泡茶艺

第九章 茶叶企业
一 政和制茶所
二 国营稻香茶场
三 产业化企业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