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旧藏‖ 章锡琛 开明书店创始人出版家 著名绍兴学者 1959年 论学 论出版 信札,关于古籍校勘,古汉语语法 “有些字音语音的演变而形体不同 如 之 的变形为 底。” 讨论在出版中有些古汉语用词的改变。如何处理一些虚词。使用经传释词,吕叔湘的文言虚字。内容极好,是研究古籍出版,古汉语和章锡琛 ,中华书局,开明书店 的重要文献!(专用稿纸 38.5*27CM)(1117)
¥
5000
六品
仅1件
作者章锡琛
年代不详
页数1页
上书时间2023-01-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六品
- 商品描述
-
章锡琛
开明书店创办人
章锡琛(1889—1969),近代出版家[1]。别名雪川,字雪村,笔名方可、高劳,浙江绍兴人。[2]1912—1925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编辑、《妇女杂志》主编、国文部编辑,编辑上海《时事新报》《民国日报》副刊;1926年离开商务印书馆组织《新女性》杂志社;1926年8月创办开明书店;1949年任出版总署处长、专员;1954年担任古籍出版社副总编辑,1956年任中华书局任副总编辑;1958年被划为右派,1960年摘帽,“文革”中被迫害,1969年含冤而死。
建国后,他主持拟订《著作权暂行法》,撰写了《苏联大百科全书》中的”中国出版”条目等,还参加《资治通鉴》等历史名著的校注标点。
中文名
章锡琛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889年8月24日[3]
逝世日期
1969年6月6日[3]
人物经历人物轶事TA说参考资料
人物经历
原名锡櫄、锡椿,后改锡琛[3]。别名雪川,字雪村,笔名方可、高劳,绍兴人,出身于小商人家庭。幼时入塾读书,1906年求学于东湖通艺学堂,1909年绍兴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毕业后,任小学及师范学堂教员。[2]
1912年1月,进上海商务印书馆,任《东方杂志》编辑。[4]
1921年起,接任《妇女杂志》主编,1922年起兼为《时事新报》编辑《现代妇女》旬刊,为上海《民国日报》编辑《妇女周刊》[3]。
共5张
妇女杂志
1925年,因《妇女杂志》出版“新性道德号”,提倡科学的性道德,受到诬蔑和攻击,与之论战。被迫辞去主编职务。[3]
1926年1月初,自行创办《新女性》杂志。并编辑出版《妇女问题研究丛书》。被商务印书馆辞退。同时任私立神州女校国文教员。[3]
1926年8月,创立开明书店。先后延聘夏丏尊、叶圣陶等主持编译所。[3]
开明书店和开明书店服务有限公司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果敢地在胡愈之起草的抗议信上签名,抗议屠杀民众。[3]
1929年,开明书店改为股份公司,任总务主任。创办美成印刷公司,任协理,专事经营管理和出版工作,颇多建树。1934年被选为总经理,使开明书店成为很有声誉的出版机构。1935年秘密承接鲁迅编校的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的排版工作,成型后运往日本印刷出版。[3]
抗日战争爆发,开明总店和美成印刷厂毁于战火,决定迁赴汉口,所运机器、纸张途中遭劫,只得停业。乃回上海解决房屋诉讼等问题,并着手恢复印书业务。将纸型秘密运内地用土纸印刷并取得成功。对上海开明书店同人给予经济接济。1943年遭日本宪兵队逮捕,十天后获释。[3]
抗战时期,章锡琛组织开明书店出版大量含有抗日内容的书籍,宣传抗日。抗战胜利后,同叶圣陶等听从周恩来对国统区出版工作布局的设想,将开明书店及其出版的《中学生》杂志一直坚持到全国解放。[4]
抗战胜利后,应范寿康之邀,去台湾帮助接收日本在台湾总管印教科书的印刷厂,并在台湾筹设开明书店分店。不久,离台回沪。[1]
在商务印书馆及开明书店工作30余年,先后编辑并主持出版包括鲁迅、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巴金、夏丏尊等现代文学巨匠的作品在内的大批著作及翻译作品。还冒着生命危险,公开出版瞿秋白的遗著《海上述林》,受到周恩来、鲁迅等人的称颂。[1]
1949年,去北京,被委任出版总署专员,曾草拟“著作权暂行法”及其细则。[3]
1954年,调古籍出版社任编辑、副总编辑。[3]
1957年,改任中华书局副总编辑。[3]
1965年退休。1957年被错定为右派分子,“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1969年6月6日含冤逝世。[3]
1988年平反,恢复名誉。追认他为“具有民族气节的正直的进步知识分子”、“我国现代的著名爱国出版家”。[4]
著译有《文学概论》(日译本)、《文史通义选注》《马氏文通校注》《助学辨略校注》等。[1]
人物轶事
章锡琛(1889年~1969年),字雪村,又字君实,浙江绍兴人。
1915年妇女杂志第一卷第一号
在创办开明书店之前,章锡琛曾在商务印书馆做了近15年的编辑。起先是协助杜亚泉编辑《东方杂志》。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之后,商务追赶潮流,革新杂志,更换主编,章锡琛被推荐主编《妇女杂志》,时为1919年。接手主编后的章锡琛在周建人的协助下,对《妇女杂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策划出版妇女问题专号,发动读者参加讨论,杂志面目焕然一新,发行数量从原来的二三千份增加到一万多份。《妇女杂志》的不俗成绩,自然扩大了主编本人在社会上的影响。
1922年,章锡琛被《时事新报》邀请编辑《现代妇女》旬刊、为《民国日报》编辑《妇女周报》副刊,都可看成这种影响的折射。
1925年,《妇女杂志》刊出“新性道德号”后遭人攻击,商务当局插手审查杂志清样,章锡琛被迫提交辞呈,改任一般编辑。
郑振铎、胡愈之、周建人等一帮朋友怂恿他另创《新女性》杂志,一方面固然是出于激愤,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鉴于章主编《妇女杂志》已有的影响力,认为有现实可行的号召基础。
从《新女性》杂志而来的开明书店,当初图书的出版路数,多围绕着妇女问题做选题。这是章锡琛个人知识背景和影响力的自然延伸。然而,当妇女问题作为社会热点逐渐退出时代前台,身在其中的章锡琛一定感受明显而又深刻。
1929年12月开明书店将《新女性》主动停刊,废刊词说得十分清楚:“废刊的原因很是单纯,就是时代已经不需要了。”代之而起的则是1930年1月创刊的《中学生》。这种出版线路的及时调整,是章锡琛对出版与时代关系正确理解的结果,也是他务实心态的反映。
既以出版谋生计,务实也许只能是必然的选择。章锡琛从不忌讳说自己是商人,谋划合理的出版利润,是章锡琛经营开明时一以贯之的追求目标。与章共过事同时又有相当交谊的曹聚仁,在谈起开明书店的成功时,特别提起章的精明,可谓知人之论。章锡琛的精明,表现在多个方面——既有对出版大局的把握,如:转变方向出版中学生读物,步随大书局出版教科书,紧追古籍热潮出版《二十五史》等,这些开明书店史上的大动作,都是基于对当时出版现实和时代潮流走向的正确判断,因而获得了很好的经济回报;又有对出版细节的追求,如:力求编校质量的无差错;重视装帧设计的视觉美;改进标点符号的排版法等,这些看似细小却很重要的出版环节,给人开明出版物质量过硬而又耳目一新的感觉。还有对出版成本的核算,如:精干出版队伍使最少的人发挥最大的效率;压缩非生产性开支把资金用于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不广开外地分店而多选择书业同业代销等,这些精打细算的管理措施,稳固雄厚了开明的经济基础,使之一步步迈进了大书局的行列。
商人做得精明的章锡琛,却有许多文人学士的朋友。这一方面固然是他自身文人学者的家底,同气相求的结果;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他在朋友们的眼中,不是那种纯粹势利之交的市侩商人。后一点,尤令章锡琛感到自豪,每每愿意向人说起。当文人学士们选择把书稿交给开明出版时,事实上就开始了彼此间的文稿买卖关系。一来一往中,作者们发现,章锡琛和他的开明书店,是一个值得信赖、作者利益有保障的生意伙伴。所谓作者的利益,通常很简单,一是善待书稿,二是合理付酬。印得好看,少有误植,不妄加修改思想观点,多善意纠正错字舛句,这都是善待书稿的具体表现,也是对作者劳动成果的尊重。开明书店在这方面一直做得到位,业界口碑流传,世人素来公认。在对作者的稿酬方面,开明书店向来不拖欠,不隐瞒,按时寄送,如实结算,甚至有时还善意提醒作者注意利益维护。开明早期工作人员汪曼之曾这样回忆:“先生本性仁慈,乐于克己助人,如有作家得知稿子已付印,为等急用宁肯出卖版权一次性取款时,先生总劝他:卖掉可惜,这部书估计销路好的,便宜了我店里,你要多少钱,我借你……”着眼于他利的基础上自利,赢得人缘与名声的同时,也牢固了做大做强的发展根基。这样的精明,长远而大气。
作为开明书店的创办人,章锡琛被朋友们戏呼为“老板”。从胆识上说,这个老板堪称能担当,有气魄。举两个例子。当初,林语堂打算编写英文教科书,开出每月300元预支版税的高额条件,托人四处物色出版者。先联系的是北新书局,北新认为风险过大,不获售,再联系开明,章锡琛一口答应了下来。要知道,当时开明的资金一共才四五千元,营业额也不大,书编成后是否销得出去,还是一个未知数。但章锡琛觉得林语堂英文底子厚,水平高,值得尝试。这个决断,事实证明十分英明。据说,林语堂编写的这套《开明英文读本》,获得的个人版税收入即达到30万元之巨。可以想见其销量之大,开明获利之多。另一个例子是大部头工具书《辞通》的出版。该书300万字,作者朱起凤以30年心血写成,书稿的价值,得到了胡适、钱玄同等众多学术名流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包括中华书局、文明书局、群学社等多家书局的一致认同,然而,由于书稿篇幅极大,内容专门,偏字较多,排印困难等各种原因,书局往往认为销路有限,唯恐亏本。书稿在多家书局数进数出达10余年,不能出版,而到1930年,书稿辗转到开明书店时,章锡琛痛快地答应了下来,并付给作者6000元的稿费。当时,6000元不是一个小数目。章曾对宋云彬说:“朱丹九(起凤)先生竭尽毕生精力,写成这样一部大著作,不但应该给他出版,也应该多送点稿费,让先生晚年过得舒服些。”这是真正理解著作者甘苦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令人欣慰的是,这部书稿经过开明书店编辑宋云彬三年的精心整理,到1934年正式出版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预约1万部,两个月内售罄,于是又加印数万册,仍然供不应求。章老板的这两次大胆举动,被传为开明出版史上的佳话。
尽管章锡琛是开明书店事实上的创办人,对于别人喊他老板,他也不峻拒,但在开明27年的历史中,他做第一把手经理的时间并不长。1928年开明改组股份有限公司后,章锡琛推荐杜海生出任经理,自己则担任总务处长,专任出版事务工作,直到1934年杜海生以年老体弱辞职,章锡琛才被董事会推选为经理。
1937年抗战爆发后,开明书店即内迁,章锡琛因故留守在上海,大后方的开明书店由范洗人长期主持,复员上海后,章锡琛向董事会竭力推荐范洗人为总经理,自己则居常务董事的位置。无论是在文章中还是在其他正式场合,章锡琛总是强调,他当初并不是有意要开办书店,而是由朋友们促成的;开明作为一种事业,它的成功,是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心做事业而又有一副平常心的人,自然就不会在乎职务之高低。他所关注的,是如何为开明引揽更多的人才,让他们各尽其能。开明书店的成功,原因有多种,高度的凝聚力和团结的领导班子,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章锡琛功成不居的气度,应该起到了重要的表率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