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课程与论 大中专公共文教综合 吴忠豪
  • 小学语文课程与论 大中专公共文教综合 吴忠豪
  • 小学语文课程与论 大中专公共文教综合 吴忠豪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小学语文课程与论 大中专公共文教综合 吴忠豪

none

18.1 4.5折 40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忠豪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071258

出版时间201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

定价40元

货号307_9787303071258

上书时间2025-01-05

博学书籍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小学语文课程的质和任务
**节 小学语文课程
第二节 小学语文课程的质
第三节 小学语文课程的任务

第二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节 语文课程标准的涵义
第二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大纲)概述
第三节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第四节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实施建议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材
**节 语文教材的功能及编写要求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材的历史概述
第三节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介绍
第四节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四章 小学语文的基本原则
**节 语文和人文教育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能力的原则
第三节 在语文能力培养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第四节 听、说、读、写能力和谐发展、互相促进的原则
第五节 课内语文与课外语文活动互相促进的原则

第五章 语文学与的发展
**节 发展理论的概说
第二节 小学语文学与智力的发展
第三节 语文学与情感态度的培育
第四节 语文学与学惯的形成

第六章 小语言学和语感培养
**节 小语言的学
第二节 小语感的培养

第七章 小语文能力
**节 语文能力概述
第二节 语文能力的构成
第三节 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培养

第八章 小语文学方法
**节 语文学方法概述
第二节 小识字的方法
第三节 小阅读的方法
第四节 小作的方法

第九章 小学语文设计
**节 语文设计概述
第二节 学期和单元设计
第三节 语文目标的设计
第四节 课堂提问的设计
第五节 课堂板书的设计
第六节 语文课堂练的设计

第十章 识字
**节 识字的意义和任务
第二节 识字的策略
第三节 识字的方法和过程
第四节 识字实验

第十一章 拼音、写字
**节 写字的意义和目标
第二节 写字的策略
第三节 写字的方法和过程
第四节 汉语拼音

第十二章 阅读
**节 阅读的意义和目标
第二节 阅读的策略
第三节 阅读的方法
第四节 阅读的过程
第五节 阅读的主要实验

第十三章 作
**节 作的意义和目标
第二节 作的策略
第三节 作的过程
第四节 作实验举例

第十四章 语交际
**节 语交际的意义和目标
第二节 语交际的策略
第三节 语交际的方法
第四节 语交际过程
第五节 语交际实验举例

第十五章 语文综合学的
**节 语文综合学的特征和目标
第二节 语文综合学的分类
第三节 语文综合学的设计
第四节 语文综合学的指导
第五节 小课外阅读指导

第十六章 现代语文技术
**节 现代技术对语文课堂的影响
第二节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第三节 网络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第四节 现代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七章 小学语文评价
**节 小学语文评价概述
第二节 小学语文学评价实施
第三节 小学语文评价的改革
后记

内容简介:

小学语文课程与论编写时力求突出以下几点。一、鲜明的时代。教材以2001年颁发的全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阐述小学语文课程和的新观念,小学语文的目标、教材内容、策略和方法、现代技术和评价等等,力求将视线放在小学语文改革的前沿,反映当代语文改革的新研究成果,概括的小学语文方法和实践经验,以对当前小学语文改革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二、“学”的方法规律研究。语文论应该反映“教”和“学”两方面的规律。是学语文的主体,教师的“教”应该着眼于的学”,“学”是“教”的主要依据,“教法”必须服从“学法”。本教材比较关注语文学方法和规律的研究,努力探索小语文学活动,深入研究识字、语交际、阅读和作能力的形成规律。在研究“学”的规律的基础上,认识教师的教法规律。三、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论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这门课程来源于小学语文实践,学目的在于指导小学语文实践,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因此理想的小学语文课程与论应该是:既要有相当的理论高度,又必须紧密结合小学语文的实践活动,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作。本教材编写试图在提高实际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尽可能多地运用案例,通过大量的典型案例的讨论和实际的作练,让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在应用中沟通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促使学员能够将法理论更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之中。尽管在编写过程中注意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和新鲜的教改经验,多次集体讨论研究,集思广益,但限于我们的水,书中肯定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使用这本教材的教师、学员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正。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