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锂离子电池——应用与实践 第2版 能源科学 吴宇 等 编
  • 锂离子电池——应用与实践 第2版 能源科学 吴宇 等 编
  • 锂离子电池——应用与实践 第2版 能源科学 吴宇 等 编
  • 锂离子电池——应用与实践 第2版 能源科学 吴宇 等 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锂离子电池——应用与实践 第2版 能源科学 吴宇 等 编

none

50 5.7折 88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宇 等 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24210

出版时间2023-09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412页

字数714千字

定价88元

货号303_9787122124210

上书时间2024-11-17

博学书籍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1.1 电池的发展过程及我国的电池发展简史

1.2 高能电池的参数

1.3 锂离子电池的诞生过程

1.4 与电池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1.5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及其特点

1.6 我国发展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必要

1.7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1.8 锂离子电池组的结构

1.9 本书内容说明

参文献

第2章 锂离子电池主要材料的选择要求及其研究方法

2.1 负极材料的选择要求

2.2 正极材料的选择要求

2.3 电解质的选择要求

2.3.1 液体电解质

2.3.2 全固态电解质

2.3.3 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

2.4 锂离子电池材料的一些研究方法

2.4.1 x线衍法

2.4.2 光电子能谱法(x)

2.4.3 红外和拉曼光谱

2.4.4 电镜法

2.4.5 比表面积的测量

2.4.6 交流阻抗谱仪

2.4.7 循环伏安法

2.4.8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量天

2.4.9 热分析法

2.4.10 核磁共振法

2.4.11 质谱法

2.4.12 激光粒径分布法

参文献

第3章 碳基负极材料

3.1 炭材料科学的发展简史

3.2 炭材料的一些能

3.2.1 炭材料的结构

3.2.2 石墨晶体的拉曼光谱

3.2.3 炭材料的种类

3.2.4 炭化过程和石墨化过程

3.2.5 炭材料的表面结构

3.3 石墨化炭负极材料

3.3.1 锂在石墨中的插入行为

3.3.2 初期的石墨化负极材料

3.3.3 石墨化中间相炭微珠

3.3.4 石墨的电化学行为

3.3.5 石墨化碳纤维

3.3.6 其他石墨化炭材料

3.3.7 石墨化炭材料的一些通

3.4 无定形炭材料

3.4.1 小分子裂解炭

3.4.2 聚合物裂解炭(polymeric carbon)

3.4.3 低温处理其他炭前驱体

3.4.4 无定形炭材料的一些通

3.4.5 锂在无定形炭材料中的储存机理

3.5 炭材料的改

3.5.1 引入非金属元素

3.5.2 引入金属元素

3.5.3 表面处理

3.5.4 采用机械化学法

3.5.5 其他方法

3.6 其他炭负极材料

3.6.1 富勒烯

3.6.2 碳纳米管

3.7 碳基复合负极材料

3.7.1 碳与co、sn的复合物

3.7.2 碳与硅的复合物

3.8 炭负极材料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

3.9 部分产品介绍

参文献

第4章 非碳基负极材料

4.1 氮化物

4.2 硅及硅化物

4.3 锡基氧化物和锡化物

4.3.1 氧化物的研究

4.3.2 复合氧化物

4.3.3 锡盐

4.3.4 其他锡化物

4.4 新型合金

4.4.1 锡基合金

4.4.2 硅基合金

4.4.3 锑基合金

4.4.4 其他合金

4.5 钛的氧化物

4.5.1 li4ti5o12负极材料

4.5.2 二氧化钛负极材料

4.6 纳米氧化物负极材料

4.7 其他负极材料

4.8 部分负极材料产品

参文献

第5章 氧化锂正极材料

5.1 氧化锂的物理能

5.2 氧化锂的制备方法

5.3 氧化锂的热稳定

5.4 固相法制备氧化锂的电化学能

5.5 喷雾干燥法制备氧化锂的电化学能

5.6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锂的电化学能

5.7 氧化锂的改

5.7.1 氧化锂的掺杂

5.7.2 氧化锂的包覆

5.8 其他方法制备的licoo

5.9 氧化锂的回收制备

5.10 尖晶石型氧化锂

5.11 部分氧化锂产品的能

参文献

第6章 氧化镍锂正极材料

6.1 氧化镍锂的物理化学能

6.2 氧化镍锂的固相反应制备

6.3 固相法制备的氧化镍锂的电化学能

6.4 氧化镍锂的改

6.4.1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氧化镍锂

6.4.2 单一元素的掺杂

6.4.3 多种元素的掺杂

6.4.4 氧化镍锂的包覆

6.5 其他方法制备的linio

6.6 部分氧化镍锂产品的能

参文献

第7章 氧化锰锂正极材料

7.1 隧道结构的氧化物

7.2 层状结构的氧化锰锂

7.2.1 正交limno

7.2.2 层状li2mno

7.2.3 其他层状氧化锰锂化合物

7.3 ni、co、mn组成的三元正极材料

7.3.1 lini1/3co1/3mn1/3o2的结构

7.3.2 lini1/3co1/3mn1/3o2的电化学反应特征

7.3.3 合成方法对电化学能的影响

7.3.4 lini1/3co1/3mn1/3o2的掺杂改

7.3.5 lini1/3co1/3mn1/3o2的同系物

7.4 尖晶石结构氧化锰锂

7.4.1 尖晶石limn2o4的结构和电化学能

7.4.2 尖晶石limn2o4的常规制备

7.4.3 尖晶石limn2o4的容量衰减原因

7.4.4 尖晶石limn2o4的改

7.4.5 尖晶石limn2o4的机械化学法制备

7.4.6 尖晶石limn2o4的其他制备方法

7.5 尖晶石li4mn5o

7.6 其他氧化锰锂正极材料

7.7 部分氧化锰锂产品的能

7.7.1 limn2o4产品

7.7.2 三元正极材料产品

参文献

第8章 酸亚铁锂正极材料

8.1 lifepo4的结构

8.2 lifepo4的电化学能

8.3 lifepo4的制备

8.3.1 固相法

8.3.2 碳热还原法

8.3.3 溶胶-凝胶法

8.3.4 模板法

8.3.5 其他制备方法

8.4 lifepo4的改

8.4.1 lifepo4的碳包覆

8.4.2 lifepo4的掺杂

8.4.3 lifepo4的纳米化

8.4.4 lifepo4的其他表面改

8.5 部分化产品的能

参文献

第9章 钒的氧化物及其他正极材料

9.1 钒的氧化物

9.1.1 α-v2o5及其锂化衍生物

9.1.2 五氧化二钒的锂化产物及其电化学能

9.1.3 li1+xv3o

9.1.4 其他钒的氧化物

9.2 5v正极材料

9.2.1 尖晶石结构limn2-xmxo4(m=cr、co、ni和cu)

9.2.2 反尖晶石v[lim]o4(m=ni和co)

9.3 多原子阴离子正极材料

9.3.1 层状结构的vopo

9.3.2 nasicon结构

9.3.3 硅酸盐正极材料

9.3.4 钛酸盐正极材料

9.3.5 硫酸盐正极材料

9.3.6 硼酸盐正极材料

9.3.7 其他多原子阴离子正极材料

9.4 其他正极材料

9.4.1 铁的化合物

9.4.2 钼的氧化物

参文献

0章 非水液体电解质

10.1 一些的物理能和影响电导率的因素

10.2 部分的制备和纯化

10.3 电解质锂盐

10.3.1 六氟酸锂(lipf6)

10.3.2 双草酸硼酸锂(libob)

10.3.3 草酸二氟硼酸锂(lidfbo)

10.3.4 其他有机电解质锂盐

10.4 电解液的离子导电能

10.5 影响电池能的几个因素

10.5.1 电化学窗

10.5.2 与电极的反应

10.6 部分电解液体系对电极材料能的影响

10.6.1 碳酸酯电解液体系

10.6.2 碳酸酯电解液体系

10.6.3 其他溶剂

10.7 有机电解液体系的其他研究

10.7.1 止过充电

10.7.2 阻燃电解液

10.7.3 改善sei膜

10.7.4 减少酸含量

10.7.5 增加电导率

10.7.6 改善低温能

10.8 离子液体

10.8.1 离子液体的种类

10.8.2 离子液体的制备

10.8.3 离子液体的质

10.8.4 离子液体的电化学行为

10.9 部分电解液产品的能

参文献

1章 固体电解质

1.1 无机固体电解质

11.2 无机电解质的导电理论

11.3 晶体电解质

11.4 玻璃态电解质

11.4.1 氧化物玻璃态电解质

11.4.2 硫化物玻璃态电解质

11.4.3 玻璃体电解质的压实

11.5 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及分类

11.6 聚合物电解质的相结构

11.7 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模型

11.8 聚环氧

11.8.1 与其他聚合物共混

11.8.2 形成共聚物

11.8.3 生成交联聚合物

11.8.4 形成枝状聚合物

11.8.5 改变掺杂盐

11.8.6 加入无机填料

11.8.7 增加主链的柔

11.9 聚腈(pan)系聚合物电解质

11.10 聚甲基酸酯(pmma)

11.11 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

11.12 其他聚合物电解质

11.12.1 聚合物电解质之间的复合

11.12.2 有机-无机复合电解质

11.13 聚合物电解质其他方面的研究

11.13.1 聚合物电解质与电极界面的研究

11.13.2 新型聚合物体系的理论研究和探索

参文献

2章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12.1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及其分类

12.2 peo基凝胶电解质

12.2.1 非交联peo凝胶电解质

12.2.2 交联peo凝胶电解质

12.2.3 加入填料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12.3 pan基凝胶电解质

12.3.1 pan基凝胶电解质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

12.3.2 聚腈共聚物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12.3.3 pan交联凝胶电解质

12.4 pmma基凝胶电解质

12.4.1 pmma基凝胶电解质的电化学能

12.4.2 pmma基凝胶电解质的改

12.5 含氟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12.5.1 含氟聚合物的物理能

12.5.2 含氟体系凝胶聚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能

12.5.3 含氟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的改

12.6 其他类型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12.7 聚烯烃材料的改

12.7.1 表面涂覆聚合物

12.7.2 表面接枝

12.7.3 注入凝胶电解质

参文献

3章 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和检测

13.1 锂离子电池的构成

13.1.1 安全阀

13.1.2 正温度系数端子

13.1.3 隔膜

13.2 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流程

13.2.1 液体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

13.2.2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生产

13.2.3 锂离子电池的生产

13.2.4 大型锂离子电池的生产

13.3 锂离子电池的化成和分容、出厂检验和实验室锂离子电池的检测

13.3.1 锂离子电池的化成和分容

13.3.2 锂离子电池的出厂检验

13.3.3 锂离子电池能的检测

参文献

4章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行为

14.1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方式

14.2 液体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行为

14.3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行为

14.4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行为

14.5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行为

14.6 锂离子电池

14.7 锂离子电池的使用

参文献

5章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15.1 锂离子电池在电子产品方面的应用

15.2 锂离子电池在交通工具方面的应用

15.2.1 现代汽车

15.2.2 电动车

15.3 锂离子电池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15.4 锂离子电池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15.5 机电系统和其他器件

15.6 锂离子电池在储能方面的应用

15.6.1 太阳能和风能的储存

15.6.2 智能电网的建设

15.6.3 峰谷电的调节

15.7 锂离子电池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参文献

6章 与锂离子电池有关的主要资源情况及其分布

16.1 石墨资源

16.1.1 石墨的一些物理化学能及其用途

16.1.2 石墨资源的种类

16.1.3 石墨矿床的类型

16.1.4 石墨矿床的主要指标

16.1.5 石墨矿石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特征

16.1.6 石墨矿资源的分布

16.1.7 石墨产品的质量标准

16.1.8 石墨资源的提纯

16.1.9 石墨矿的综合利用工艺

16.1.10 其他石墨产品

16.2 锂资源

16.2.1 锂的发现及用途

16.2.2 锂矿资源的种类及其分布

16.2.3 锂资源的提纯

16.3 资源

16.3.1 的发现和用途

16.3.2 资源的种类和分布

16.3.3 资源的提纯

16.4 镍资源

16.4.1 镍的发现和用途

16.4.2 镍资源的种类和分布

16.4.3 镍资源的提纯

16.5 锰资源

16.5.1 锰的发现及其用途

16.5.2 锰矿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16.5.3 锰资源的提纯

16.6 铁矿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16.6.1 铁矿资源的发现及用途

16.6.2 铁矿资源的种类

16.6.3 铁矿资源的分布

16.6.4 铁资源的提纯

参文献

7章 其他类型锂二次电池

17.1 锂//硫电池

17.1.1 硫正极的改

17.1.2 锂负极的改

17.2 水锂电

17.2.1 水锂电正极材料

17.2.2 水锂电负极材料

17.2.3 水锂电的能

17.2.4 水锂电发展展望

17.3 锂//聚合物自由基电池

17.4 有机电解液型锂//空气电池

17.5 混合型锂//空气电池

17.5.1 混合型锂//空气电池电解质

17.5.2 混合型锂//空气电池正极材料

参文献

内容简介: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型能源材料之一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本书主要讲述锂离子电池的、研究方法、负极材料(碳基负极材料和非碳基负极材料)、正极材料(氧化锂、氧化镍锂、氧化锰锂、钒的氧化物和其他正极材料)、电解质(液体电解质、固体电解质和凝胶电解质)、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新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和检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行为和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应用。全书许多内容反映了国际、的新研究和生产成果,基本概念清楚、思路清晰、内容全面、易于读者理解。
本书对从事锂离子电池研究、开发和生产人员而言具有重要的参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书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和的参书。

作者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