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典故 中外文化 王书利主编
  • 饮食典故 中外文化 王书利主编
  • 饮食典故 中外文化 王书利主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饮食典故 中外文化 王书利主编

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51.6 1.6折 1580 九五品

库存4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书利主编

出版社线装书局

ISBN9787512021464

出版时间2016-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6页

定价1580元

货号702_9787512021464

上书时间2024-06-19

博学书籍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正版特价书籍
商品描述
目录:



内容简介:

饮食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文明与其它文明共同在历史中轮回。每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饮食惯和味觉倾向,而各自将这些精妙的技艺发展成了一种俗,一种,这使得无数食客流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亚洲的东方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度,那里有令人垂涎的山珍,那里有令人回肠的美味。来自海的食材和调味品正在无时无刻的触动着亿万人的神经和味蕾。中国饮食涉及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中国饮食不但讲究“、香、味”俱全,而且“滋、养、补”的特点。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菜式越来越丰富,吃法也是越来越多样。吃还是人们联系感情、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交际应酬活动多在餐桌上完成。俗话说是填饱肚子,是一个“吃”字。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的生理需要。饮食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饮食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吕氏春秋本味)。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史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在饮食方式上,也有自己的特点,这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遗存的发掘中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在火上做炊,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至后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在食具方面,的饮食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可见至少在殷商时代,已经使用筷子进食。筷子一般以竹制成,一双在手,运用自如,即简单经济,又很方便。许多欧美人看到东方人使用筷子,叹为观止,赞为一种艺术创造。实际上,东方各国使用筷子其源多出自中国。的祖先发明筷子,确实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食。”世界各国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风土人情以及独特的历史发展经历造了迥异的世界各国饮食,展现了不同的食风食俗。本套丛书以中国饮食为主线。一书在手,道尽天下饮食事,指点美食江山谱,笑品寰宇佳肴鲜。全书通过简练生动的语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中国食俗、饮食礼仪、酒、茶、汤等中国饮食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饮”和“食”的起源与传播、饮食观念、饮食器具、饮食俗、饮食保健,有关饮食的诗歌传说、逸闻趣事、历史典故,中华传统节美食、中国菜系、中餐礼仪和饮食趣事等。本书融健康饮食、营养饮食于图文中,使读者轻松了解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利于弘扬华夏饮食,陶冶情,集趣味、实用于一体,会让你纵观中国饮食发展轨迹,体味世界饮食的无限魅力,徜徉于世界美食的历史长河,让您禁不住舌生津、垂涎三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