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魔(上下)/俄罗斯文学译丛 外国现当代文学 (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责编:张丹|主编:汪剑钊|译者:冯昭玙
  • 群魔(上下)/俄罗斯文学译丛 外国现当代文学 (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责编:张丹|主编:汪剑钊|译者:冯昭玙
  • 群魔(上下)/俄罗斯文学译丛 外国现当代文学 (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责编:张丹|主编:汪剑钊|译者:冯昭玙
  • 群魔(上下)/俄罗斯文学译丛 外国现当代文学 (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责编:张丹|主编:汪剑钊|译者:冯昭玙
  • 群魔(上下)/俄罗斯文学译丛 外国现当代文学 (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责编:张丹|主编:汪剑钊|译者:冯昭玙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群魔(上下)/俄罗斯文学译丛 外国现当代文学 (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责编:张丹|主编:汪剑钊|译者:冯昭玙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33.7 2.6折 128 全新

库存26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责编:张丹|主编:汪剑钊|译者:冯昭玙

出版社四川人民

ISBN9787220123085

出版时间202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880页

字数0.7千字

定价128元

货号702_9787220123085

上书时间2024-06-03

博学书籍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代序:深受尊敬的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韦尔霍文斯基生事迹若干片段

第二章亨利亲王。说亲

第三章别人的罪孽

第四章瘸腿女人

第五章聪明绝顶的蛇魔

第二部

章夜

第二章夜(续)

第三章决斗

第四章大家都在等待

第五章游乐会之前

第六章彼得斯捷潘诺维奇在忙碌中

第七章在我们的人那里

第八章伊万王子

……

内容简介:

群魔由(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作者简介: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十九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很好代表。
    他生于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遵父愿入大学学工程,但后不久即弃工从文。在法国资产阶级思潮影响下,他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参加了彼得堡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活动。一八四九至一八五九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活动被沙皇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
    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历史记录复杂、盾的作家之一。如果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主要作品有穷人(1846)、白夜(1848)、脆弱的心(1848)、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死屋手记(1861)、罪与罚(1866)、白痴(1869)、群魔(1872)和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等。

精彩内容:

    章
    代序:深受尊敬的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韦尔霍文斯基①生事迹若干片段
    我们这座城市常常,一向没有引人注意的地方,不久前却发生了几起很奇特的事情。由于我笔钝才拙,在叙述这些事情之前,不得不从远一点儿说起,先讲讲才智出众、深受尊敬的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韦尔霍文斯基生事迹的若干片段。这些事迹只能作为这部记事录的序言,而我打算描述的故事本身,留待下文再说。
    我想直截了当地说: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在我们中间经常扮演一种特殊的、可以说是爱国爱民的志士仁人的角,而且他喜爱这个角,嗜之成癖,——甚至使我觉得非此他活不下去。这不是说,我把他比作舞台上的演员,不,我绝无此意,何况我本人十分尊敬他。这里可能是惯问题,或者说得更确切些,是一种一贯的高尚爱好,从童年开始沉浸在愉快的梦想之中,希望能具有志士仁人的美好风范。比如说,他十分喜爱他那“受迫害者”,也可以说“被流放者”的地位。这两个小小的字眼有一种古典的光彩,把他给迷住了,以后这在他自己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经年累月,后俨然觉得自己高踞在碑座之上,扬扬得意。在上世纪的一部英国讽刺小说①里,有一个叫格列佛的人从小人国回来。小人国里的人身高不及六英寸,身居他们中间,他惯于把自己看作巨人,所以走在伦敦街头,他情不自禁地向过往的行人和车马大声叱呵,要他们在他面前闪避,当心他在无意之间把他们踩得粉身碎骨,因为他仍把他自己看成巨人,而他们是小人。人们为此而嘲笑他,责骂他,一些粗鲁的车夫甚至用鞭子抽打这位巨人。但是这样做公正吗?由于惯使然,什么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呢?惯使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几乎也做出这样的事来,不过更为天真而且无害罢了(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因为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人。
    我甚至认为,他终应该被所有人遗忘了;不过绝不能说,从前接近没有人知道他。毫无疑问,他一度曾跻身于我们上一代的某些有名人士之列,是璀璨群星中的一颗星星,有一段时间(不过只是极其短暂的一刹那),许多人仓促地把他的名字几乎同恰达也夫②、别林斯基、格拉诺夫斯基和当时刚在国外崭露头角的赫尔岑的名字相提并论。但是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的活动几乎在他开始的那一刻结束了。——其原因可以说由于“局势的风云突变”。但是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后来发现,不仅没有什么“突变”,连“风云”也没有出现过,至少在这件事情上是如此。我现在,在几天之前才知道一件事,使我十分惊讶,但却是千真万确的,原来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到我们省里来住在我们中间,并不是像我们过去所想的那样是流放来的,他甚至从来没有受到过监视。你瞧,一个人的想象力可能达到什么程度!他本人一辈子都真诚地相信,在某些范围内人们一直提着他,他的一举一动不断受到注意和监视,在我省近二十年内更迭的三任省长,上任之时对他都抱着一种特殊的深感麻烦的想法,这种思想是上级、主要是前任省长在交接时提示的。如当时有人以确凿的证据向正直的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说明他根本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他会感到委屈。不过话说回来,这是一位十分聪明、十分有才华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位学者,虽然在学术上唉,怎么说呢?之,在学术上他的成并不大,似乎是一事无成。①不过我们俄国的学者,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他从国外回来后,曾在一所大学的讲坛上授课,显露过他的才华,那已是40年代末的事了。他一共只讲了几次课,似乎是讲阿拉伯人的②;还对他那篇精彩的进行了答辩;这篇论述1413年和1428年之间德意志小城哈瑙一度可能具有城市和汉萨同盟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终没有实现的种种特殊的莫名的原因。这篇巧妙地刺痛了当时的斯拉夫派②,使他在斯拉夫派中间一下子树立了许多势不两立的仇敌。后来——不过那是在他失去教席之后——他(可能是为了报复并指出他们失去的是何等样人)在一本登载狄更斯作品译文并宣扬桑思想的进步月刊③上发表了一篇极为深刻的研究文章的开头部分,文章讲的好像是某一时代某些骑士具有非凡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原因,或者诸如此类的内容。④至少包含的是一种令人景仰的、非凡高尚的思想。后来有人说,这篇文章的续篇骤然遭到禁止,甚至那本进步杂志也因为发表了它的开头部分而遭了殃。这很可能,因为在那个时代什么样的怪事没有发生过?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更有可能的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而是因为作者自己懒于把它完成罢了。
    p36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