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泥石流研究
  • 中国泥石流研究
  • 中国泥石流研究
  • 中国泥石流研究
  • 中国泥石流研究
  • 中国泥石流研究
  • 中国泥石流研究
  • 中国泥石流研究
  • 中国泥石流研究
  • 中国泥石流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泥石流研究

实物拍摄品相如图自鉴

200 八品

仅1件

重庆九龙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康志成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0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513

上书时间2024-08-07

三顾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康志成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10
  • 版次 1
  • ISBN 9787030138002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53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泥石流研究》是中国泥石流灾害防治和观测研究的基本成果,也是中国近40年来泥石流特征、性质和基本规律的实录。特别是香港特区斜坡灾害中的泥石流问题,在中国泥石流研究中占有特殊和重要的位置。因为它是台风雨引起的灾害,所以它的内容包括泥石流的形成、形成过程、形成模式、运动、动力、物质特征及防治体系,特别是香港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和风险管理对其他地区均有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康志成,男,1937年8月15日出生,陕西汉中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1963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泥石流灾害调查、观测实验、运动力学研究和防治规划设计,是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第一任站长。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获国家级成果三等奖1项,院级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1989年获竺可桢野外工作奖,1993年其论文《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运动流态特征》获钱宁泥沙科学论文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合作编写专著7部。
李焯芬,男,1945年生,祖籍广东中山。香港大学工学学士(1968年),硕士(1970年).力Ⅱ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博士(1972年)。曾服务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电力局近18年,从事水电核电工程建设及科研工作。1994年回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任教。现为香港大学副校长,岩土工程讲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副院长。主要科研范围为滑坡泥石流防治及岩土工程。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
马蔼乃,女,1936年11月生于上海市。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顾问,中国科学院和水利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遥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外事专业委员,《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副主编,《地理学报》、《遥感技术与应用》编委,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专家组组长等职。
1.学历与教学成果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就读于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1958年派往南京河海大学水文系进修水文专业,专攻河流动力学,1960年正式毕业于北京大学,并留校担任河流(动力)地貌课程。1964年参加水利部泥沙运动培训班进修,时年完成《河流地貌》教材。1975年始开遥感概论课程,1984年完成编著《遥感概论》(科学出版社),1986年始开动力地貌学课程,1992年始开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课程,1997年完成专著《遥感信息模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河流动力地貌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合作),1999年出版《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武汉出版社,群作8册),2000年出版《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论》(武汉出版社)。已出版专著5部。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3名,博士生15名,博士后7名,1997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名)。
2.研究领域与科研成果
1960年讲授《河流地貌》,开始进行水文与地貌的跨学科研究(三级学科的交叉),1981年发表了“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流速分析”的代表作。1975年研究遥感信息,开始进行数学、物理、地理的跨学科研究(二级学科的交叉),1997年出版《遥感信息模型》代表作。1990年研究人地系统,开始进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一级学科的交叉),1999年出版《可持续发展与长江地区发展战略》丛书代表作。参加国际会议10余次,前后共发表中英文论文80余篇(第1作者)。198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名),1993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2名),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名),1996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名),包括教育奖共获5次奖励。主要研究水土流失,指导完成全国第一次的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地面行程5万km,到过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除台湾省),该项成果为国家发表数据,并依此数据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3.国际学术活动与影响
1978年参加中国地质代表团,出访西德与法国,考察遥感地质;1982年赴美访问学者,参加完成联合国援助中国第1个项目建立国家遥感中心的任务;1986年赴美参加国际泥沙学术会议;1988年应邀赴日参加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会议;1990参加芬兰国际测量大会,应原苏联政府国家测绘局局长邀请,顺访原苏联;1992年赴美参加2次国际会议并顺访夏威夷大学,同年应邀赴日访问千叶大学;1993年应邀赴日参加中日双边国际会议,同年应印度遥感中心邀请,作为中国专家赴印度参加遥感国际会议,做专题报告;1995年赴美参加成立国际一般系统学术会议,顺访加拿大;1996~1997年交之际赴美参加国际系统学术会议;1997年赴美参加遥感地质大会;1998年访问香港中文大学;1999年赴荷兰参加国际航天大会,应欧洲ITC邀请,赴恩斯赫德做专题报告;2000年赴加拿大访问并考察3个月。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1983年曾获美国政府地质调查局的荣誉证书,1994年获英国世界名人中心《地理信息科学》荣誉证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泥石流的基本概念
1.1泥石流的命名
1.2泥石流的概念
1.2.1前苏联
1.2.2日本沙防学会
1.2.3英国地质学会工程组
1.2.4美国地质调查局
1.2.5阿尔卑斯山地周边国家(法、瑞、意、德、奥地利等国)
1.2.6中国研究者的看法(按年代排序)
1.3泥石流定义评述
1.3.1泥石流研究特点
1.3.2泥石流研究问题

第2章中国泥石流灾害
2.1泥石流的灾害特点
2.1.1常发性灾害
2.1.2突发性灾害
2.1.3群发性灾害
2.1.4同发性灾害
2.1.5转发性灾害
2.2泥石流的危害
2.2.1泥石流对城镇的危害(照片21,22)
2.2.2泥石流对交通的危害
2.2.3泥石流对矿山的危害
2.2.4泥石流对农田的危害(照片2.11)
2.2.5泥石流对江河的危害(照片2.12,2.13,2.14)
2.2.6泥石流对环境的影响
2.3泥石流灾害评估
2.3.1泥石流灾情估计
2.3.2泥石流灾害环境评估

第3章泥石流的分类
3.1国内外几种主要的泥石流分类
3.1.1按沟谷地貌特征的分类
3.1.2按水源条件的分类
3.1.3按土源条件的分类
3.1.4按发展历史的分类
3.1.5按发育阶段的分类
3.1.6按发生频率的分类
3.1.7按规模大小的分类
3.1.8按力源条件的分类
3.1.9按运动流态的分类
3.1.10按运动流型的分类
3.2泥石流分类的初步研究
3.2.1按运动和岩土类型的分类
3.2.2按泥石流性质的分类

第4章中国泥石流的分布
4.1泥石流的分布规律
4.1.1地形阶梯两个过渡地带
4.1.2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高原及边缘山区
4.1.3强烈切割的河谷地带
4.2泥石流的分布特点
4.2.1沿深切割地貌屏障迎风坡密集分布
4.2.2沿强烈地震带成群分布
4.2.3沿深大断裂带集中分布
4.2.4沿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带分布
4.3中国泥石流分布图表说明
4.3.1泥石流分布特征表
4.3.2泥石流分布图
4.4中国几个主要泥石流分布区
4.4.1云南小江流域泥石流分布区
4.4.2云南大盈江流域泥石流分布区
4.4.3甘肃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分布区
4.4.4四川安宁河谷泥石流分布区
4.4.5渭河谷地泥石流分布区
4.4.6川藏公路沿线泥石流分布区
4.4.7香港特区山泥倾泻分布区

第5章泥石流的形成
5.1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5.1.1地质条件
5.1.2地形条件
5.1.3降水条件
5.2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5.2.1地理环境因子
5.2.2地理人类社会因子
5.3泥石流形成因子的分析
5.3.1泥石流发生的缓变和急变因子
5.3.2泥石流发生的激发条件
5.3.3用泥石流因子来综合评估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
5.3.4用泥石流形成条件评估泥石流产生的可能性
5.3.5利用降雨因子对泥石流发生进行预测的研究
5.4泥石流形成的规模研究
5.4.1泥石流流量
5.4.2蒋家沟泥石流流量研究
5.4.3泥石流总量研究
5.5泥石流形成模式
5.5.1两种启动模式概述
5.5.2水动力模式的起动研究
5.5.3土力模式各阶段运动力学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泥石流的地质、地貌及地理环境特征
6.1沟谷和坡面泥石流的形态特征
6.1.1沟谷泥石流形态
6.1.2坡面泥石流形态
6.2地质历史时期的泥石流活动
6.2.1古泥石流的活动
6.2.2古泥石流的堆积特征
6.2.3古泥石流活动期的划分
6.3泥石流动力地质作用
6.3.1泥石流快速的塑造作用
6.3.2泥石流的磨蚀和刻蚀作用
6.3.3泥石流的冲撞作用
6.4泥石流沟谷的演变
6.4.1泥石流沟谷的多年变化
6.4.2泥石流沟谷的年际变化
6.4.3一次泥石流过程中的沟谷冲淤变化
6.5泥石流沉积作用
6.5.1泥石流堆积扇
6.5.2泥石流堆积作用对河流的影响
6.5.3泥石流的沉积形态和结构
6.6泥石流堆积物的工程物理力学性质
6.6.1泥石流堆积物的物理特征
6.6.2泥石流堆积物的力学特征
6.7泥石流的地理环境变迁
6.7.1泥石流灾害环境的形成条件
6.7.2泥石流灾害环境的产生和发展
6.7.3泥石流灾害环境的状况
6.7.4泥石流灾害环境发展趋势分析
6.7.5泥石流灾害环境治理效果评估
本章小结

第7章泥石流的物性特征
7.1泥石流的物性概述
7.2泥石流的浓度特征
7.2.1天然输送浓度
7.2.2沉积稳定浓度
7.2.3以沉积稳定浓度值为主要指标的泥石流分类
7.2.4泥石流形成的浓度变化
7.2.5泥石流结构系数的理论意义
7.3泥石流固体物质组成特征
7.3.1各类泥石流的物质组成直方图
7.3.2各类泥石流的物质组成的概率累积频率曲线
7.3.3泥石流固体物质粗细分界粒径的确定
本章小结

第8章泥石流的流变特征
8.1泥石流浆体的黏滞系数
8.1.1影响浆体黏滞系数的因素
8.1.2关于黏滞系数的计算方法
8.2泥石流浆体的屈服应力
8.2.1影响浆体屈服应力的主要因素
8.2.2宾汉体极限剪应力的统一表达式
8.3泥石流原体实验与计算比较
8.4泥石流的静力特征
8.4.1泥石流体的浮托力
8.4.2泥石流的静压力
本章小结

第9章泥石流的运动特征
9.1泥石流的流态
9.1.1泥石流运动研究的概况
9.1.2泥石流流态研究
9.1.3泥石流流态分类
9.1.4泥石流流态判据浅析
9.2泥石流运动特征
9.2.1泥石流运动形态类型
9.2.2一次泥石流运动过程特征
9.2.3一阵泥石流运动特征
9.3泥石流运动机理分析
9.3.1泥浆中黏粒含量及其分类
9.3.2运动模式
9.3.3运动特征分类
9.4泥石流运动速度
9.4.1黏性泥石流流速分布特点
9.4.2黏性泥石流阻力及其特点
9.4.3泥石流运动要素的量纲分析
9.4.4我国泥石流流速研究综述
本章小结

第10章泥石流的动力特征
10.1泥石流的冲淤特征
10.1.1天然沟道泥石流的冲淤特征
10.1.2人工沟道的冲淤变化
10.2泥石流的冲压力
10.2.1泥石流冲击力的研究
10.2.2泥石流冲压力计算方法
10.3泥石流弯道超高
10.4泥石流的爬高和冲起184本章小结
第11章泥石流侵蚀与输移特征
11.1泥石流流域的侵蚀作用
11.1.1侵蚀方式概述
11.1.2侵蚀量的分析
11.1.3侵蚀速度分析
11.2泥石流的搬运作用
11.2.1连续悬浮搬运
11.2.2悬移跳跃搬运
11.2.3间断推移搬运
11.3泥石流的输移作用
11.3.1泥石流含沙量的演变过程
11.3.2泥石流输沙特性
本章小结

第12章泥石流的防治对策
12.1泥石流的防治对策概述
12.2泥石流的防治体系
12.2.1治理体系
12.2.2防护体系
12.2.3预防体系
12.2.4预报体系
12.2.5警报体系
12.2.6其他防范措施
12.3泥石流综合治理典型实例
12.3.1黑沙河泥石流综合治理
12.3.2大桥河泥石流综合治理
12.3.3东川后山4条泥石流沟的综合治理
12.3.4老干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12.3.5陆王沟和干溪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12.3.6浑水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12.3.7南坪县城后山泥石流综合治理
12.3.8盐井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12.3.9火烧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12.3.10南小河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12.3.11田寺东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12.3.12香港雷普街后山泥石流综合治理
12.4泥石流局部防护工程典型实例
12.4.1排洪道典型工程
12.4.2梯级坝典型工程
12.4.3拱基坝典型工程
12.4.4格栅坝典型工程
12.4.5泥石流治理的其他典型工程
12.4.6香港防治山泥倾泻的四种典型工程
附录泥石流观测站的研究
1.泥石流观测研究概述
2.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的观测研究
2.1泥石流的发生频率
2.2流域特征
2.3固体物质补给调查
2.4泥石流爆发与运动记实
2.5蒋家沟泥石流观测史及主要观测成果
3.甘肃武都地区的泥石流观测研究
4.云南大盈江浑水沟泥石流观测研究
4.1浑水沟泥石流运动特征
4.2浑水沟泥石流运动要素观测研究245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与图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