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美学研究书系: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
正版库存书 年限久的不保证全新
¥
48
全新
库存77件
作者范秀娟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040-8
上书时间2024-11-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范秀娟 著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9
-
版次
1
-
ISBN
9787549543670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8页
-
字数
240千字
-
丛书
文艺学美学研究书系
- 【内容简介】
-
以审美人类学理论为基础,积极借鉴经典人类学、壮学、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和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成果,系统、深入地探索黑衣壮民歌富于生命力的审美观念、文化功能,民歌社会有别于现代艺术制度的民歌化机制,以及由民歌的兴衰折射出来的文化变迁和社会变迁。此项研究将黑衣壮民歌这一边缘的、少数民族的、听觉性的艺术纳入美学研究的视野中,一是突破了经典美学研究主要对主流艺术、经典艺术和视觉艺术进行形而上思考从而总结出某种审美原理的传统,有利于美学吸取来自边缘、民间和听觉艺术的审美经验;二是突破了美学研究中重抽象玄思、轻实证调查的传统,采取田野调查与文献阅读相结合的方法、整体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多学科交叉兼容的方法,使对黑衣壮民歌的研究既有形而上的理论思考,也有形而下的感性体验。黑衣壮二声部民歌“诗敏”和流传于黑衣壮聚居区的深受黑衣壮人喜欢的外支系单声部民歌“伦”,既有优美、成熟、稳定的音乐形式,又有固定的填词规则和具体的演唱场合按规则即时创制的美妙歌词,论著既述及音乐也述及歌词,并深入到黑衣壮民歌植根于其中的文化体系之中。
- 【作者简介】
-
范秀娟,1966年生,广西荔浦县人。1997年、2000年在广西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6年在山东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8年复旦大学中文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11年至2012年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现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领域:文艺学、美学,主攻方向:审美人类学、艺术人类学、音乐人类学。多年来致力于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壮族民歌的研究,主持或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项目、2009年度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项目、广西社科基金项目、广西人文社科基地“生态审美与民族文艺学研究基地”项目的研究,研究成果曾获第十次、第十二次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目录】
-
导论:走向民间、走向田野的审美人类学
一、国内外审美人类学发展概况
二、美学与人类学跨学科深层次整合的意义
三、黑衣壮民歌:审美人类学的个案研究
第一章黑衣壮:大山深处的古老壮族支系
第一节壮族及其支系黑衣壮
一、壮族:岭南的土著和歌者
二、黑衣壮:南部壮族地区的古老壮族支系
第二节黑衣壮民歌与族性美学
第三节对黑衣壮聚居区的田野调查
第二章民歌社会:黑衣壮人的审美化生存及其危机
第一节民歌社会的审美化特征
一、民歌社会:从现代性理论观之
二、歌满人生:黑衣壮人的审美化生存方式
第二节审美化生存的危机:民歌社会的现代情结
一、透过一个黑衣壮婚礼
二、社会转型时期的黑衣壮审美观
三、民歌社会的现代情结
第三章审美认同与文化变迁:从“诗敏”到“伦”到流行音乐
第一节作为族歌的二声部山歌“诗敏”
一、双声“诗敏”
二、“诗敏”的音乐特征:古朴、浑厚
三、“诗敏”的词:含蓄与谨严
第二节单声部的诱惑:“伦”
一、传入黑衣壮的外支系单声部山歌“伦”
二、“伦”的音乐特征:高亢、嘹亮
三、“伦”的歌词:自由的变奏
第三节“诗敏”-“伦”-流行音乐:审美认同与文化变迁
一、“诗敏”-“伦”-流行音乐:从封闭到开放
二、“诗敏”-“伦”-流行音乐:从传统走向现代
第四章黑衣壮社会的民歌化机制
第一节“风流街”:审美制度中的节日
一、黑衣壮歌圩——“风流街”
二、“风流街”:神圣时空中的聚会
三、情歌:“风流街”之“风流”
第二节审美制度:黑衣壮社会的民歌化机制
一、民歌社会与民歌:自足的社会与自足的艺术
二、“风流街”:民歌社会的民歌化策略
三、两性关系与婚姻:民歌化机制的核心
结束语:现代社会的民歌情结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