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品》编篡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诗品》编篡研究

正版库存书 年限久的不保证全新

11.7 3.0折 39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大雷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023-92

上书时间2025-01-16

盈盈2019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大雷 著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6
  • 版次 1
  • ISBN 9787549537525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4页
  • 字数 3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诗品>编篡研究》在探讨《诗品》成书的背景、原始面貌、理论着眼点及其诗歌史背景,无论是看问题的角度或是结论,都有独到之处,揭示一些前人未注意到的问题。作者还在书中较为详细地分析了钟嵘的批评话语及其论断,显示出以当代批评意识来诠释中古时代的批评话语及其实践的特点,将《诗品》的批评价值和理论创新作了更深入的、有个人独特见地的阐发。
【作者简介】
  胡大雷,男,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十余部。
【目录】
上编:《诗品》的性质与编纂思想
第一章《诗品》的目录学渊源与文章学意味
一、问题的提出
二、《诗品》与“文章志”之类目录书
三、《诗品》与目录学
四、钟嵘的师承
五、《诗品》未著录于“簿录篇”辨
六、钟嵘作《诗品》标榜目录学的心理动因
第二章《诗品》――舆论派文论之集大成者
一、学院派、立言派、著述派文学批评
二、《诗品》所载是口耳相传的大众派、口实派、舆论派文学批评
三、《诗品》之类舆论派文学批评的特点
四、《诗品》为舆论派文论之集大成者
五、舆论派与著述派相融的契机
第三章《诗品》:着眼于艺术效果的诗歌批评
一、问题的提出:《诗品》有无“滋味说”
二、《诗品》鉴赏式批评的三种形式
三、“滋味说”的提出
四、从鉴赏式批评出发的抨击不良诗风
五、钟嵘对前辈诗论家的不满意
六、对历史的简单回顾
第四章《诗品》“诗之为技”析
一、“诗之为技”使诗歌评论走向另一种标准化
二、关于诗的情感抒发
三、“兴、比、赋”传统手法的运用
四、有无源流
五、有无警句
六、风格
七、“诗之为技”是“才”的体现
八、对用事与声律的不以为然
九、“诗之为技”的影响
第五章《诗品》撰例有“正”有“变”论/
一、单一源流与多源流
二、上、中、下三品之区分
三、自评与他评
四、单评与合评
五、“止乎五言”与兼论其他
六、“略以世代为先后”与“以优劣为诠次”
七、“不录存者”与对当代文学发表意见
八、“预此宗流”与顺带所录
九、“品”、“评”二者兼具
十、传统文论的特点
第六章《诗品》“推源溯流”与文学“新变”
一、《诗品》推源溯流的学术渊源
二、文学世家的兴起与文学家风
三、“推源溯流”的学术风气与文学“新变”相左
四、《诗品》推源溯流的实际做法与意义
第七章《诗品》对历代批评家的批评
一、《诗品》对前代论“诗”言论的引用
二、《诗品》对前代批评家的批评
三、所谓批评家的诗才与自信
四、对错误批评的批评
第八章《诗品》中诗人的士族、寒族之辨
一、《诗品》对寒族诗人身份的标注
二、钟嵘身世的士族、寒族之辨

下编:《诗品》的诗人品评
第九章李陵、班婕妤“文如其人”
一、六朝及唐人视“苏李诗”为苏武李陵作
二、萧统录“苏李诗”时或对其已有所怀疑
三、“苏李诗”为代言体
四、诗人探求第一人称抒情形式
五、班婕妤《团扇》诗自述身世
六、历代以“班婕妤”为题的诗作
第十章“咏史”:从班固到左思
一、班固《咏史》
二、关于左思的风格品评
三、左思“其源出于公?”辨
四、袁宏《咏史》
五、钟嵘对中古咏史的总体评价
六、关于《文选》诗的“咏史”类
七、史学观念中的咏史诗的价值趋向
第十一章阮籍《咏怀》颜延之“怯言其志”辨
一、“嗣宗身仕乱朝”云云是何人之注
二、“怯言”与“其志”辨
三、颜延之生平与作诗“句无虚语,语无虚字”
四、沈约之注
五、开“以史证诗”的五臣注
六、“以史证诗”还是“得意忘象”
第十二章嵇康“峻切”与“托谕清远”论
一、“峻切”是嵇康五言诗的风格
二、嵇康以四言诗著称
三、单靠《诗品》不能全面把握嵇康
第十三章应璩“指事殷勤”论
一、题名“百一”之义
二、历代所述《百一诗》的宗旨
三、《百一诗》与名实问题
四、人物品鉴与叙说玄理
第十四章张华诸人“逆反式抒情”论
一、张华“儿女情多,风云气少”辨
二、西晋诗人的“逆反式抒情”
三、西晋诗人“逆反式抒情”原由探寻
四、《诗品》的其他“逆反式抒情”
第十五章郭璞《游仙诗》的“非列仙之趣”
一、评价郭璞离不开“变”
二、郭璞的“变”玄言诗
三、郭璞“变”游仙诗也从景物起步
四、郭璞之前游仙诗的情况
五、郭璞的“变”《游仙》之作为“坎咏怀”
六、郭璞《游仙》与玄言诗
第十六章孙绰诸公“平典似《道德论》”与谢益寿“斐然”论
一、孙绰、许询的玄言与玄言诗
二、殷仲文、谢混的“华绮”与“清浅”
三、江淹对殷、谢二公的摹拟式认定
第十七章陶渊明诗不入“隐逸类”辨
一、萧统对陶渊明隐士身份及其作品隐逸内容的认定
二、《文选》诗“招隐”、“反招隐”类作品的隐逸品格
三、陶渊明诗作的隐逸品格
四、《艺文类聚》卷三十六人部“隐逸”类所录诗作的隐逸品格
五、南北朝唐宋人对陶渊明诗歌类别的判定
六、总集对社会、时代所认可的诗歌类别规定性的重视
七、钟嵘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未被认可
第十八章谢灵运体的“逸荡”、“繁富”论
一、“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解
二、谢灵运之“逸荡”、“繁芜”或“繁富”
三、“谢康乐体”辨
第十九章鲍照“颇伤清雅之调”与沈约“宪章鲍明远”
一、南朝诗歌走向“世俗”的三个起点
二、鲍照诗歌以“险俗”、“险急”引起世人注意
三、沈约引“俗”入雅以推广“俗”的创作
四、沈约“宪章鲍明远”辨
第二十章胡人僧人宫体诗与惠休的诗史贡献
一、《双枕诗》与“娈童”之作
二、写作“娈童”诗也是一种社会风气
三、惠休上人的诗
四、惠休在诗史上的地位
五、释宝月及其他僧人的诗
六、其他僧人的爱情之作
第二十一章“江郎才尽”与“善于摹拟”新解
一、江郎才尽
二、《效阮公诗十五首》
三、《杂体三十首》
四、《杂体三十首》与《效阮公诗十五首》的相异
五、江淹的其他摹拟之作
六、“颠覆阅读”的难以为继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