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 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 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 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 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 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 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 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 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 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书内有轻微画线、先页有水印、品相自鉴、不影响阅读

100 5.6折 180 八五品

仅1件

安徽阜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麦卡锡 著;朱伟、林志琦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4

上书时间2023-03-16

叮咚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麦卡锡 著;朱伟、林志琦 译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3
  • 版次 1
  • ISBN 9787115193599
  • 定价 18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92页
  • 字数 75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音频技术与录音艺术译丛
【内容简介】
  《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对利用现代的技术和工具对音响系统的设计和调校这一当前扩声领域热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和分析。《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由3篇,共10章构成。
  第1篇主要论述与“音响系统”密切相关的声学、电声学,以及心理声学和生理声学的基础理论,其目的是探究声音传输系统、扬声器和人耳听觉的相互作用,该部分全面地阐述了信号的传输流程、途经可能遇到的一些因素以及终端如何接收信号的问题;第2篇论述的是音响系统的设计问题,即应用第1篇论述的基础知识去设计一个音响系统的问题,其目的是全面理解创建一个成功的传输/接收模型设计所需要的工具和技术;第3篇论述的是音响系统的优化问题,它注重的重点是对设计和安装音响系统的测量,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空间检证和校准的问题。
【作者简介】
  BobMcCarthy,利用FFT分析仪进行音响系统优化的先行者,他从1984年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工作。他开发了针对各种类型、规模和复杂程度的音响系统进行调校的实用型工具。二十多年来。Bob在世界各地开展了关于音响系统优化与设计的主题讲演和培训工作。他曾参与过世界各地众多著名工程和演出的音响设计和调试工作,如迪士尼乐园、纽约卡耐基音乐厅、澳大利亚墨尔本音乐厅、加拿大蒙特利PlaceDesArts艺术中心、席琳·迪翁演唱会、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会、《美女与野兽》音乐剧等。 BobMcCarthy还是MeyerSound系统的一流设计师,参与过MeyerSond许多产品的研发设计。他也获得过多个奖项,如1986年TEC奖、1992年R&D100强、1992年TEC提名奖、1996年现场音响杂志奖、1999年TONY奖和最佳音响奖。
  丛书主编简介
  李伟,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录音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德国录音师协会会员、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国家广电总局“电视节目质量奖”(金帆奖)评委、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评委、亚洲录音艺术与科学(广州)文化节“音乐录音作品”评委。20岁在沈阳音乐学院舞台美术系灯光音响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兼做扩声和录音工作,之后赴德国柏林艺术大学(UDK)音乐学院录音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录音大师I.N.马蒂斯教授。学成回国后调入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任教,出版专著《立体声拾音技术》、主编《现代录音技术丛书》。
  译者简介
  朱伟,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录音系教授。1981年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无线电工程系电视发送专业,1985年在北京广播学院广播技术研究所攻读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广播声学与电声学方向硕士研究生,1988年留校任教,其间先后在北京广播学院广播技术研究所电声教研室、北京广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电视工程系多媒体教研室和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录音系任教。此间承担了“录音技术”、“数字声频原理”、“声频测量”和“扩声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主持完成了10余项部级和学院科研项目;主持编写了《录音技术与艺术丛书》,另外还出版《音频测量技术》、《数字声频测量技术》、《扩声技术》和《录音技术》等多部专著。
  目前于录音系主要从事录音艺术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和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音频技术方向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主要开展多声道环绕立体声和数字声频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另外还受聘担任中国戏曲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兼职教授,以及《世界专业音响与灯光技术》杂志的编委。
【目录】
第1篇 音响系统
第1章 声音的传输
1.1声音传输的目的
1.2声频信号传输的定义
1.3传输的量化
1.4模拟声频的传输
1.5数字声频的传输
1.6声学传输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声波的叠加
2.1引言
2.2声波叠加的属性
2.3响应的波纹
2.4声学交叠
2.5扬声器阵列
2.6扬声器/空间叠加

第3章 接收
3.1引言
3.2响度
3.3定位
3.4音调、空间感和回声的感知
3.5立体声的接收
3.6放大声音的检测
3.7传声器的接收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篇 设计

第4章 评估
4.1引言
4.2自然声音与放大声音
4.3声学专家与声频工程师的关系
4.4发展趋势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预测
5.1引言
5.2制图
5.3声学模型编程
5.4结论

第6章 变量
6.1引言
6.2最小变化理论
6.3扬声器/房间链路:透视比
6.4距离比
6.5最小声级变化
6.6最小频谱变化
6.7最小波纹变化
6.8重低音扬声器阵列
6.9结论

第7章 技术指标
7.1引言
7.2技术指标的原则
7.3通道/系统类型
7.4系统的细分
7.5子系统类型
7.6可量化的设计
7.7阵列设计程序
7.8切面
7.9挑台战争
7.10多声道声音

第3篇 优化
第8章 检验
8.1检验的定义
8.2物理测量工具
8.3简单的声频测量工具
8.4复杂的声频测量工具
8.5其他复杂的信号分析仪
8.6分析系统
参考文献

第9章 验证
9.1引言
9.2测试工作的构成
9.3程序
9.4传声器检验
9.5后期校准的检验
9.6其他的考虑因素

第10章 校准
10.1校准的定义
10.2校准的方案
10.3信息的获取
10.4程序
10.5操作步骤
10.6实际应用
10.7最后的处理审听
10.8优化
后记
参考文献
词汇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