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图书都是8-9成新,少量笔记,不影响阅读使用!光盘、学习卡、附件等默认不带,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2.1 4.3折 28 九品

仅1件

广东佛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谭五昌 著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33647056

上书时间2024-10-19

京城图书城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谭五昌 著
  •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3
  • 版次 1
  • ISBN 9787533647056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6页
  • 字数 2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三味学术文丛
【内容简介】
死亡想像是20世纪中国现当代诗人普遍涉及的表现对象,它所包含的思想与精神内涵非常丰富。对死亡想像的涉及与处理方式无疑可以成为诗人的写作是否具有思想与精神深度的一种重要评判尺度,但至今尚未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因而,以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作为研究对象,其所具有的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以20世纪中国新诗中表现与书写死亡想像的诗歌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拟从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哲学阐释、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批评与阐释角度来分析相关诗歌文本中死亡想像所包含的丰富意蕴。
全书由导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导言部分从中西诗歌史的角度,论述死亡想像与悲剧精神内在的紧密关联,确立其成为诗歌深度模式的“合法性”地位,并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对20世纪中西诗歌死亡想像所具有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进行对比性的描述,最后再从新诗流派(团体)的宏观角度对死亡想像的多元化指向予以概括性的描述,使死亡想像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在20世纪宏观的诗学背景上获得较为明晰的凸现,从而为《二十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的写作拓展开比较开阔的学术视野。
【作者简介】
谭五昌,男,江西永新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文艺报》、《南方文坛》、《文艺争鸣》、《大家》、《当代文坛》、《北京文学》、《山花》、《诗探索》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诗学专著《秩序的生长——后朦胧诗文化诗学研究》(合著)被列入“第五代学人丛书”。另编著有《中国新诗300首》、《中国新诗白皮书(1999—2002)》、《海子诗歌精品》等十余种。
【目录】
导言死亡想象:20世纪中西诗歌的深度模式
第一节死亡想象:20世纪中西诗歌深度模式的表征
第二节死亡想象:诗歌深度模式建构的历史“合法性”
第三节悲剧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新诗
第四节20世纪中国新诗中死亡想象的文化内涵
第五节20世纪新诗流派(团体)中死亡想象的多元指向

第一章社会历史情怀规范下的死亡想象
第一节死亡想象中的社会(历史)批判意识
第二节死亡想象中的历史信仰与历史情结
第三节历史信仰:作为一种历史话语

第二章死亡想象的审美之维
第一节为美的天亡吟唱挽歌
第二节死亡想象中的幻美追求
第三节死亡想象中幻美追求的升华与超越

第三章死亡想象的哲学阐释
第一节生命对于死亡的智性感悟
第二节直面死亡本身的哲思

第四章死亡想象的心理分析
第一节死亡:作为一种人性体验
第二节死亡:作为一种神秘的无意识本能
第三节死亡:作为一种灵魂的幻象
第四节逆反意愿:对死亡的拒斥与超越

第五章死亡想象的“性别”书写
第一节女性死亡意识中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质
第二节体验死亡:女性经验的个体化呈现
第三节死亡话语方式及死亡意象的“性别”特征
结语从死亡想象到诗人之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