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住"在北京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图书都是8-9成新,少量笔记,不影响阅读使用!光盘、学习卡、附件等默认不带,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1.7 3.3折 35 九品

仅1件

广东佛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丁超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06030427

上书时间2024-06-04

京城图书城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丁超 著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6030427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5页
  • 字数 2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北京是清静的。这是一所适于住家的城市,在那里每一所的房屋有一个院子,每一个院子中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棵石榴树,那里的蔬菜是新鲜的,要生梨有生梨,要柿子也有柿子。这是一个理想的城市,那里空旷的地方使每个人都得到新鲜的空气,那里虽是城市却调和着乡村的清静、街道、狭胡同,运河,这样适当的配合着。使人们都能找着一果园,或是花园的余地,在晨光熹微中,种植着蔬菜,还同时可以望风西山——而离开巨大的百货商店,也不过一箭的远近。
这里也是多色彩的——有有旧的色素和新的色素。有王家宏大的,历史时代的,和蒙古平原的色素。蒙古和中国的商人带着骆驼队从张家口和南口来进入这有历史的城门,有数里相接的需墙,四五十英尺的阔的城门。有城楼和鼓楼,那里在黄错时报告给居民听的。有寺字,古花园,和宝塔,那里的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树,以及每一座桥都有历史和古迹的。
这些都是使北平成为一个居住的理想城市了,我再简单地指出三件来:第一,是建筑;第二,是生活的方法;而第三,是人民。
【作者简介】
丁超,1959年生于北京,祖籍山西高平。1978年3月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罗马尼亚语专业,1982年1月毕业留校,长期从事罗马尼亚语言文化教学和研究。1986至1987年在布加勒斯特大学访学,1991至1993年在中国驻康斯坦察总领事馆工作,1997至1999年在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任教育组负责人,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参加过《汉罗词典》的编纂,出版教材《罗语应用文》和《新编大学罗马尼亚语》(1、2册,与后两册共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与友人合译《茶馆》等剧本在罗出版,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译作若干篇。
【目录】
开篇住所里的北京文化
第一编北京居住文化史上的关键点
一、周口店天然洞穴——北京人最早的“家”
二、王府井东方广场遗址——北京城区的古人类临时营地
三、东胡林遗址——离山出洞去平原
四、平谷区北埝头遗址——北京步人有房时代
五、蓟燕分封——城居与乡居的分离
六、顺义临河汉墓——人间庭院的地下再现
七、延庆洞沟古崖居——千年的面壁生活
八、斡耳朵——元代北京的“蒙古包”
九、后英房居住遗址——北京四合院初显端倪
十、明清故宫——北京传统居住文化的巅峰
十一、旗房——八旗子弟寄身处
十二、教授们的别墅——北京早期现代住宅楼的典范
十三、龙须沟——新旧两重天
十四、排子房——清代旗营的“现代版”
十五、单位大院——新北京人的社区
十六、复兴门外居住区——欧美邻里单位理论的北京实践
十七、百万庄、国棉一厂住宅区——住宅也学“老大哥”
十八、夕照寺小区——居住小区的京城处女秀
十九、人民公社大楼——从“福绥景”到“京城第一危楼”
二十、“干打垒”——一场夭折的住宅“革命”
二十一、前三门——北京最早的高层住宅楼群
二十二、防震棚——四合院定格为大杂院
二十三、方庄住宅区——北京最早的大型商品房住宅区
二十四、菊儿胡同——在危改中长高的四合院
二十五、恩济里小区——取意于四合院的试点小区
二十六、亚运村——从竞技场到中央居住区
二十七、望京新区——亚洲最大的居住社区
二十八、回龙观——卧城郊区的经济适用房
二十九、南池子——传统居住的劫难还是新生?
三十、综合体建筑——单一居住走向功能综合

第二编闭合的空间,丰富的内涵——北京四合院概说
一、北京四合院的基本方位
二、北京四合院的院落
(一)小型四合院
(二)中型四合院
(三)大型四合院

三、北京四合院的房间
(一)正房、耳房
(二)厢房、厢耳房
(三)倒座房
(四)后罩房

囚、北京四合院的屋面
(一)筒瓦屋面
(二)仰合瓦屋面
(三)干挤瓦屋面
(四)灰梗屋面
(五)棋盘心屋面

五、北京四合院的门
(一)临街大门
(二)垂花门
(三)门的配件

六、北京四合院的影壁
(一)门内影壁
(二)门外影壁
(三)门侧影壁

七、北京四合院的其他配件
(一)上马石、栓马桩
(二)泰山石敢当

八、北京四合院的装修
(一)内檐装修
(二)外檐装修
九、北京四合院的利用——以王府为例
十、在拆与保之间徘徊——北京四合院的未来

第三编人以宅居,宅因人名——北京的名人故居
一、名人故居的是与非
二、北京名人故居:历史?现状·未来
三、北京名人故居的集中分布区
(一)积水潭边好栖居——什刹海地区
(二)士子名伶,于斯为盛——宣南地区
(三)红墙环绕领袖家——中南海
(四)群星璀璨的北大燕园
(五)当年名宿此传经——清华园

四、北京名人故居举隅
(一)郑和故居遗迹
(二)祖大寿故居
(三)杨继盛故居(杨椒山祠)
(四)蔡元培故居
(五)蔡锷故居
(六)邵飘萍故居
(七)林白水故居
(八)毛泽东故居
(九)鲁迅故居
(十)叶圣陶故居
(十一)老舍故居
(十二)茅盾故居
(十三)田汉故居
(十四)齐白石故居
(十五)梅兰芳故居
(十六)程砚秋故居

第四编外地人在北京
一、外国人在北京:从会同馆到第四使馆区
二、他乡中的故乡——会馆
三、客舍似家家似寄一北京的旅馆
(一)出入多是富贵人——北京的饭店
(二)南来北往都是客——经济型旅馆、客栈
(三)介于旅店和租房之间——公寓
(四)赤身恨不生羽毛——鸡毛小店

第五编四时之景各不同——北京居住民俗
一、年节习俗的展开地——庭院
(一)一家之主是灶君
(二)二十四,扫房日
(三)贴在门上的“保安”——门神
(四)爆竹声中一岁除
(五)年画、春联及其他
二、御“毒物”于门外——端午节

三、冰桶冷布和凉棚——夏日避暑
(一)三钱买得水晶山——冰桶
(二)消夏凉棚好,浑忘烈日烘——凉棚
(三)寻常人家绿纱窗——冷布
四、暖炕煤炉窗纸糊——冬日取暖

第六编北京居住文化拾余
一、北京郊区的农家院舍
(一)京西古村落
(二)20世纪上半叶北京郊区的居住
二、别墅_耸立北京居住之巅
三、“吃瓦片”与“拉房纤”——旧时北京房产租售

四、房屋营造琐谈
(一)建筑材料
(二)建筑工匠
(三)建造过程

五、居住中的风水观念
(一)风水术——营造居住环境之“美”
(二)净宅——为了生者的安宁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