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嵩山文明与中国古代音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嵩山文明与中国古代音乐

135 8.0折 168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岳冰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030643025

上书时间2024-04-15

北京二手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岳冰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1
  • 版次 1
  • ISBN 9787030643025
  • 定价 1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9页
【内容简介】

  《嵩山文明与中国古代音乐》以历史发展为主要脉络,以各个历史时期嵩山文明的特征为依据,以中国音乐在河南地区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表现为研究对象,从音乐文物与音乐文献两个方面入手,着重阐述中国音乐与嵩山文明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而探讨嵩山文明对中国文化的重大影响。

【目录】
目录 

绪论 1 

一、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化 1 

二、嵩山文明是古中华文明的起源 3 

三、嵩山文明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5 

第一章 原始乐器与原始乐舞 7 

一、裴李岗时代的骨制乐器 8 

(一)贾湖骨笛 9 

(二)贾湖龟甲响器 11 

(三)石固骨哨 12 

(四)中山寨骨笛 12 

二、仰韶文化的陶制乐器 13 

(一)陶鼓 14 

(二)陶埙 16 

(三)陶铃 17 

三、龙山文化的陶石乐器 18 

(一)陶号角 19 

(二)陶埙 19 

(三)石磬 20 

四、神话传说中的嵩山地区音乐活动 21 

第二章 钟磬礼乐与中原诸子 24 

一、夏二里头文化的乐器 25 

(一)形制初步明确的陶埙、石磬 26 

(二)首戴钩铃 胸有玉斗――铜铃 27 

二、商代文化遗址的乐器 28 

(一)吹参差兮谁思――排箫 29 

(二)灼土为埙 礼乐兴矣――埙 30 

(三)教为鼓而辨其声用――鼓 31 

(四)击石拊石 百兽率舞――磬 32 

(五)卒长鸣铙 所以止鼓――编铙 36 

三、周代音乐文化与出土乐器 39 

(一)西周出土的乐器 40 

(二)春秋出土的乐器 42 

(三)战国出土的乐器 60 

四、夏、商、周时期文献记载的嵩山地区音乐文化 62 

(一)以钜为美――夏代中原乐舞 62 

(二)巫舞盛行――商代中原乐舞 64 

(三)西周礼乐制度与六代乐舞 66 

(四)中原民间音乐郑卫之音 71 

五、中原诸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78 

(一)郑国子产关于音乐的论述 79 

(二)单穆公、伶州鸠关于音乐的论述 79 

(三)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80 

(四)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83 

(五)墨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87 

(六)商鞅、韩非的音乐美学思想 88 

第三章 歌舞百戏与文人音乐 91 

一、秦汉魏晋时期嵩山地区出土的乐器 93 

(一)罗山铜鼓 93 

(二)邓县禹山庙T于 94 

(三)襄县天凤四年钲 95 

(四)南阳扁钟 95 

二、音乐图像中的乐器与演奏形态 96 

(一)建鼓与建鼓舞 96 

(二)鼗鼓、鼙鼓与鼙舞 100 

(三)中国早的击弦乐器――筑 102 

(四)琴 105 

(五)瑟 106 

(六)笳 108 

(七)排箫 109 

(八)笛 112 

三、民间歌舞、乐舞百戏与宫廷乐舞 113 

(一)相和歌 113 

(二)长袖舞 116 

(三)盘鼓舞 119 

(四)角抵 120 

(五)外来乐曲与舞蹈 122 

(六)宫廷音乐与乐舞 123 

四、中原音乐家对乐律学的探索 126 

(一)京房 127 

(二)荀勖 128 

五、中原文人音乐家的贡献 129 

(一)蔡邕 130 

(二)蔡琰 132 

(三)应劭 133 

(四)阮籍 134 

(五)阮咸 136 

(六)嵇康 137 

第四章 宗教的兴起与各民族音乐的融合 141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44 

二、嵩山地区佛教音乐遗存 147 

(一)巩义石窟寺伎乐人 147 

(二)龙门石窟伎乐飞天、伎乐人 150 

(三)其他石刻造像中的伎乐飞天与乐俑 153 

(四)佛教乐舞形象的记载 156 

(五)佛教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157 

三、道教的形成 161 

(一)道教的思想渊源 161 

(二)道教的形成 163 

四、早期道教音乐 166 

五、嵩山地区出土的早期道家音乐遗存 167 

六、各民族音乐乐舞汇聚中原 170 

(一)华夏正声――清商乐 171 

(二)北朝诸国胡乐、胡舞 174 

(三)隋唐燕乐与舞蹈 180 

第五章 市民音乐与宋杂剧 191 

一、专门音乐娱乐场所――瓦子勾栏 192 

二、《东京梦华录》记载的音乐娱乐活动 194 

三、说唱音乐的流行 197 

(一)鼓子词 198 

(二)诸宫调 199 

四、早期戏剧――宋杂剧 203 

(一)王国维关于宋杂剧渊源的论述 203 

(二)嵩山地区宋杂剧音乐文物 205 

(三)音乐文物对宋杂剧结构、角色、伴奏的印证 210 

五、民间器乐乐种与乐器的发展 220 

(一)器乐合奏形式 220 

(二)乐器的发展 221 

参考书目 229 

后记 238 

插图目录 

图1 七音孔骨笛 9 

图2 贾湖遗址墓葬M344骨笛出土现场 9 

图3 贾湖龟甲响器 12 

图4 长葛石固骨哨 12 

图5 汝州中山寨骨笛 13 

图6 郑州市后王庄陶鼓 15 

图7 临汝县大张陶鼓 15 

图8 西山古城陶鼓 15 

图9 内乡县朱岗彩绘红陶鼓 16 

图10 南召县老坟坡陶埙 16 

图11 郑州大河村陶铃 18 

图12 淅川下王岗遗址仰韶时期红陶铃 18 

图13 河南省博物院旧藏仰韶时期灰陶铃 18 

图14 河南禹州谷水河陶号角 19 

图15 桐刘陶埙 20 

图16 旮旯王遗址兔形陶埙 20 

图17 禹州阎砦石磬 21 

图18 偃师二里头夏陶埙 26 

图19 二里头遗址石磬 27 

图20 偃师二里头11号墓铜铃 27 

图21 鹿邑长子口墓骨排箫 29 

图22 骨排箫出土现场 29 

图23 河南辉县琉璃阁第150号墓出土的陶埙 30 

图24 安阳殷墟兽骨埙 31 

图25 洛阳市征集的商五音孔埙 31 

图26 商代双鸟饕餮纹铜鼓 32 

图27 安阳殷墟龙纹竖形石磬 33 

图28 安阳武官村殷墟虎纹大石磬 34 

图29 安阳小屯龙纹石磬 34 

图30 河南安阳殷墟一坑出土的一组编磬 36 

图31 河南温县回字纹铜铙 37 

图32 安阳郭家庄160号墓编铙 37 

图33 安阳小屯妇好墓编铙 37 

图34 三门峡市虢国墓西周兽面纹铜编铃 42 

图35 新郑郑公大墓出土编钟全景图 45 

图36 新郑郑公大墓出土特D 46 

图37 新郑郑公大墓出土蟠螭纹甬钟 46 

图38 淅川下寺王孙诰编钟 47 

图39 1998年河南新郑金城路祭祀坑出土纽钟与D钟(局部) 52 

图40 新郑郑国祭祀遗址乐钟窖藏坑坎T615K8出土现场(临摹) 52 

图41 淅川下寺出土*D 55 

图42 河南淅川下寺1号墓石排箫 58 

图43 淅川徐家岭兽形铜质座架 59 

图44 漾子白铜铎 60 

图45 郑州市博物馆藏T于 62 

图46 罗山铜鼓 94 

图47 邓县禹山庙T于 94 

图48 襄县天凤四年钲 95 

图49 南阳扁钟 96 

图50 汉郁平大尹冯君墓建鼓舞画像石 97 

图51 南阳建鼓舞吹箫画像石拓片 97 

图52 南阳鄂城寺建鼓舞画像石 97 

图53 郑州南仓西街西汉建鼓舞画像砖 98 

图54 郑州南仓西街2号墓东门扉乐舞画像砖 98 

图55 郑州二里冈西汉晚期建鼓舞空心砖 98 

图56 新野吊窑“泗水取鼎”画像砖 99 

图57 新野安乐寨鼓乐取鼎画像砖拓本 99 

图58 汉郁平大尹冯君墓乐舞画像石鼗鼓局部 100 

图59 唐河针织厂汉墓伏羲女娲举箫摇鼗画像石 101 

图60 南阳七孔桥击鼙舞蹈画像石 101 

图61 南阳石桥鼓舞画像石局部 102 

图62 新野樊集荆轲易水别燕丹画像石 103 

图63 新野樊集荆轲易水别燕丹画像石局部 104 

图64 唐河县画像砖乐舞百戏图 104 

图65 唐河县画像砖乐舞百戏图局部 104 

图66 南阳东关画像石乐舞百戏 105 

图67 河南新野汉墓宴饮奏乐画像砖 105 

图68 南阳卧龙岗崔庄东汉画像石乐舞百戏图 107 

图69 南阳草店乐舞画像石拓片 107 

图70 淮阳于庄抚瑟俑 108 

图71 新密打虎亭2号墓吹笳乐舞图 109 

图72 汉郁平大尹冯君墓乐舞画像石局部 110 

图73 南阳崔庄汉墓乐舞画像石拓片局部 110 

图74 南阳汉画馆藏鼓舞吹箫画像石拓片局部 110 

图75 南阳李相公庄许阿瞿墓画像石局部 110 

图76 南阳鄂城寺鼓舞画像石 110 

图77 河南济源泗涧沟汉墓出土相和歌俑 111 

图78 洛阳苗南新村吹排箫俑 111 

图79 济源承留吹排箫俑 111 

图80 舞阳东汉吹笛俑 112 

图81 南阳草店门楣乐舞画像石线图 115 

图82 南阳草店右门楣画像石 115 

图83 南阳草店中门楣画像石 115 

图84 济源相和歌俑讴歌 115 

图85 济源相和歌俑指挥 115 

图86 河南永城僖山汉墓出土玉舞人 116 

图87 济源西窑头村汉墓出土长袖歌舞伎乐俑 117 

图88 西汉郁平大尹冯君墓画像石长袖折腰图局部 117 

图89 南阳崔庄汉墓出土乐舞画像石 117 

图90 南阳崔庄汉墓出土乐舞画像石局部 117 

图91 南阳军帐营乐舞杂技画像石局部 117 

图92 南阳汉画馆藏鼓舞吹箫画像石局部 118 

图93 南阳王庄乐舞杂技画像石局部 118 

图94 邓县长冢店北侧室右门楣画像石局部 118 

图95 邓县长冢店南侧室右门楣画像石局部 118 

图96 南阳新店踏鼓舞画像石局部 118 

图97 南阳沙岗店乐舞画像石局部 118 

图98 南阳东关踏鼓舞画像石局部 118 

图99 南阳北关乐舞画像石局部 118 

图100 河南洛阳七里河出土的盘鼓乐舞俑 119 

图101 河南新野汉墓出土南阳新野盘鼓舞画像砖 119 

图102 河南淇县高村乡出土车马出行镜 120 

图103 南阳出土汉画像石上的冲狭形象 121 

图104 河南济源辛庄出土的灰陶尊上倒立俑 122 

图105 洛阳烧沟23号墓的乐舞杂技俑 122 

图106 河南新野的戏车平索画像砖 122 

图107 新密打虎亭汉墓胡旋舞画像石 123 

图108 河南偃师辛村新莽墓壁画 125 

图109 新密打虎亭2号墓杂技图 126 

图110 新密打虎亭2号墓胡旋舞图 126 

图111 巩义石窟寺第1窟南壁东侧帝后礼佛图及伎乐人 148 

图112 巩义石窟寺第1窟东壁第9人鼓琴 148 

图113 巩义石窟寺第1窟东壁第10人吹竽 148 

图114 巩义石窟寺第1窟东壁第11人击杖鼓 149 

图115 巩义石窟寺第1窟东壁第12人击磬 149 

图116 巩义石窟寺第1窟西壁第5人拍腰鼓 149 

图117 巩义石窟寺第1窟西壁第7人弹阮咸 149 

图118 巩义石窟寺第1窟西壁第10人吹法螺 149 

图119 巩义石窟寺第4窟北壁第10人击钹 149 

图120 巩义石窟寺第3窟南壁第1人击羯鼓 150 

图121 巩义石窟寺第3窟南壁第2人拍细腰鼓 150 

图122 龙门交脚弥勒佛龛背光上部伎乐飞天 152 

图123 龙门古阳洞比丘慧成龛 152 

图124 龙门宾阳洞藻井弹筝飞天 152 

图125 龙门万佛洞弹曲项琵琶伎乐人 153 

图126 淇县石佛寺田迈造像伎乐飞天 154 

图127 安阳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