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 碳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 碳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碳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160 九品

仅1件

广东揭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运书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5

版次1

印刷时间2015-05

印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3-18

杰诚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运书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5
  • 版次 1
  • ISBN 9787511879622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5页
  • 字数 232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在中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法学的视角尝试构建碳金融监管的理论框架。本书由六章构成,遵循着“本体论→价值论→规制论”这种由一般到具体的层层递进式的逻辑思路。不管是本体论部分还是价值论、规制论部分,都遵循着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相结合的论证范式。第二章和第三章属于本体论部分,重点分析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碳减排的市场机制、碳金融的法学内涵、碳金融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关系和碳金融监管的法理基础等。第四章属于价值论部分,在分析碳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属性的基础上,探讨碳金融监管的理念追求与价值选择。第五章和第六章属于规制论部分,在明晰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具体探讨碳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模式选择与法律规制的制度建构。总之,全书遵循“碳金融和碳金融监管是什么→碳金融为什么要被监管→怎么监管碳金融”的研究进路。
【作者简介】
张运书,1973年10月出生,男,汉族,中共党员,安徽灵璧人,法学博士(经济法学)。现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法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金融法、社会保障法。近年来,先后主持省部级社科项目五项,参与国家社科项目三项,在CSSCI等核心刊物发表法学文章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评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研究范式、主要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范式
(三)本书的贡献与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二章碳金融的内涵界定与现实发展
一、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及其交易的金融属性
(一)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
(二)碳排放权交易模式及作用机理
(三)碳排放权交易的金融属性
二、碳金融的内涵与渊源
(一)碳金融的内涵界定
(二)碳金融交易的理论渊源
(三)碳金融交易的法律溯源
三、碳金融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际碳金融发展现状
(二)国际碳金融发展趋势
(三)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
第三章碳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正当性分析
一、碳金融监管制度内涵的法学分析
(一)碳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内涵
(二)碳金融监管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二、碳金融监管的现实必要性分析
(一)碳金融风险生成的宏观经济环境
(二)CDM市场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碳金融工具过度创新隐匿和传导风险
(四)操纵和投机风险难以避免
三、碳金融监管的理论正当性分析
(一)公共利益论
(二)管制俘获论
(三)法律不完备理论
(四)几种理论的评析
第四章碳金融监管的理念追求与价值取向
一、碳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本质属性
(一)碳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社会法属性
(二)碳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经济法属性
二、碳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理念追求
(一)社会本位理念
(二)人本主义理念
(三)实质正义理念
(四)国家适度干预理念
三、碳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
(一)法律理念与法律价值的辩证关系
(二)碳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
第五章碳金融监管权的法律本质及其配置的模式选择
一、碳金融监管权本质的法学界说
(一)从权力的本源看碳金融监管权的本质
(二)从权利的本源看碳金融监管权的本质
二、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的历史演变
(一)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的类型化分析
(二)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的历史变迁
(三)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历史变迁的规律探寻
三、碳金融市场监管权配置的模式选择
(一)碳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决定因素
(二)我国碳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模式选择
(三)实施碳金融市场监管权统一配置模式的法律进路
第六章我国碳金融监管重要法律制度构建
一、碳金融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
(一)碳金融市场信息披露监管的理论探源
(二)碳金融市场信息披露监管的法律价值
(三)碳金融市场信息披露监管的制度建构
二、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
(一)碳金融市场中信用评级监管的法律特质
(二)美国信用评级监管立法状况及特点
(三)我国碳金融市场中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三、场外碳金融衍生工具监管法律制度
(一)场外碳金融衍生工具与系统性风险
(二)场外碳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三)金融危机后美国场外衍生工具监管制度改革
(四)我国场外碳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监管的特别制度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