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前名人手札赏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前名人手札赏评

10 6.0折 16.8 八五品

库存14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靳永 著

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5-19

献之艺术正版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靳永 著
  • 出版社 山东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1
  • 版次 1
  • ISBN 9787533020323
  • 定价 16.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58页
  • 丛书 历代名人手札赏评丛书
【内容简介】
写字的艺术和写信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上是一对孪生兄弟,因为要书信写好,字写得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南北朝时候江南流行一句谚语:“尺牍书疏,千里面目”,要使人披读而起悠然之思,只有文章好是不够的,还得讲求八法,用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的话来说,就是“四海尺牍,千里相闻,迹乃含情,言惟叙事,披封不觉欣然而笔,虽则不面,其若面也。”
书法艺术从东汉开始进入自觉时代,这一时代的尺牍里,就很讲求书法的美,《淳化阁帖》里保存的东汉手札,成为后人学习书法的典范。到魏晋南北朝时候,收藏名人尺牍竟成为一时风气。风流自命的士人,无不在尺幅天地里尽力表现自才的才情。
隋唐时代是书艺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这时期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代表。
宋代书法以革新派为主流,对趣味、意趣的追求,成为左右书坛风气的旗帜。正如我们上文所论,手札这种幅式对书体的要求是以行草书为优长。而经历了楷书的极大繁荣后,宋代楷书无能为继,只有在行草书的创作上另辟天地——这情形,与诗歌他作领域里的唐、宋分野极为相似。
本社选编时还遵循一个标准:只收墨迹,刻本不选。有些名贤的手札我们无法得到清晰的底本,出于技术因素的考虑,这些也只好割爱。从千余年的书法史料中出五十八件手札,本是一桩苦差事,费力而不易讨好。认朱成碧、郢书燕说毛病都有可能潜伏在这本薄薄的小册子里,向读者揭发编者的偏见和谬误。
【目录】
陆机《平复帖》
王羲之《姨母帖》
《远宦帖》
《长风帖》
《快雪时晴帖》
《丧乱帖》
《奉橘帖》
《孔侍中帖》
《频有哀祸帖》
《何如帖》
《得示帖》
谢安《中郎帖》
王徽之《新月帖》
王献之《中秋帖》
《鸭头丸帖》
《地黄汤帖》
《廿九日帖》
王珣《伯远帖》
王慈《柏酒帖》
王志《喉痛帖》
萧衍《异趣帖》
颜真卿《刘中使帖》
《湖州帖》
怀素《苦笋帖》
《论书帖》
空海《凤信帖》
柳公权《蒙诏帖》
杨凝式《夏热帖》
《韭花帖》
徐铉《私诚帖》
李建中《土母帖》
范仲淹《边事帖》
文彦博《文潞公三帖真迹》
欧阳修《灼艾帖》
蔡襄《持书帖》
《纡问帖》
傅尧俞《蒸燠帖》
吕大防《示问帖》
蒋之奇《北客帖》
苏轼《新岁展庆帖》
《一夜帖》
李之仪《汴陡帖》
黄庭坚《惟清道人帖》
《与明叔少府书》
米芾《伯充帖》
《清和帖》
薛绍彭《得告帖》
赵构《与岳飞札》
陆游《尊眷帖》
朱熹《大桂驿中帖》
辛弃疾《去国帖》
吴琚《急足帖》
张即之《庄干帖》
赵孟烦《违远帖》
《致达观老禅师帖》
《代管道升札》
鲜于枢《适来帖》
康里《奉记帖》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