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遗雷公炮制(彩印本)
¥
4980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不详
出版人古椿阁
年代建国后 (1949至今)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影印
装帧线装
尺寸19 × 29 cm
册数11册
上书时间2022-04-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补遗雷公炮制》原名为《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炮制为题材的彩绘本草精品图谱,其湮没已久、鲜为世人所知,是国内现存古代彩绘本草中最为完整的一部传世典籍。其不仅展示了中药炮制的十八般技艺,更是风物万千的明代生活史料。
该书手绘牌记明确记载“万历辛卯春制”,即绘成于1591年,比享誉世界的《本草纲目》金陵初刊本(1593)还要早2年。经与明代官修《本草品汇精要》、明画院彩绘《食物本草》比较,其形制相同,各药前绝大多数药图上方有一图名,深蓝底,金边金字;绘画风格如出一手,工笔重彩,色彩艳丽,图形生动,为彩绘本草之精品。
全书手工绘制,图文并茂,黄绫书封,正文框廓为朱丝栏四周双边,粗朱口,同向双鱼尾,正楷字体,形其制表明出自明宫廷画院。按金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等分类,计有彩图1193幅,药材957种。彩图部分主要描绘药的形态,炮制的过程或采集图,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以精致、传神的炮制图为其特色。文字部分主要解析药名、性味、功能、产地、别名等。在多数药物的文字部分,还附有一首琅琅上口的七言歌诀,归纳此药的性味功能。
至明代,雷斆常被误认为传说中的黄帝时臣雷公,以“雷公”为名的本草书或者药性赋甚多,《新刊雷公炮制便览》即为其一。明宫廷画师选择《新刊雷公炮制便览》,为之增补药性歌,并为药物配上形态图或者辅助图,又为该书许多有“雷公云”文字内容的药物配炮制图,以药物和炮制法为题材,进行绘画艺术创作。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炮制为题材的专门图谱,该书卷首有两大幅图极为精美。第一幅为“受教图”,绘制的是雷公下跪接受黄帝授书、传医道的场景,是根据《素问》中提到的雷公受教于黄帝的记载创作的。第二幅为“炮制图”,图中雷公端坐于上,周围有9名药工在切药、碾药、杵药、研药、煮药、蒸药、炒药、筛药、淘药,展示了古代炮制的主要手段和工具。书中展示了各种炮制方法,包括净选(挑拣、净洗等)、干燥(风干、晒干、阴干)、切制(切片、切段、锯截)、粉碎(舂捣、研磨、碾碎、锤碎、过筛)、水制(洗、漂、泡、淘)、火制(炙、炒、煅、烘焙、烤)、水火共制(蒸、煮、熬胶),以及一些特殊方法如童便制、火煅取沥、醋熏、制曲等,这在古代本草插图中极为罕见,是中药炮制技术的珍贵遗存。此外,众多的炮制器具也值得一看,有刀具(铡刀、菜刀、尖刀等)、粉碎器(杵臼、研钵、铁锤、人力推动的双轮碾盘等)、锯、蒸锅、炒锅、锻锅、炼丹炉、各种炉灶、盛器(坛、罐、缸、瓶、竹笾、箩筐、桶、盆等)、蒸笼、蒸桶、药秤、笊篱、晾药架等等,其中描绘的切药刀在北方地区沿用至今。
虽为本草而绘,但《补遗雷公炮制便览》的画风却集中呈现了明宫廷画师的艺术创作精神,不亚于任何古代写实画作精品。其一草一木,一髯一发,无不栩栩如生,人物风俗表现格外细腻,在描绘炮制技艺的同时,细致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风物习俗,人物颜貌、妆饰、衣着栩栩如生,器物、家具、建筑惟妙惟肖,四百年前明人生活场景跃然纸上,堪称明代社会风俗的“清明上河图”。而宫廷画师们使用的神奇画材,更为画作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历四百余年仍艳丽如新。同时,经过画师的艺术构思加工,表现出很强的艺术性。有的插图是根据文字记载,再加上画家的生活积累和想象绘制而成的,它们大多用于辅助表现药物的生长环境,采集、炮制过程,以及相关传说等,因而,这些图既是本草图,又是精美的艺术作品,极具观赏性。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是保留明官修《本草品汇精要》插图最多的一部书。《本草品汇精要》是本草绘图的杰作,其写生图极为精美,成书以后,由于编者卷入政治斗争遭贬,该书又系彩色绘图,故难以印刷传世,而《补遗雷公炮制便览》的本草彩图则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其原貌,极具考证价值。《补遗雷公炮制便览》书高320毫米,宽210毫米,框廓高248毫米,宽176毫米;半叶8行,行16字。文字内容大致可分三部分:一是大字正文,内容为药名、味、性、良毒,功效主治,出产、形态、别名等;二是用小字转引“雷公云”条文;三是七言歌诀,再次归纳药物的性味功能。据目录,该书原有14卷,今实存13卷,脱失其中第12卷及若干药物的图文,实存完整药条906种,彩图1128幅。将该书实存插图,加上可考的脱漏插图,可推算原14卷应有插图约1193幅。浮现于世的《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是存世孤本,弥足珍贵。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