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医院质量建设
  • 中国医院质量建设
  • 中国医院质量建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医院质量建设

8 1.0折 78 九五品

仅1件

山东烟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振华、王吉善 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书83-3b-1

上书时间2024-05-18

书赢天定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振华、王吉善 编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811168044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2页
  • 字数 5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医疗质量建设》的目的是探讨医疗质量建设中的主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作为医院的领导要想搞好医疗质量的建设,就要把思维的关注点放在人员素质、风险防范、确保患者安全方面。但是在讨论质量建设时,不可能完全忽视基础建设和设备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医学发展迅速、各种先进的诊疗设备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科学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设备是质量建设中不可缺少的。
【作者简介】
刘振华,男,1947年1月出生,河南省中牟县人。主任医师、教授。他是我国医疗风险预防研究的主要专家之一,他提出并创立了完整的预防医疗风险的理论体系。
1991年率先提出把误诊现象作为一个学科分支进行研究的概念,1993年与陈晓红合作主编出版首部《误诊学》专著。本书的出版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当年6月18日吴阶平院士牵头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30名医学家参加的《误诊学》出版专题学术研讨会。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联播黄金时段作了报导,海外华文媒体亦予以广泛关注。《误诊学》及其以后陆续发表的相关文章促进和推动了国内误诊研究的热潮,催生了临床医学一个新学科的崛起,这些工作将我国医疗风险的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开拓性的工作及其成果先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10年。
1995年他针对临床肿瘤过度治疗现象,发表了“肿瘤防治观念的更新”、肿瘤治疗的7项原则,随后主编出版“首部《肿瘤预后学》专著”135万字,并应邀赴国外讲学。2005年他针对临床医学出现的重设备轻临床等机械唯物倾向,从人才学的角度,用医学、哲学、思维科学的理论方法,主编出版首部《医学人才学》专著。2006年开始从事医患纠纷现象的研究,从临床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的角度主编出版《医患纠纷预防处理学》。2007年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他呼吁临床医学界“关注医疗风险的理论研究”,提出从预防入手,用系统方法解决医疗风险,确保患者安全,促进医患和谐问题,主编出版首部《医疗风险预防管理学》专著。
【目录】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概述
一、医院质量的定义
二、医疗质量的分类
三、质量的本质
四、医疗质量管理的性质及特点
第二节漫漫质量路
一、6西格玛质量管理
二、IS09000族国际认证
三、临床路径
四、流程与绩效
五、回顾与思考
第三节医院质量建设抓什么
一、质量的要素
二、从内部素质入手
三、人的因素第
四、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
第一节医疗质量控制概述
第二节医疗质量控制目标
一、如何确定目标
二、质量目标的特点
第三节医疗质量控制的几个观念
一、院长对质量负全责
二、质量组织与控制
三、全员参与:
四、预防为主
五、数据是基础
六、期待零缺陷
七、质量成本
八、医疗市场化
九、服务与目标
十、质量标准
十一、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四节医院质量教育
一、质量教育的概念
二、质量教育的方法
三、质量教育的内容
四、质量教育的原则
第五节质量的宏观评价与控制
一、医院质量评价体系
二、持续改进体系
三、外部供应机构质量控制
四、内部质量管理
五、中国医疗质量结构
六、医院质量评价标准
第六节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一、医疗质量的综合评价
二、医疗质量的统计方法
三、医疗质量的数据评价
四、医疗质量的评价指标
第七节提高质量的推手与抓手
一、阶段性的活动
二、专项性的活动
三、文化性的渗透

第三章抓质量必先防风险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
二、历史背景
三、国际背景
四、医患权益的需要
五、医疗风险与医疗安全
六、医疗风险与医疗危机
第二节性质与特点
一、发生突然
二、逐步进展性
三、原因多样性
四、不断累加性
五、情感、情绪性
六、普遍性与多囚性
七、复杂而难以评价
第三节风险易发生的人群
一、避免低级失误
二、差错事故恋高职
三、关注特殊的患者
四、特殊型人格
第四节防范风险的思维
一、先知人,后知病
二、先临床,后设备
三、设备诊断=/临床诊断
四、诊断是一个过程
五、急诊见微知著
六、关注非典型
七、高度警惕性

第四章质量建设的重点是科室
第一节科主任是关键
一、科主任的选拔
二、难点在于识别
三、具备条件
四、科主任应具备的能力
第二节科主任的临床思维
一、莫把起点当终点
二、科主任要学无常师
三、关注非典型
四、学科的边缘部
五、关注结论前
六、注重理论思维
七、注重方法修养
八、查房五要、五不要
第三节科主任管理能力培养
一、什么是管理
二、管理方法的产生
三、如何管理科室
四、现代管理理论
第四节科室质量的提升
一、诊断思路要拓宽
二、医疗方案要规范
三、技术操作要精湛
四、落实制度要严格
五、管理强调灵活
六、医疗行为要规范
七、服务强调细与特色

第五章医生的培养是根本
第一节把握医生成长的规律成长周期
第二节医生的知识结构
一、医学基础知识
二、临床医学知识
三、社会法律知识
四、哲学与人文知识
五、其他方面知识
第三节具备的素质
第四节医生具备的一般能力
一、被患者接受的能力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三、驾驭周边环境的能力
四、循证医学的能力
五、自我感知的能力
六、自制力与同理心
七、终生学习的能力
第五节医生具备的专业能力
一、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识别真伪发现变异
三、熟练的专业操作
四、动手加动脑观察加思考
五、知识、技巧、工具缺一不可
第六节能力的来源与途径
一、四种严格要求
二、注重“四多”
……
第六章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七章药物性风险
第八章医疗意外风险
第九章医疗风险的管控
第十章防风险从防误诊入手
第十一章医患纠纷的防范
第十二章护患纠纷的原因与防范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