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潮涌动(1976-2011)/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艺活动
  • 风潮涌动(1976-2011)/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艺活动
  • 风潮涌动(1976-2011)/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艺活动
  • 风潮涌动(1976-2011)/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艺活动
  • 风潮涌动(1976-2011)/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艺活动
  • 风潮涌动(1976-2011)/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艺活动
  • 风潮涌动(1976-2011)/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艺活动
  • 风潮涌动(1976-2011)/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艺活动
  • 风潮涌动(1976-2011)/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艺活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风潮涌动(1976-2011)/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艺活动

实物如图

50 5.9折 85 九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军 著;许明、马驰 编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3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24

上书时间2023-07-17

书影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曾军 著;许明、马驰 编
  •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3
  • 版次 1
  • ISBN 9787215095809
  • 定价 85.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8页
【内容简介】
  《风潮涌动(1976-2011)/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艺活动》依据翔实资料,展现1976年至2011年文艺丰富多彩、蔚为壮观的场景,初步总结文艺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中所要遵循的规律,重点探讨了文化产业的逐渐兴起、现实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复兴、主旋律文艺的发展方向等文艺理论问题。
【目录】
绪论 改革开放:新社会主义的文化转型
第一章 碰撞中前行的社会主义文化观念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
一、“北京之春”的“理论风云”
二、“潘晓来信”与人生价值观大讨论
三、人道主义和异化热
四、反精神污染
第二节 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及相关争鸣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二、反思现代性语境中的“儒学复兴”
三、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资源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界的分化与中国道路的选择
一、20世纪90年代知识界的分化
二、《读书》换帅与中国思想界十年变迁
三、民主社会主义与第三次改革之争的终结
四、文化认同与普世价值
五、金融风暴的人文反思
第四节 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及其新理性精神
一、人文理性的困惑
二、人文重建的探索
三、轻拂那新理性之风

第二章 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文艺活动
第一节 观念突破与改革起步: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体制改革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破冰之旅
二、文化观念的突破
三、文化事业的起步与文艺形态的多样
第二节 继续探索与稳步推进: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体制改革
一、文化市场体制的初步建立
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双轮”
三、前进中的文化事业与丰富的文艺形态
第三节 新世纪:走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艺活动
一、文化产业振兴之路
二、建构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文化多样性与创意城市的发展
四、走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三章 新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风格:开放的现实主义
第一节 从封闭走向开放
一、“写真实”:新时期现实主义的争论
二、复归的终结
三、现实主义新生机
第二节 多样化的现实主义之路
一、现实主义小说
二、现实主义诗歌
三、现实主义戏剧
第三节 吸纳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二、现实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吸收

第四章 弘扬新社会主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文艺
第一节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提出
一、一个战略构想的提出
二、“主旋律”与“多样化”
三、塑造新社会主义精神
第二节 “五个一工程”:作为一种国家文化战略
一、“五个一工程”的实施战略
二、文化精品的培育
三、文化引领作用的体现
第三节 主旋律文化的实绩和特征
一、丰厚多样的实绩
二、主旋律两大特征

第五章 革命历史的重述
第一节 红色记忆:革命精神的接续
一、军旅文学的历程
二、重新张扬的英雄主题
三、红色经典再风行
第二节 怀旧经典:走下神坛的革命领袖
一、当代文学中的革命领袖
二、毛泽东形象塑造的突破
第三节 再造史诗:革命历史题材文艺的创作热潮
一、从历史小说到历史影视剧
二、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几种类型
第四节 大话经典:争议中的红色戏仿文化
一、从无厘头到“大话”
二、对红色经典的戏仿

第六章 工人阶级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工人文化的变迁
一、革命化:工人阶级的身份认同
二、现代化:工人阶级的文化诉求
三、市民化:无产阶级的地位变迁
第二节 “底层问题”:农民工文艺现象
一、苦难意识与写作伦理
二、底层写作:打工诗歌与打工小说
三、“底层文学”引发的讨论
参考资料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