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锵锵和鸣:凤凰卫视的角色制造与节目生产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锵锵和鸣:凤凰卫视的角色制造与节目生产

2.6 八五品

仅1件

安徽滁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帆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301223581

上书时间2024-05-15

明月书坊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本店为统一导入数据不保证有光盘等附件二手有笔记,介意的慎拍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帆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4
  • 版次 1
  • ISBN 9787301223581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5页
  • 字数 1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锵锵和鸣:凤凰卫视的角色制造与节目生产》重点描述了在凤凰卫视创始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中,对其生产机制和角色的变迁具有重要作用的三类生产情况,即新闻生产、历史一人文生产、全媒体生产的场景和实况,描述了凤凰卫视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其上述生产如何受社会组织和行业的要求和制约,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人自身的专业主义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创造既能维持生存又能促进媒体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的“变通策略”,创造了一个有活力的、新颖的媒介角色。在论述中,笔者力求将所研究的对象由静态结构,转向由若干事件所构成的动态过程,涵括了被动与能动,专业与激情,边缘与高端,技术与制度各种张力之间的鲜活内容,以较深厚的学理基础、在业界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对凤凰卫视的钟情,并能自如地跨越学界和业界的双重身份,具有说服力、动态地解释了凤凰卫视从“立基于境外体制媒体组织”走向“华语联络”的具体角色制造之路,使《锵锵和鸣:凤凰卫视的角色制造与节目生产》获得了较为新颖的研究发现。
【作者简介】
  徐帆,1981年生,浙江人。原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讲师(2006-2013年),浙江大学学士(2003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2006年)、复旦大学博士(2011年),出版《中国电视的想象力》、《电视策划与写作十讲》、《电视节目类型学》等专著,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且曾获“金鹰奖”论文二等奖、“星光奖”论文三等奖。现任星空传媒节目研发总监。
【目录】
导论“角色”登场:媒介生产与社会的一种勾连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媒介的角色如何实现
第二节理论渊薮:角色、组织与媒介生产研究
第三节方法论:质性研究的“精彩”与“无奈”
第四节本书结构:章节逻辑与说明

第一章凤凰于飞:生产机制与角色的演进简史
第一节创始期(1996-2000):承受“归属之轻”
第二节发展期(2001-2006):大中华区作为“舞台”
第三节成熟期(2007-2012):“新陈代谢”正反思

第二章大事看凤凰:新闻生产的能动与被动
第一节新闻研究的中层理论:从生产机制进入
第二节专业主义:三种悖论的检视与反思
第三节新闻生产:专业主义的能动性及其制约

第三章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历史-人文生产的另类路径
第一节媒介组织的历史-人文选择:文化生产的视角
第二节凤凰卫视的另类路径:与阳光卫视的比较
第三节历史-人文生产:身处边缘的拓疆和反思

第四章天下被“网”罗:凤凰网为核心的全媒体生产
第一节全媒体的逻辑起点:实用主义技术观
第二节互联网作为“表演区”:凤凰网的生产机制及其他
结论锵锵和鸣:媒介生产、角色制造与体制变迁
第一节“华语联结”的背后:媒介生产与角色制造的关系
第二节“有限创新”之外:媒介组织演进与体制变迁的关系
第三节重返生产机制:媒介实务层面的启示
第四节研究再改进:四个方面的说明
深度访谈名单
参考文献
后记待风景慢慢看透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本店为统一导入数据不保证有光盘等附件二手有笔记,介意的慎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