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注邮史由来已久。他的堂兄楼复说:“余弟颖而好学,攻读之江大学时,即在图书馆中留心邮驿史料。”他每有所得,随手摘记,日积月累,名其册曰“读史摘记”。楼祖治把十数寒暑之业余光阴,全部用于邮史,特别是邮驿史的研究上,,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完成了邮驿史的写作。从散落的各种书籍将中国三千多年的邮驿史料收集成——中国邮驿史料 ——楼祖治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1958年版
楼祖诒,浙江省杭州市人,(1901——1974年)。早年就读于扬州中学,考入杭州之江大学,半工半读。后他报考杭州市邮政局被录取。抗战期间,跟随交通部邮政总局由武汉而昆明,再迁至重庆,于1946年迁回南京。行政职务由秘书、主任秘书至科长、处长,并一度任邮电司长。940年8月,《中国邮驿发达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发行。全书3编5章19节,连同“附录”在内共490页、30余万字。
¥
399
八品
库存5件
作者楼祖治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年代不详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5-1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著名邮政史学家楼祖诒】
楼祖诒,字翼荪,浙江省杭州市人,1901年生,1974年2月病逝干西安市,终年73岁。楼祖诒早年就读于扬州中学,毕业后考入杭州之江大学,半工半读,刻苦勤奋,好学不倦。大学毕业后,他报考杭州市邮政局,被录取为邮务生,从事一般的业务工作。1928年楼祖诒被调往上海市邮政局,不久又调往南京邮政总局。抗日战争期间,他跟随交通部邮政总局几度迁移,由武汉而昆明,再迁至重庆。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迁回南京。在十多年间一连串的调动中,他因业绩突出,考试成绩优异,不断升迁,由初级邮务员而高级邮务员、副邮务长、邮务长,行政职务由秘书、主任秘书至科长、处长,并一度任邮电司长。
全国解放后,华东邮政学校在1949年8月由济南迁至南京,楼祖诒被调到邮校,任语文课教员。50年代初期,他曾被借调到邮电部邮电史编辑室工作两年。1958年4月他在南京邮电学校光荣退休。
楼祖诒进入邮局后,在紧张而又繁忙的工作余暇,坚持读书写作,认真研究邮政文史,争取在邮刊上发表,逐渐形成习惯,几十年来从未间断。有人问他何时开始写作,他回答:“翼荪研邮,不自成册始(指1928年),前在杭所写,随载随置,已散弃不可复辑。”
1928年至1930年间,他与上海邮界同仁组织“中国邮政学社”,先后著文,在上海《邮声》月刊上发表。后来,他把这些文章汇辑成册,题名《翼荪研邮集》(约十余万字,未付印)。这是他在从邮实践的基础上,对邮政理论的探索和认识。
他说:“笔者不敏,役邮有年,尝推究邮政之成因与其活动之范围,成'研究邮政学刍议’及其'泛论’各篇,约十余万言,分期刊登于《邮声》月刊(民国)17年至19年各期中,举其要义有:《拟定邮政学之定义》、《邮政学之性质》、《研究邮政学之步骤与方法》、《研究邮政学对于中国及世界之关系》。其“泛论’各篇有:《邮政学与交通政策》、《邮政学与劳动问题》、《邮政学与会计学》、《运输与邮政》、《邮政管理与组织》、《邮局实施科学管理之臆说》等。"同时,他还与“中国邮政学社同人分工合作诸长篇,另辑学社论文集,虽粗为辑订,迄未付印”。
短短时间里,“邮学”研究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上海邮苑的学术活动也活跃起来。这令楼祖诒非常高兴,在成绩面前,他并没有陶醉,而是又思考着一个新的课题。他把业余的兴趣转到“邮史研究”上,使“邮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
楼先生关注邮史由来已久。他的堂兄楼复说:“余弟颖而好学,攻读之江大学时,即在图书馆中留心邮驿史料。”他每有所得,随手摘记,日积月累,名其册曰“读史摘记”。
回忆当时的情景,他的老友、《邮政法总论》作者刘承汉先生说:
“著者编述本书之动机,以受楼翼荪学兄之策动为多。楼君研究史学+数载,对元驿制度,尤有独到心得。曩者同寓首都(南京),楼君相约,自任邮政之纵的研究,著《中国邮驿发达史》,二十余万言,而以邮政之横的研究,期许作者。"
在“邮学”研究的基础上,向纵深发展,转而研究“邮史”,并不是轻而易举之事。楼先生深知治史之难,治邮史更难,他决心知难而进。“四千年之往事,千头万绪,欲以一手一足之烈,爬梳整理,多见其不自量,然此等事迄无人为,亦无人肯为。不敏役邮,喜为亦愿为,姑妄为之焉耳!"
从此,他把“十数寒暑之业余光阴”,全部用于邮史,特别是邮驿史的研究上,呕心沥血,锲而不舍。凭借他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古史功底、惊人的毅力和长期积累的资料,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完成了邮驿史的写作。
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他从已写成的邮驿史初稿中,选出几个单篇如:《整理邮驿史料之商榷》、《先秦邮驿交通史略》、《汉代邮驿史略》、《中国邮驿发达史初稿导言》等,寄给《交通杂志》(月刊,南京)。寄给《禹贡》杂志的有《察绥邮驿述略》等。发表后,受到读者好评。
随后,他对“初稿”作了修改和补充,干1939年4月15日在昆明发稿。1940年8月,《中国邮驿发达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发行。全书3编5章19节,连同“附录”在内共490页、30余万字。
诚如楼先生所言:“顾念吾国邮驿设置,已有数千年历史,惜乎载籍散见,多为一鳞半爪,迄无专书,以供研讨。坊间之作,偏重今邮,又乏溯源线索,殊不足以飨读者之求。”因此,《中国邮驿发达史》的出版,普遍受到学术界及业内人士的关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说这本书是我国有史以来,上溯远古,下迄清末(从书中的内容看,已延伸到近代邮政--作者注),第一部全面、系统的邮驿史专著,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当然,受当时条件制约,该书存在一些纰漏或缺失,也是难以避免的。
考虑到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1989年在该书出版50年后,上海书店将《中国邮驿发达史》选入《民国从书》第三编,重新同读者见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