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变迁及其绩效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变迁及其绩效研究

书号:9787300173283;作者:兰日旭 著;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88 九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兰日旭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7

上书时间2018-08-17

龙翔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变迁及其绩效研究
定价:58.00元
作者:兰日旭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300173283
字数:
页码: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变迁及其绩效研究》以1897-1937年我国银行制度的演变为研究对象,从动态的角度对银行的融资结构、公司治理、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银行制度的整体变迁进行深入、系统分析。该书指出,中国的银行制度是在传统金融机构基础上嫁接西方现代银行制度而来,其演进主要经历了以西为主、中西结合和以中为主这几个过程,而整个银行制度的演变则出现了官办银行商业化、商业银行官办化,以及中国银行业的联合兼并浪潮。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的绩效似乎不尽如人意,像官利制、连锁董监制、分期缴纳制等成分虽然明显增加了制度运行的显性成本,但实质上却迎合了当时社会的实际,降低了新旧制度交替的摩擦成本,加快了人们对新制度的接受和认可。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变迁及其绩效研究》可供金融学、历史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供各类金融从业人员参考。
目录
序言章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渊源节 传统金融组织结构的演进第二节 国外新式金融组织的衍生第三节 中国新式金融组织的诞生第二章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结构组成之一:融资结构节 中国近代银行的融资结构第二节 中国近代银行股权结构的特征第三节 中国近代银行股权结构的创新——官利制度第三章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结构组成之二:治理结构节 中国近代银行治理结构的演变第二节 中国近代银行治理结构的特征第三节 中国近代银行治理结构的延伸——连锁董监制第四章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结构组成之三: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节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的内部激励机制第二节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第三节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的内部信息披露机制第五章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结构组成之四:外部约束机制节 中国近代银行经营的法制环境建设第二节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的外部监督机制第六章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的嬗变节 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商业化趋势(1914~1927年)第二节 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官办化回归(1927年以后)第三节 中国近代银行业的联合与兼并趋势第七章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变迁的效率分析之一:微观层面的理论分析节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变迁的效率:理论分析第二节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变迁的效率:案例分析第八章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变迁的效率分析之二:宏观层面的实践分析节 中国近代银行对工商各业的贡献率第二节 中国近代银行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制度性冲击第九章 灵活与适度:对当今银行改革的启发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兰日旭,男,福建武平人,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曾到日本冈山大学经济学部研修。学术专长和研究兴趣:金融理论、近现代金融史、中外经济关系。至今已出版专著两部、合著六部,并在《经济学动态》、《中国经济史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代表作有《中国金融现代化之路——以近代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性分析为中心》(商务印书馆,2005)、《中国金融史》(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序言
暂无相关内容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兰日旭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6
  • 版次 1
  • ISBN 9787300173283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5页
  • 字数 33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变迁及其绩效研究》以1897-1937年我国银行制度的演变为研究对象,从动态的角度对银行的融资结构、公司治理、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银行制度的整体变迁进行深入、系统分析。该书指出,中国的银行制度是在传统金融机构基础上嫁接西方现代银行制度而来,其演进主要经历了以西为主、中西结合和以中为主这几个过程,而整个银行制度的演变则出现了官办银行商业化、商业银行官办化,以及中国银行业的联合兼并浪潮。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的绩效似乎不尽如人意,像官利制、连锁董监制、分期缴纳制等成分虽然明显增加了制度运行的显性成本,但实质上却迎合了当时社会的实际,降低了新旧制度交替的摩擦成本,加快了人们对新制度的接受和认可。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变迁及其绩效研究》可供金融学、历史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供各类金融从业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兰日旭,男,福建武平人,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曾到日本冈山大学经济学部研修。学术专长和研究兴趣:金融理论、近现代金融史、中外经济关系。至今已出版专著两部、合著六部,并在《经济学动态》、《中国经济史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代表作有《中国金融现代化之路——以近代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性分析为中心》(商务印书馆,2005)、《中国金融史》(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目录】
序言
第一章中国近代银行制度渊源
第一节传统金融组织结构的演进
第二节国外新式金融组织的衍生
第三节中国新式金融组织的诞生

第二章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结构组成之一:融资结构
第一节中国近代银行的融资结构
第二节中国近代银行股权结构的特征
第三节中国近代银行股权结构的创新——官利制度

第三章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结构组成之二:治理结构
第一节中国近代银行治理结构的演变
第二节中国近代银行治理结构的特征
第三节中国近代银行治理结构的延伸——连锁董监制

第四章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结构组成之三: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第一节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的内部激励机制
第二节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第三节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的内部信息披露机制

第五章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结构组成之四:外部约束机制
第一节中国近代银行经营的法制环境建设
第二节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的外部监督机制

第六章中国近代银行制度的嬗变
第一节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商业化趋势(1914~1927年)
第二节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官办化回归(1927年以后)
第三节中国近代银行业的联合与兼并趋势

第七章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变迁的效率分析之一:微观层面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变迁的效率:理论分析
第二节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变迁的效率:案例分析

第八章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变迁的效率分析之二:宏观层面的实践分析
第一节中国近代银行对工商各业的贡献率
第二节中国近代银行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制度性冲击

第九章灵活与适度:对当今银行改革的启发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