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借鉴、融合、发展
  • 传承、借鉴、融合、发展
  • 传承、借鉴、融合、发展
  • 传承、借鉴、融合、发展
  • 传承、借鉴、融合、发展
  • 传承、借鉴、融合、发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传承、借鉴、融合、发展

书号:9787513039581;作者:姚恒璐;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23 3.5折 65 九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姚恒璐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5

上书时间2023-05-13

龙翔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传承、借鉴、融合、发展
定价:65.00元
作者:姚恒璐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13039581
字数:
页码: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近年来,博士学位论文,针对一个专门的理论问题,或者针对一位作曲家的主要作品进行深入地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而硕士论文,尽管其篇幅短小,却也针对一个相关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它更像是“中篇小说” ,能够将作者的观点以更简捷快速的方式传输到读者头脑中。这套音乐硕士学位论文集当中所反映出来的专业信息,也是当前学术界所多为关注的方方面面。
内容提要
本丛书研究的角度分别有对西方作曲家的作品分析、对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分析、中国古代音乐的探寻、音乐表演以及音乐专业综合理论研究。论文作者提出一个个鲜明的学术观点的同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表现出每个人对于音乐学术问题各自不同的见解。我们还希望将论文的视角逐步扩大到与音乐相关的其他学科,借以起到传播学术信息、示范艺术实践的社会作用。
目录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姚恒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导,作曲家,获英国利兹大学音乐硕士,哲学博士,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理论委员会委员
序言
暂无相关内容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姚恒璐 著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3039581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8页
  • 字数 5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丛书研究的角度分别有对西方作曲家的作品分析、对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分析、中国古代音乐的探寻、音乐表演以及音乐专业综合理论研究。论文作者提出一个个鲜明的学术观点的同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表现出每个人对于音乐学术问题各自不同的见解。我们还希望将论文的视角逐步扩大到与音乐相关的其他学科,借以起到传播学术信息、示范艺术实践的社会作用。

【作者简介】

姚恒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导,作曲家,获英国利兹大学音乐硕士,哲学博士,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理论委员会委员

【目录】

徐振民五首管弦乐作品配器分析 ……………………………………… 张小璋

 

第一章 作曲家及作品介绍

 

第二章 作品结构及材料运用

 

第三章 乐队编制、乐器及各乐器组使用情况

 

第四章 管弦乐手法的运用

 

温德青三部打击乐作品研究 ………………………………………… 刘子彧

 

第一章 《悲歌》——数理节奏的安排

 

第二章 《功夫》——阴阳速率的贯穿

 

第三章 《杨柳不怨箫》——音色技法的运用

 

第四章 中西融合——贯穿温德青三部打击乐作品的核心追求

 

传承、借鉴、融合、发展——姚恒璐部分室内乐作品的纵向音高结构分析 … ……………… 张宝华 

 

第一章 传承——中国音乐元素的运用

 

第二章 借鉴——对西方和声方法及作曲技法的借鉴

 

第三章 融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的有机融合

 

目 录

 

Contents

 

徐振民五首管弦乐作品配器分析 传承、借鉴、融合、发展

 

探索…求融…出新——张豪夫《琴箫》 《二人台》的创作思维和技法研究 ……… 冯 杰

 

第一章 作曲家简介

 

第二章 《琴箫》音乐分析

 

第三章 《二人台》音乐分析

 

第四章 张豪夫两部作品的总体创作特征

 

第五章 张豪夫音乐的美学思想及所体现的人文情怀

 

中国传统音乐内涵与西方作曲技法的融合——陈其钢两部协奏曲创作研究 ………………………………… 景 徐 

 

第一章 关于《道情》

 

第二章 关于《逝去的时光》

 

第三章 两部作品在音响体上的特点

 

第四章 两部作品在其它技法上的特点

 

第五章 《三十里铺》及《梅花三弄》主题音调在两部作品中的美学启示

 

第六章 “东方神韵”及“东方意识”在两部作品中的体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