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力变革 :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跨越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动力变革 :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跨越

当天发货正版书籍有问题请联系

24.96 3.2折 78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迟福林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3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x-J23

上书时间2024-06-28

涵远图书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迟福林
  • 出版社 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3
  • 版次 1
  • ISBN 9787500869221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在三大变革中,质量变革是主体,效率变革是重点,动力变革是关键。动力变革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前提条件。要以加快“动力变革”促进“效率变革”,实现“质量变革”,由此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资源活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本书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动力变革”为主题,研究新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历史跨越的若干重大课题。
【作者简介】
迟福林,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海南等地方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多家高等院校的特聘教授。

    多年致力于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共出版中英文专著四十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八百余篇,形成研究报告七十余部,提交了大量政策建议报告,在决策和实践层面产生积极影响。曾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中国发展研究奖”等奖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2年被中组部、中宣部、国家人事部和国家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5年入选《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
【目录】
总论 以高质量发展厚植强国之基

——新时代动力变革的目标与任务

转向高质量发展,既取决于把握内外环境的趋势变化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又取决于顺应趋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实际进程。这就需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并以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一、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 

二、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变革 

三、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 

四、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开放

第一章 新时代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大国选择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发生变化,一是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二是服务型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三是新型需求全面快速增长。适应这个新变化,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以动力变革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加快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第一节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求·031 

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032

 

二、服务型需求全面快速增长

三、新型需求全面快速增长

第二节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出挑战

一、供求失衡的挑战

二、供给体系不适应的挑战

三、发展理念的挑战

第三节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变革

一、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二、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三、从不均衡发展转向均衡发展

第二章 经济转型升级决定高质量发展进程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关节点。产业结构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升级,消费结构从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城乡结构从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升级,开放结构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升级。经济转型升级蕴藏着巨大的增长潜力,是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关键在于以动力变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进程,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 产业结构升级的新趋势

一、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

二、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型升级

三、2020:基本形成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趋势

一、我国进入“消费新时代”

二、服务型消费支出较快增长

三、2020:初步形成以服务型消费为主的消费新结构

第三节 城乡结构升级的新趋势

一、我国进入城乡融合发展新阶段

二、从规模城镇化走向人口城镇化的大趋势

三、2020:初步形成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并进的新态势

第四节 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转型新趋势

一、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二、服务贸易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2020:初步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五节 经济转型升级决定高质量发展前景

一、经济转型升级决定经济增长

二、经济转型升级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三、以经济转型升级破解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

 

第三章 2020: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关口

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从国内外形势看,2020 年是我国实现三大转变、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关口。抓住经济转型开放大趋势,把握好2020

年这个时间窗口期,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跨越。

第一节 2020: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

一、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选择

二、实现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三、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第二节 2020: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路线

一、在保持中高速增长中提升发展质量

二、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提升发展质量

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提升发展质量

第三节 2020: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时间窗口

一、经济转型升级的窗口期

二、利益结构调整的窗口期

三、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窗口期 

第四章  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振兴实体经济重点难点在制造业。要破解实体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产权保护是振兴实体经济的最大激励。要以产权保护的制度化、法治化稳定企业发展预期,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第一节 破解实体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 

一、实体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影响高质量发展 

二、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制约高质量发展

三、实体经济体制不活掣肘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发展高质量实体经济重在制造业优化升级

一、制造业优化升级决定实体经济发展

二、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三、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第三节 产权保护是振兴实体经济的最大激励

一、以产权保护稳定企业发展预期

二、推动产权保护制度化法治化进程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四、强化产权保护中的政府守信

第四节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一、以制度创新稳定企业家预期

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三、理性处理民营企业家“原罪”

第五章 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交织融汇,不仅成为推动新时代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动能,也日益成为引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产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实现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务实选择。 

第一节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趋势·202 

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趋势·202 

二、数字经济优化经济结构的大趋势·208 

三、数字经济推动经济较快增长的大趋势·212 

第二节 数字经济引领制造业变革·214 

一、数字经济助力制造业弯道超车

二、以智能制造赢得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先机

三、加快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与体制创新

第三节 以数字经济带动高质量发展

一、以数字经济形成创新发展新动能

二、以数字经济形成协调发展新格局

三、以数字经济引导绿色发展新方向

四、以数字经济形成开放发展新优势

五、以数字经济形成共享发展新平台

第六章 消费升级拉动高质量发展

我国进入“消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重在抓住近14 亿人消费结构升级的历史机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以此破解消费需求增长与消费供给短缺的结构性矛盾,释放数十万亿级的消费需求。

第一节 以消费结构升级为导向优化供给结构

一、创新供给体系

二、优化投资结构

三、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

四、优化消费环境

第二节 消费结构升级下的服务贸易发展

一、消费升级蕴含服务贸易巨大潜力

二、破解服务贸易面临的突出矛盾

三、初步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新结构

第三节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消费市场”

一、“中国消费”成为全球市场的突出亮点

二、“中国消费”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中国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

第七章 乡村振兴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动能

面对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突出矛盾,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第一节 实施乡村振兴是重大战略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

二、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三、新时代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

第二节 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重塑城乡关系

一、城乡融合正处在历史关节点

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

三、城乡融合助推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节 新时代城乡融合的制度创新

一、让农民工成为历史

二、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退出历史

三、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四、关键是落实农民土地财产权

 

第八章 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绿色转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绿色转型为主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一节 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

一、绿色转型是全球趋势

二、以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三、以绿色转型打赢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第二节 以绿色转型推动绿色发展

一、新能源革命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条件

二、以能源结构变革推动绿色发展

三、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

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 以绿色转型为主线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一、以资源环境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建立环境治理的市场机制

二、实现城乡环境同治

三、构建绿色财税金融体制

四、创新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第四节 推动绿色转型的国际合作

一、我国已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二、发挥全球绿色发展的大国作用

三、以绿色合作引领“一带一路”建设

 

第九章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在引领经济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发展新时代的动力变革,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让创新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第一节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国战略

一、我国开始进入创新驱动新时代

二、以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以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向经济强国

四、2035: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第二节 以发展中小企业为重点培育创新主体

一、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二、以发展中小企业为重点激发创新活力

三、形成激励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三节 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国家创新体系

一、科技创新引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二、以打造科技强国为目标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三、加快形成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前瞻性布局

四、以科技体制改革激活创新要素

第四节 形成开放创新的新格局

一、开放创新的大趋势

二、以开放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三、构建“一带一路”开放创新网络

第十章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

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要以建设人才强国为目标深化教育变革,切实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培育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和世界一流人才,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第一节 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

一、创新在于人才

二、从人才大国走向人才强国

三、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四、完善开放创新的人才政策

第二节 人才强国呼唤教育变革

一、以建设人才强国为目标深化教育变革

二、提升教育支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能力

三、破解“钱学森之问”

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教育体系

五、以教育开放提高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节 重在转变教育发展方式

一、从规模型教育转向质量型教育

二、从应试型教育转向能力型教育

三、从封闭型教育转向开放型教育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