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霞客游记【下册】
  • 徐霞客游记【下册】
  • 徐霞客游记【下册】
  • 徐霞客游记【下册】
  • 徐霞客游记【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徐霞客游记【下册】

15 八五品

库存2件

黑龙江大庆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明)徐弘祖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0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货号D4+

上书时间2021-12-14

龙凤旧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自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这一百来年,在我国科学技术史上,是个群星灿烂的时期。这个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纺织、冶炼、医药等等都有迅速的发展。“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一系列科学著作,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方以智的《物理小识》,纷纷以璀灿的异采呈现在人们眼前。《徐霞客游记》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广泛系统地探索和记载岩溶地貌的地理学巨著,也为这一时期的科学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徐霞客游记》的作者徐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生于明万历十四年(1587),卒于崇祯十旧年(1641)。这五十多年,正是明王朝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在强大的农民起义打击下,由没落走向崩溃的前夕。徐霞客的家乡江阴,是当时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商业、手工业尤其发达。生产的发展要求思想的解放,重试验、重考察的科学精神,开始兴起。先进的人们纷纷从各自不同的方面,探索着物质世界的奥秘。生活年代稍早于徐霞客的李时珍(1518-1593),总结自己入山采药、订正品物名实的感受道:人可以“窥天地之奥秘而达造化之权”(《本草纲目》卷一),表现了他“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观点。稍晚的王夫之(1619-1692)更比较明确地阐述了物质不灭的思想:“车薪之火,一烈已尽,而为焰,为烟,为烬;木者仍归木,水者仍归水,土者仍归土,特希微而人不见尔。一甑之炊,湿热之气,蓬蓬勃勃,必有所归。若盦盖严密,则郁而不散……有形者且然,况其細絪缊不可象者乎。”(《张子正蒙注·太和篇》)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逐渐深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