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文献集成:沈周集(上中下)
  • 艺术文献集成:沈周集(上中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艺术文献集成:沈周集(上中下)

正版 全三册

149 5.0折 298 九五品

仅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明]沈周 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0-01-03

牛角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明]沈周 著
  •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12
  • 版次 1
  • ISBN 9787534074967
  • 定价 2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33页
【内容简介】
  诗文整理以稿本《石田稿》为底本,后四种别集中所收《石田稿》之诗文作为参校。稿本《石田稿》未收之诗文,辑作《< 石田稿> 补编》,以诗歌刊刻先后顺序为编排原则,依次收录明刻本《石田稿》、《石田诗选》、《石田先生集》、《石田先生诗文钞》中前书未收之作,以早出现之版本作底本,后出版本作为参校。

  《落花诗三十首》因《石田先生诗钞》所收三十首接近原貌,故以《石田先生诗钞》焉底本,校以《石田稿》、《石田诗选》、《石田先生集》,《石田诗选》所收亦全部保留。《落花诗》异文甚多,仅字词不同者出校,整句异文可参见《石田诗选》。

  稿本《石田稿》之删改痕迹,是考察沈周诗歌创作过程之重要材料。因此将尚能辨别之修改以“『某某』原作『某某』”形式以校记注明,整首诗有删除标识者亦全部录入,并注明“此诗原删”。因明显错讹所作修改、漏衍字所作增删以及倒乙、重复标识不再注明,按修改后之内容录入。

  《石田先生诗钞》多有编者所加题下系年、诗下小注,因其系年间有讹误,整理中仅将诗下小注以校记形式标明,题下系年不再出现,仅在附录之《石田先生诗钞目录》中保留。

  附录明刻本《石田稿》、《石田诗选》、《石田先生集》、《石田先生诗文钞》之序跋及目录索引《石田先生文钞》后有钱谦益所辑《石田先生事略》一卷,一并附于后。

  诗歌题目不同版本多有差异,以早出现之题目为准,若有较大差异则出校,不影响意义之异文、后出版本中题目之讹误不再注明,仅在附录之目录索引中保留。刻本中《石田诗选》、《石田先生集》、《石田先生诗钞》原有目录,与正文题目偶有不同之处,均用正文之题目。
【作者简介】

沈周,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终年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目录】

上册

 

石田稿一

 

中册

 

石田稿补编

 

明弘治刻本石田稿

 

寄久客(封书断绝身漂泊)五七五

 

谢项郎中文祥寄笋脯五七五

 

感张宏范逼文丞相招张世杰

 

降五七六

 

题画(緑阴如水逼人清)五七七

 

题画(虚亭不碍秋)五七七

 

风雨中戏三郎园樱尽落五七七

 

睡起自遣(书枕悠悠自小康)

 

五七七

 

朱孝子应诏冠带五七八

 

瀼西草堂五七八

 

无锡沈宗贵存耕翁之仲子自

 

弱冠侍翁至予家予年十三

 

见先父以诗画赠存耕经四

 

十九年尚存宗贵所观感而

 

赋五七九

 

杨氏义塾五七九

 

挽张东海五七九

 

镇南世节行〔为〕黔国公赋五八〇

 

樊节推十二马歌五八〇

 

脱齿行五八一

 

薙草行五八一

 

九日无菊(今日九月九)五八二

 

米南宫苕溪春晓图五八三

 

九月十二日闻诏五八四

 

病中挽周桐村五八四

 

渔村五八五

 

题画(高山矗万仞)五八五

 

庭前有疏竹五八六

 

挽璋公五八六

 

悼隣叟五八七

 

病中夜雨起坐五八七

 

寿表兄金怀用七十五八八

 

方道士还冶城五八八

 

周节妇孝感五八九

 

挽沈东林廷佐五九一

 

题画二首五九二

 

其一(扶藜衍风日)五九二

 

其二(山家自烟火)五九二

 

见别者五九二

 

六十一岁自寿五九二

 

古木寒藤图五九三

 

速杨君谦石田记五九三

 

萃墨堂为华氏赋五九四

 

别友五九五

 

斗鸡图五九五

 

送岁词五九六

 

弘治改元元旦遇雨五九六

 

松庭对雪五九七

 

渔舟晚钓图五九八

 

任月山紫马五九八

 

纵禽五九九

 

送都元敬赴史西村家塾五九九

 

西川次吴匏菴韵二首六〇〇

 

其一(移家忽要离川东)六〇〇

 

其二(西川风物新家处)六〇〇

 

雪中偶题六〇〇

 

采蕨行六〇一

 

与客夜坐六〇一

 

移席茅山东顶徐永年避酒而

 

去作歌嘲之六〇一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