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土宗大师全集 (全十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净土宗大师全集 (全十册)

1455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蕅益大师 莲池大师,(民国)印光法师 等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

印刷时间201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上书时间2019-12-1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1《净土十要》 

2《庐山慧远大师文集》 

3《昙鸾大师、道绰大师文集》

4《唐代净土祖师全集》

5《永明延寿大师文集》

6《莲池大师文集》

7《蕅益大师文集》

8《行策大师、省庵大师文集》

9《彻悟大师文集》

10《增广印光法师文钞》

内容推荐                                        
  《净土十要》
  《净土十要》是由明末佛学巨擘、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从当时中土所存历代净土著作中选取精要编定而成,是一部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净土宗要典。大师西逝后,经门人成时法师重订印行,内容包括:蕅益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宋慈云忏主《往生净土忏愿仪》及《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成时法师自订《观无量寿佛经初心三昧门》及《阿弥陀经行愿仪》、隋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唐飞锡法师《念佛三昧宝王论》、元天如禅师《净土或问》、明楚石禅师《西斋净土诗》、明妙叶法师《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明传灯法师《净土生无生论》及《净土法语》、明袁宏道居士《西方合论》。原书经成时法师重订,在清代得到了广泛的流通,并被日本《卍续藏经》收录。但为压缩篇幅,成时法师对书中原文多所节略,约占六分之一,部分原著所节内容超过五分之二。其中《西斋净土诗》卷中为《列名净土诗一百八首》,与卷下的《十六观赞》、《化生赞》,均为七言诗,成时法师竟改为五言。原文被节略后,往往句义模糊,语气不顺,颇有不当。
  民国年间,印光大师极力弘扬净土法门,尤以此书为净土第一要典,称其“字字皆末法之津梁,言言为莲宗之宝鉴”,“妙契时机,最为第一”。对于成时法师所作节略,则提出批评,引以为憾。在徐蔚如、李圆净等居士的协助下,于民国二十一年依原文重版,题名《原本净土十要》,分为十要四册、附本一册,于各册末及附本中新增净宗著述约十二万字,包括昙鸾法师《往生论注》、《彻悟禅师语录》,及莲池、蕅益、省庵等师之作等,与十要原文璧联珠映,叹为观止。本书由蕅益大师选定于三百年前,印光大师增订重刊于三百年后,荟萃历代净土著述精华,阐明净宗要义,破疑生信,廓清歧异,对净土宗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此次校勘整理,以印光大师印行的弘化社本为底本,以《卍续藏》及《永乐北藏》、《乾隆大藏经》、《大正藏》所收版本及相关文献为参校,并对原书体例作了一些必要的增修,补入《西斋净土诗卷中?列名净土诗一百八首》,对原本各册后的附文按合订体例全部置于附本,统一编排。希望这部更加完整,也更适于现代人阅读的《净土十要》简体标点本,能得到广泛的流通,以帮助更多的人廓清迷惑,走上智慧与慈悲的解脱之路。
  《庐山慧远大师文集》
  慧远(334~416),东晋高僧,中国净土宗初祖。俗姓贾,雁门楼烦人。十三岁随舅父游学许昌、洛阳,博通儒典,尤善老庄之学。二十一岁与弟慧持入恒山,听高僧道安讲《般若经》,豁然而悟,叹曰:“儒道九流皆糠秕耳!”遂与弟俱投道安座下,剃度出家。师精于般若性空之学,二十四岁即登讲席。安公常叹曰:“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东晋太元九年(384)南下庐山,刺史桓伊为建东林寺,四方高贤毕集座下,与长安的鸠摩罗什译经僧团遥相呼应,成为当时中国的两大佛学中心。太元十五年(390),慧远法师与缁素名流一百二十三人共同结社,立誓求生西方净土。这一标志性事件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净土思想自此得到广泛的传播,逐步成为各阶层民众的普遍信仰。
  慧远法师的佛学著述,见于《隋书?经籍志》有十二卷。《高僧传》记为十卷,五十余篇,今多佚失。现存论著四篇、序五篇、书信十四篇,以及记、铭、赞、诗偈等,主要收集在《弘明集》、《广弘明集》、《出三藏记集》、《高僧传》及山志中。另就大乘经中深义与鸠摩罗什法师往来问答,后人集为《鸠摩罗什法师大义》两卷,又名《大乘大义章》、《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等,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其余轶文散见于《高僧传》、《世说新语》、惠达《肇论疏》、元康《肇论疏》、延寿《宗镜录》等典籍中。
  民国沙健庵、项智源二居士,辑录远公遗著及传记等,编为《庐山慧远法师文钞》,分正、附二编,民国二十四年由印光法师作序印行。此次校勘整理,在前书基础上,补入《大乘大义章》全文,以及庐山莲社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宗炳、王齐之、谢灵运等人的相关著述,并就披阅所及,搜录远公遗文轶事四十余则附入。此外还收录了宋志磐法师《东林十八高贤传》,以及智者、莲池、蕅益、印光诸师等所撰的书、传、赞、序等相关文献。
  《昙鸾大师、道绰大师文集》
  昙鸾(476~542),南北朝时代北魏高僧,净土宗创始人之一。山西雁门人,少年出家,对龙树一系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及佛性学说深有研究。后因求长生之法,往江南访陶弘景,得《仙经》十卷,并与梁武帝谈论佛法,受到极高的礼遇。北归途经洛阳,遇印度僧菩提流支,从受《观无量寿佛经》,乃尽弃仙学,专修净土。师兼通内外典籍,四众钦服,东魏孝静帝尊之为“神鸾”,敕住并州大寺,后住汾州玄中寺,弘阐念佛法门。昙鸾法师现存著作有《往生论注》两卷,及《略论安乐净土义》、《赞阿弥陀佛偈》。印光法师盛赞其所著《往生论注》妙绝古今,称其上继匡庐,下启天台、西河、长安等,在中国净土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道绰(562~645),唐代高僧,净土宗创始人之一。俗姓卫,并州汶水人。十四岁出家,习《大般涅槃经》,曾开讲二十四遍。后移住玄中寺,继承昙鸾法师的净土思想,讲《观无量寿佛经》二百余遍,广劝信众称名念佛,注重实修,感化甚深。贞观年间,善导曾前来依之修学,后入长安弘扬净土,成为一代祖师。道绰法师著有《安乐集》两卷,广引经论,劝归净土。
  以上二师著述,经唐末及五代十国战乱,至我国宋代已湮没无存,幸唐时已传至东瀛,后并收录于《大正藏》、《卍续藏》,今依之点校整理,以飨读者。后附窥基《西方要决释疑通规》、元晓《游心安乐道》,及道镜、善道《念佛镜》等唐代净土论著。
  《唐代净土祖师全集》
  本书收录唐代四位净土宗祖师善导、承远、法照、少康的现存全部著作及主要传记资料,后附道绰、迦才、怀感所撰净土论著。全书以《大正藏》所收版本为底本,以《卍续藏》、金陵本及相关文献参校,忠实于原著,校勘严谨,标点准确,是研究唐代净土宗思想的必备书。主要内容包括:
  1、善导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往生礼赞偈》、《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依经明五种增上缘义》、《临终正念诀》
  2、承远大师传记文献
  3、法照大师《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
  4、少康大师《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
  5、道绰《安乐集》、迦才《净土论》、怀感《释净土群疑论》
  《永明延寿大师文集》
  永明延寿大师(904-975),是五代末、北宋初的著名高僧,他不仅是中国南禅法眼宗的三祖,且被尊奉为净土宗六祖。其一心为宗,融合禅教,万善同归,指归净土的思想,奠定了此后中国汉传佛教发展的主流,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永明大师在中国佛教界受到极高尊崇。蕅益大师《较定宗镜录跋》中称永明大师为“释迦末法第一功臣”。清世宗雍正皇帝曾特为永明大师的重要著作《宗镜录》、《万善同归集》等制序流通,他称赞永明延寿大师为“古佛再来”,“从来善知识中,尤为出类拔萃者”,“超出历代诸古德之上”,给予了极高评价。
  永明大师的法誉还远及海外。高丽国王览师之言教,倾心服膺,曾遣使修书叙弟子之礼,并派僧人来亲承大师学法,归国后大弘法化,使法眼宗法脉得以在海东延续,同时促进了海东净土念佛之风的盛行。
  永明大师一生著述等身。据永明大师自述、行明禅师记录整理的《智觉禅师自行录》记载,永明大师著作“共六十一本,总一百九十七卷”。虽然其中部分已经佚失,但是其主要著作如《宗镜录》、《万善同归集》、《心赋注》、《唯心诀》、《观心玄枢》、《禅净四料拣》、《神栖安养赋》、《定慧相资歌》、《警世》、《受菩萨戒法》、《山居诗》等都保存了下来,这些都已成为研修佛法的珍贵法宝。
  本文集中,收录了永明大师现在存世的全部著作,其中《宗镜录》为选要收录。本次校勘,对原文采用现代标点、分段,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优良的读本。
  《莲池大师文集》
  莲池大师(1535~1615),名袾宏,字佛慧,号莲池,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中国净土宗第八祖。俗姓沈,杭州人,世为名族。十七岁举诸生,其学识、德行为时人所称誉。二十七岁父亲辞世,幼子及妻张氏相继病故,二十九岁奉母命再娶汤氏,三十一岁其母亦亡。嘉靖四十五年(1566),大师三十二岁,决志出家修行,与续妻汤氏诀别。受戒后,北上参谒遍融、笑岩等禅师,悟明心地。游五台山,访憨山大师,彼此相契甚欢。三十七岁南还杭州,见云栖山水幽寂,即结茅安居,孤身苦修,颇多灵验,一时僧众云集,逐渐成为举世闻名的净土道场。
  大师察时鉴机,虽禅净并举,而独以念佛一法以自修,并以教人。其所著《佛说阿弥陀经疏钞》,详述净宗纲要与修行妙义,包罗禅、教,指归净土,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净土宗巨著。所撰《西方发愿文》及略解,事理圆融,词义周备,为后世蕅益、省庵、印光等净土祖师所推崇。大师领众清修,十分重视佛教戒律与史传的整理,其所撰《禅关策进》、《僧训日纪》、《缁门崇行录》等,辑录历代高僧大德言行事略,策励后学,用心良苦。他还编订《自知录》,撰写《戒杀放生文》,使大众明辨善恶,进德修业,以自利利他。他还将自己的日常修学心得、见闻所感,著为《竹窗随笔》三册,驾重若轻,侃侃道来,为学人辨明真伪,指点迷津。其余所著序跋、记疏、偈赞、诗歌等,则由门人编为《山房杂录》两卷。书信、答问、开示、警策等,编为《云栖大师遗稿》三卷。这些珍贵文献对于人们全面了解大师的生平与思想,准确把握明清之际净土宗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本书的编纂以金陵刻经处《云栖法汇》为底本,以明《嘉兴藏》刻本为主要参校本,兼及《清藏》、《卍续藏》、《大正藏》所收版本,选取其中流通最广的精华内容,详加校勘、标点,希望能得到广大读者和佛学研究爱好者的喜爱。
  《蕅益大师文集》
  智旭(1599—1655),字蕅益,晚明四大高僧之一,中国佛教晚期的集大成者。苏州木渎人,俗名钟大朗,天姿聪敏,少即随母吃素礼诵,及入私塾读书,闻儒家圣贤之学,即以千古道脉为己任,因不礼诵,开荤酒,作论数十篇,誓灭释老。十七岁,阅莲池大师《自知录序》及《竹窗随笔》,始知愧悔。后读《地藏菩萨本愿经》、《楞严经》等佛经,遂发心学佛。二十四岁出家,彻悟自心,深入经藏。其戒行净若冰雪,其见地明若日月。一生弘法,不作住持。多居北天目灵峰寺,故后人每以灵峰大师称之。一生著述数十种,莫不言言见谛,语语超宗,均为古今所不多见。其主张儒佛一致,提倡性相融合,禅教律三学统一,并会归于持名念佛的思想,奠定了近现代中国汉传佛教发展的主流,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清代以来,蕅益大师被尊奉为净土宗第九祖,及天台宗灵峰派的始祖。
  蕅益大师著作主要分释论与宗论两类。释论包括《阿弥陀经要解》、《金刚经破空论》、《般若心经略解》、《楞严经玄义、文句》、《楞伽经义疏》、《占察经义疏》、《法华经会义》、《佛遗教经解》、《佛说四十二章经解》、《八大人觉经略解》、《梵网经合注》、《菩萨戒本经笺要》、《起信论裂网疏》、《成唯识论观心法要》等经律论注疏。其中《阿弥陀经要解》一书,以信愿行收摄《阿弥陀经》宗旨,着重提倡持名念佛,并以此经总摄佛教,是集中体现蕅益大师净土思想体系的著作。印光大师曾称赞道:“《阿弥陀经》有蕅益大师所著《要解》,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宗论包括《绝余编》、《灵峰宗论》等文集。另有会通儒佛思想的《周易禅解》、《四书蕅益解》等著作。这些都已成为研修佛法的珍贵法宝。
  蕅益大师的著作主要收录在明《嘉兴藏》、《清藏》、日本《卍续藏》中。1989年,台湾佛教书局出版了《蕅益大师全集》,共二十二册,分为法藏指要、经释、律释、论释、文集、忏仪、杂著七个单元,这是迄今为止蕅益大师著作的最完整的单独结集。福建莆田广化寺等单位曾影印过该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