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项飙//吴琦|责编:肖海鸥//邱宇同
  •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项飙//吴琦|责编:肖海鸥//邱宇同
  •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项飙//吴琦|责编:肖海鸥//邱宇同
  •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项飙//吴琦|责编:肖海鸥//邱宇同
  •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项飙//吴琦|责编:肖海鸥//邱宇同
  •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项飙//吴琦|责编:肖海鸥//邱宇同
  •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项飙//吴琦|责编:肖海鸥//邱宇同
  •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项飙//吴琦|责编:肖海鸥//邱宇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项飙//吴琦|责编:肖海鸥//邱宇同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3.2 4.8折 48 全新

库存266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项飙//吴琦|责编:肖海鸥//邱宇同

出版社上海文艺

ISBN9787532176953

出版时间2020-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308页

定价48元

货号xhwx_1202097656

上书时间2024-07-02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一位天真、睿智的人类学家,一位敏锐、耐心的青年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开启一场历时三年的漫谈——

项飙教授向单读主编吴琦,讲述了他个人思想的形成,身为人类学家的经验,对一个流动世界的看法 ,以及一个中国学者的焦虑他一路追溯了自己的童年、青年、大学时代、“浙江村”的研究,以及工作之后在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的生活和研究经历——用惊人的坦诚与开放,让对话成为可能,将自己的生活变成了田野现场,从中理解自己面对的社会环境,做出个人的选择。

拨开艰深的理论迷雾,从现实经验谈起,对的世界发问,一部属于我们时代的对话录——

这份对谈不是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概述,也不依赖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话语,两人一问一答用直白的话语,触及在社会有着广泛共鸣的种种议题,同时不断引入学理层面的延伸探讨,校正我们惯懒惰的思维。话题遍及:反思80年代、年轻人之丧、个人危机、爱情与关系、北大青年、大学与教育、阶层流动、边缘与中心、民族与民粹、作为中介的人类学、共同理想、全球化、人的产

在信息过载、普遍迷茫的社会里,倡导一种对话的精神,通过“把自己作为方法”,打破自我的迷思——

这本书展示了一种美好的对话形态,它是两位谈话者思想、洞见与情感自然流溢的结果,示范了如何诚实、充满好奇且敏锐地理解他人、厘清自我。项飙教授在讲述自己的同时,也正视自己的缺陷、危机与焦虑,实实在在地去应对学、研究及生活中的问题。而这本书在编辑过程中,也尽力保留了谈话的流动,甚至很多语的原貌,希望在程度复原出两位作者在首都机场的咖啡厅、在牛津的草坪、在温州的街头漫谈的场景。

单读书系001,在特殊的2020年,向新一代知识人发出新邀请——

这是一场未尽的谈话,未来还将继续。作者也期待着这场谈话论及的话题能打开更多读者的怀疑之心,激发人们表达的意愿和热情,加入到新一轮“对谈”之中。只要你乐意带着思去生活,愿意探索内在的自我,对身边的人有好奇、对外部变动的世界有疑问,渴望在纷繁复杂的可能中找到自己的声音,这本小书可能成为你施展自己想象和行动力的起点。

目录:

代序  重建对话的精神

前言  自我是一种方法

北京访谈 2018.3

访谈之前

童年图景

80年代

北大青年的焦虑

研究“浙江村”

年轻人之丧

边缘与中心

个人危机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用80年代来批判80年代

什么是批判

理解的学问

牛津访谈 2018.8

访谈之前

牛津记忆

距离感与直接

人类学的圈子

非虚构写作

学术不是天职

民族与民粹

新加坡启蒙

“盘根”式共同体

跨国的自洽的小世界

大学应该寻找例外

个人经验问题化

新研究

共同理想

乡绅作为方法

温州访谈 2018.12

访谈之前

人的产

阶层流动的悖论

寻找新的话语

作为中介的人类学

再谈乡绅

尾声

附录

项飙著述目录

索引

内容简介:

两代北大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自我的问题,其中涉及对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等题目的思。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思维练的方法——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精彩内容:

    访谈之前
    吴琦:首先想问,您为什么会对访谈这种体裁有兴趣?学者体上不太流行或者惯通过访谈来表达自己,这样的访谈也无法变成他们的学术成果,而且来随着大众媒体的衰落,有质量的学者访谈变得更少了。
    项飙:用中文整理思路,对我自己来讲是一个学过程。非常重要的是,在访谈的时候我们不能用学术的语言,说的话都比较实在,是不的话,也是我已经想得比较明白的话。只有想明白了,才能用大白话讲出来。把模糊的想法清晰化,能够用直白的语言表述出来,需要很高的造诣,所以访谈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
    更重要的价值是互动。通过访谈能够跟现在的年轻群体交流,这个太重要了,让我听到一些声音,看到一些正在发生的变化。变革,不是的大变革,我们所处的每一刻都可以是历史的拐弯点,都蕴含着多种变化的可能。怎么去理解、把握这些拐点,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感觉到年轻同学渴望有一些工具来帮助他们思、探索,他们这个愿望非常强,而且他们需要的工具跟以前的工具不一样了。以前,有工具来分析和设计经济运行、社会资源再分配、城市规划等等可能够了。那是典型的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的工具。这些专家式的工具是以前推动变化的主要途径。的社会不一样了,我们有社交传媒、台经济,年轻人受教育的水空前提高,我们需要的是大众的思工具。这个工具不是外在的,像一台电脑或者手机,我可以给你;而是要放到他们脑子里面,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去发挥。他们也要改造这个工具,或者在不适用的时候把这工具接近抛掉,再造一个。作为一个社会研究者,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做这样的思工具的孵化器。我不能给你什么,我只能激发你、提醒你。原来那种专家告诉群众的模式要改变。
    吴琦:说到互动,我希望可以在访谈中把您的生活经历和学术工作做一个呼应,来看看您这个人是怎样发展到,生命经验和学术经历之间是什么关系。另一方面我可能会带入我自己的问题,带着我工作中遇到的疑难,尤其对周围年轻人的观察。这里可以说到戴锦华老师的例子,我在大学里听她的课,深受她的影响,后来的媒体工作让我有机会采访她,才开始意识到课堂中的理念与真实的社会进程之间的缝隙,以及跨越这些缝隙的迫切愿望。我记得戴老师也讲过,对于的问题,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也难辞其咎。
    项飙:难辞其咎是什么意思?
    吴琦:我的理解是,那些正确的理念,在现实作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是因为我们有什么工作没有做到位,还是别人的工作更到位一些?其实需要结的是一些实践的智慧,对的青年帮助更大。所以我也会很好奇,我的老师、学长,他们的人生是怎样构成的,哪些是所谓时代、环境赋予的,哪些是个人的特质?这些经验中可分享、可借鉴的部分是什么?这样可能也更容易和读者产生比较切身的联系,而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东西。
    项飙:你要带入你个人的经验,否则其他东西都是飘着的。理解世界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的一个问题是知识分子不接地气,不能从非常具体的生存出发讲事情,讲的东西都比较无机、缥缈。你来问,我能够回答,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这里也有一个局限,因为我还比较年轻,再过二十年或者二十五年,回顾人生的那种味道可能不太一样,比如童年、青时期对我到底有什么影响,这些东西现在看不太出来。
    p131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