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舍谈写作 杂文 老舍
  • 老舍谈写作 杂文 老舍
  • 老舍谈写作 杂文 老舍
  • 老舍谈写作 杂文 老舍
  • 老舍谈写作 杂文 老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老舍谈写作 杂文 老舍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9.2 3.2折 29 全新

库存2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老舍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0032262

出版时间2019-06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32

页数250页

定价29元

货号719_9787550032262

上书时间2024-06-29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老舍是中国现代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创作出了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产出丰富。与此同时,老舍热衷于写作艺术的普及工作,曾有大量现身说法、浅近明了的写作方法类的文章刊行于世,当时集结出版的有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老牛破车写与读等。他的这些创作毫无大作家的“包袱”,秉持了一贯的风格,幽默诙谐,通俗明白,用大家都看得明白的话,切切实实地告诉写作的初学者们应该怎么动笔写作、怎么观察事物、怎么写一段对话、怎么做生活的积累,等等,内容全面,可作强。
本书从中精选了几十篇文章,加以精心编排,帮助读者系统地了解老舍的创作思想,同时高效地接受一堂由大师亲自指导的“写作课”。老舍谈写作中还插入了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其中包括老舍的照片、书法作品、初版书照等,图文并茂,让读者能更好地走进经典、走近大师。

目录:

不怕,不慌
别怕动笔
多改多念
多练基本功
勤有功
先学语文
写与读
古为今用
如何接受文学遗产
文学修养
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
言语与风格
形式·内容·文字
人、物、语言
戏剧语言

谈用字
我怎样学语言
我的“话”
写透一件事
突出主题,安排材料
事实的运用
对话浅论
比  喻
谈幽默
谈简练
越短越难
谈叙述与描写
人物不打折扣
人物的描写
景物的描写
我的创作经验
a、b与c
谈谈文艺创作的提高问题
怎样写小说
我怎样写《骆驼祥子》
我怎样写短篇小说
记写《残雾》
散文并不“散”
怎样学诗
通俗文艺的
青年与文艺

内容简介:

有不少初学写作的人感到苦恼:写不出来!我的看法是:加紧学,先别苦恼。怎么学呢?我看哪,步顶好是心中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永远不敢动笔,永远摸不着门儿。不敢下水,还学得会游泳么?——老舍别怕动笔
文章必须修改,谁也不能一下子写成一大篇,又快又好。怎么修改呢?我们应当先把不必要的话,不必要的字,狠狠地删去,像农人锄草那样。不要心疼一句好句子,或一个漂亮字,若那一句那一字在全段全句中并不起什么好的作用。文章正像一个活东西,全体都匀称调谐美,孤零仃的只有一处美,可是跟全体不调谐,不美。——老舍多改多念
文字庸是个毛病。为医治这个毛病,读些古典文学著作是大有好处的。可是,也有的人正因为读了些古典作品,而文字反倒更庸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大概是这样:阅读了一些古典诗文,不由地想借用一些词汇,给自己的笔墨添些彩。于是,词汇较为丰富了,可是文笔反倒更显着庸,因为说到什么都有个人云亦云的形容词,大雨必是滂沱的,火光必是熊熊的,溪流必是潺潺的。这样穿戴着借来的衣帽的文章是很难得出的。——老舍古为今用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满族正红旗人。小说家、剧作家。曾先后任教于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1949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北京市文联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精彩内容:

不怕,不慌
先说“不怕”。有的人学写稿子,拿起笔来害了怕。他以为写稿子一向是文人的事,所以写起来必须多转文,多耍笔调;要是光写大白话,教人家看不起。于是,他皱起眉来,本来要写“天气很好”,却怕不够味儿;想来想去,写成了“满心兴奋的我,觉得天气是无比的”;反倒不像话了。 
沉住了气,不要怕,写大白话好。大白话是咱们嘴里的活语言呵!学别人的作品是有好处的,但不要专从别人的文章里去搜集漂亮的字眼,硬来装饰自己的文字。那样,一不留神,反倒弄得词不达意了。我们都会说话,让我们说自己的话吧。说得明白正确,比乱用一些修词好的多;说得简单有力,比说得啰苏累赘好的多。简单明确的文字是好文字,乱用修词的文字不是好文字。不要怕自己掌握的词汇少,写出来的字句不文雅,放下笔不写。我们要自信能用自己的话,明白清楚地写出文章来。真话、明白话,比什么都好。不必要的形容,不但不能教文字美丽,反倒破坏了文字的简单朴实。我们说,“我们热爱的祖国”,因为我们的确热爱祖国,我们的祖国也的确是。若我们说,“我们热爱的苹果”,不大对头了。乱用字是个毛病。我们的窍门是要凭我们自己的言语,写出干干净净的好文章来。 
现在说“不慌”。写下来的大白话跟嘴里的大白话不能接近一样。我们说话的时候,可以随时地补充、改正、重复,所以虽然说得不接近联贯、顺当、干脆,可是也能对付着把事情说明白了。写文章可没有这样的便利。写下来的话必须顺当、干脆、贯通一气。因此,我们写稿子千万不要慌。我们必须要先好好地想一想。想一想要写什么,和怎样写。比如说,我们要写一篇东西,报道在“五反”运动之后,工人们怎样积极地搞生产。我们不必多写“五反”运动里的经过情形;那些情形已是人所共知的,不必再说一遍;我们主要地是报告怎么搞生产。这样,我们可以三言两语地介绍一下,像:“五反运动结束了,我们的厂里有了新气象,”即可转入正文,不拖泥带水。 
这样决定好,我们还要想是借着一个积极分子的模范事迹说明搞生产的热情呢?还是把全厂所有的新气象全说出来呢?我们必须先有个决定。有了决定,才能布置这篇报道的全局。要不然,会东一句西一句地随便扯,不能成为好文章。尽管我们要只写二三千字,也须先写出个提纲,安排好头一段说什么,第二段说什么。有了提纲,心里有了底,写起来能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按照提纲要写段了,还是别慌。先要想想这一段都说什么,把要说的都在心中盘算过,然后再动笔。练写稿子容易犯的毛病,是有了上句,没有下句。那是因为想一句写一句,不晓得盘算全段儿。想起一句说一句不是好办法,那很容易写得前言不搭后语,勉强凑成一篇也会是胡涂文章。 
盘算好了一段,按着我们自己的语言写下来。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把这一段话写得清楚明白,既不东一句西一句那么随便扯,又不绕着弯子去找我们自己不接近了解的字眼。呵,我们要是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段清顺的文字来,那真够快活的! 

别怕动笔
有不少初学写作的人感到苦恼:写不出来! 
我的看法是:加紧学,先别苦恼。 
怎么学呢?我看哪,步顶好是心中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 
永远不敢动笔,永远摸不着门儿。不敢下水,还学得会游泳么?自己动了笔,再去读书,或看刊物上登载的作品,会明白一些写作的方法了。只有自己动过笔,才会更深入地了解别人的作品,学会一些窍门。好吧,再写吧,还是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又写完了一篇或半篇,再去阅读别人的作品,也得到更大的好处。 
千万别着急,别刚一拿笔想发表不发表。先想发表,不是实事求是的办法。若有个人告诉我们:他刚下过两次水,可是决定马上去参加国际游泳比赛,我们会相信他能得胜而归吗?不会!我们必定这么鼓舞他:你的志愿很好,可是要拚命练,不成功不拉倒。这样,你会有朝一去参加国际比赛的。我看,写作也是这样。谁肯下功夫学,谁会成功,可不能希望初次动笔名扬天下。我说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正是为了练,若我们忽略了这个练过程,而想马上去发表,那不好办了。是呀,只写了半篇,再也写不下去,可怎么去发表呢?先不要为发表不发表着急,这么着急会使我们灰心丧气,不肯再学。若是由学观点来看呢,写了半篇很不错啊,在这以前,不是连半篇也写不上来吗?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我以为初学写作不宜先决定要写五十万字的一本小说或一部多幕剧。也许有人那么干过,而且的确一箭成功。但这究竟不是常见的事,我们不便自视过高,看不起基本练。那个一箭成功的人,想必是文字已经写得很通顺,生活经验也丰富,而且懂得一些小说或剧本的写法。他下过苦功,可是山沟里练把式,我们不知道。我们应当知道自己的底。我们的文字的基础若还不十分好,生活经验也还有限,又不晓得小说或剧本的,我们顶好是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为的是练,给创作预备条件。 
首先是要把文字写通顺了。我说的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正是为逐渐充实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还是那句话:不是为发表。想想看,我们若是有了想起什么、看见什么,和听见什么写得下来的能力,那该是多么可喜的事啊!即使我们一辈子不写一篇小说或一部剧本,可是我们的书信、报告、杂感等等,都能写得简练而生动,难道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当然,到了我们的文字能够得心应手的时候,我们可以试写小说或剧本了。文学的工具是语言文字呀。 
这可不是说:文学创作专靠文字,用不着别的东西。不是这样!政治思想、生活经验、文学修养都是要紧的。我们不应只管文字,不顾其他。我在前面说的有什么写什么,和有多少写多少,是指文字学而言。这样能够叫我们敢于拿起笔来,不怕困难。在与动笔杆的同时,我们应当努力于政治学,热情地参加各种活动,丰富生活经验,还要看戏,看电影,看文学作品。这样双管齐下,既常动笔,又关心政治与生活,我们的文字与思想会得到进步,生活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我们会既有值得写的资料,又有会写的本事了。 
要学写作,须先摸摸自己的底。自己的文字若还很差,请按照我的建议去试试——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同时,连写封家信或记点记,都郑重其事地去干,当作练写作的一种课。文字的学应当是随时随地的,不专限于写文章的时候。一个会写小说的当然也会写信,而一封出的信也是文学作品——好的记也是! 
文字有了点根底,可还是写不出文章来,又怎么办呢?应当去看看,自己想写的是什么,是小说,还是剧本?若是小说或剧本,那难怪写不出来。首先是:我们往往觉得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足够写一篇小说或一部三幕剧的。事实上,那点经验并不够支持这么一篇作品的。我们的那些生活经验在我们心中的时候仿佛是好大一堆,可以用之不竭。及至把它写在纸上的时候并不是那么一大堆了,因为写在纸上的必是值得写下来的,无关重要的都用不上,好象一个大笋,看起来很粗很长,及至把外边的吃不得的皮子都剥去,只剩下不大的一块了。我们没法子用这点笋炒出一大盘子菜来! 
这样,若我们一下手先把那点生活经验记下来,写一千字也好,二千字也好,我们倒能得到好处。一来是,我们会由此体会出来,原来值得写在纸上的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多,我们的生活经验还并不丰富。若我们要写长篇的东西,必须去积累更多的经验,以便选择。对了,写下来的事情必是经过选择的;随便把鸡毛蒜皮都写下来,不能成为文学作品。即须经过选择,那么用不着说,我们的生活经验越多,才越便于选择。是呀,手里只有一个苹果,怎么去选择呢? 
二来是,用所谓的一大堆生活经验而写成的一千或二千字,可能是很好的一篇文章。这使我们有了信心,敢再去拿起笔来。反之,我们非用那所谓的一大堆生活经验去写长篇小说或剧本不可,我们可能始终不能成篇交卷,因而灰心丧气,不敢再写。不要贪大!能把小的写好,才有把大的写好的希望。况且,文章的好坏,不决定于字数的多少。一首千锤百炼的民歌,虽然只有四句或八句,也可以传诵。 
还有:即使我们的那一段生活经验的确结结实实,只要写下来便是好东西,也还会碰到困难——写得干巴巴的,没有味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看大概是这样:我们只知道这几个人,这一些事,而不知道更多的人与事,所以没法子运用更多的人与事来丰富那几个人与那一些事。是呀,一本小说或一本戏剧是一个小世界,只有我们知道的真多,我们才能随时地写人、写事、写景、写对话,都活泼生动,写晴天使读者感到天朗气清,心情舒畅,写一棵花使人闻到了香味!我们必须深入生活,不断动笔!我们不妨描写一棵花,明天又试验描写一个人,记述一段事,明天试写一首抒情诗,去充实表达能力。生活越丰富,心里越宽绰;写的越勤,会有得心应手的那么。是的,得下些功夫,把根底打好。别着急,别先虑发表不发表。谁肯用功,谁会写文章。 
这么说,不很难作到写作的跃进吗?不是!写作的跃进也和别种工作的跃进一样,必须下工夫,勤学苦练。不能把勤学苦练放在一边,而去空谈跃进。看吧,原本不敢动笔,现在拿起笔来了,这还不是跃进的劲头吗?然后,写不出大的,写小的;写不好诗,写散文;这样高高兴兴地,不图名不图利地往下干,会有成功那。难道这还不是跃进么?好吧,让咱们都兴高采烈地干吧!放开胆子,先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咱们会逐渐提高,写出像样子的东西来。不怕动笔,笔会听咱们的话,不是吗? 
多改多念
文章必须修改,谁也不能一下子写成一大篇,又快又好。怎么修改呢?我们应当先把不必要的话,不必要的字,狠狠地删去,像农人锄草那样。不要心疼一句好句子,或一个漂亮字,若那一句那一字在全段全句中并不起什么好的作用。文章正像一个活东西,全体都匀称调谐美,孤零仃的只有一处美,可是跟全体不调谐,不美。比方说,一个人长得并不俊,服装也不整齐,可是戴了一优选漂亮的帽子,那能教他变成美人吗?不能!文章也是这样。“愤怒的葡萄”呵,“潺潺的流水”呵,单看起来也许不错,要是放错了地方不中用;删去它,别心疼!若是整段可有可无,整段都可以删去。文章必须简练经济,不要以多为胜。一句话说到家,比十句八句还更顶事。不着边际的话一概要删去。 
这样“锄”一两遍,看一看全篇已经都联贯清楚了,再细细修改字句。首先,要把不现成的字,换上现成的字,把不近情理的字,换上近情理的字。比方说,我们的小猫在屋中撒了一泡尿,我们便写“这使我异常愤怒”,便似乎不大近情理;不如说“我有点生气”。一个爱洁净的人是可能因小猫这个举动生气的,可不见得“异常愤怒”。反之,我们听到美帝国主义的飞机滥炸壤,而只“生了一点气”,并不“愤怒”,不近情理。要打算教文章带感情,能感动人,我们必须揣摩我们的话语近不近情理。 
文章通体都顺当了,我们须再加工,起码教重要的句子有力量,带感情。由心里说出的真情实话必定有力量。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与感情,不来自从字典辞源找来的字汇词汇。我们的思想好,感情厚,我们能教普通的话变成很有力量的话。在我们和人争辩的时候,我们不是也说普通话么?可是往往很带感情。写文章也能够这样。我们要相信自己,确是能用大白话说得一针见血,我们敢放胆地下笔了。我们写稿子要有斗争地主、奸商,或贪污分子那样的勇气,一句话把对方说得低下头去。我们会说这样的话吗?会!好,为什么不把这样的话放在文章里呢?心里的真话——有思想有感情的话——是文艺作品的话。 
为多修改须多念自己的文章。这里所说的“念”是朗读的意思。文字写在了纸上,我们不容易知道它们的声音好不好,音节好不好,用字现成不现成。非出着声儿念不可。嘴里念,耳朵听,我们会立刻听出文字的毛病来:有的句子太长了,应当改短;有的句子念着绕嘴,必是音节或字眼安排得不对劲,要设法调换修正;有的句子意思好,可是念起来不嘹亮,不干脆,听着不起劲,这必是句子的结构还欠妥当,或某几个字不大现成,应当再加工。一个好句子念起来嘴舒服,耳朵舒服,心里也舒服。我们拉胡琴必须先定定弦。我们朗读文章,正好像拉拉胡琴,试试弦,声音不对马上调整。 
念给自己听是个好办法,可还不如念给别人听。别人的耳朵有时候比咱自己的更可靠。特别是诗和话剧,一个字用的不好不对,听者马上会感到别扭。我们必须要求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先能教别人听得明白,然后更进一步教别人听了挺过瘾。可千万别把自己的文章藏在袋里,不敢念给朋友们听;也别怕朋友们听了提意见。说到归齐,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听的呵! 
我们还要多念别人的作品,这里的“念”是阅读的意思。光自己写,而不多念别人的作品,不容易进步。顶好是写和读并进;自己常常练写作,也不断地阅读好作品。自己老不写,不能充分得到阅读作品的好处;光自己写而不阅读作品,不能吸收经验,丰富自己。作品是写作经验拥有体的表现。我们从一篇作品里,可以看出作家怎样运用文字语言,怎样描写风景,刻画人物,怎样布置全局,怎样安排各处的情节。这些,都是我们应当细心体会的。这样学了一篇作品,我们会明白:原来一篇好作品是一个艺术品,处处都是事前布置好了的,所以那么有层次,有发展,有起有落,有头有尾,不是随便一写,顾前不顾后,或这儿太多,那儿太少,一疙瘩一块的。 
怎么去写一件事,应该由作者自己决定——怎么写的经济,有效果。这是说,我们不必去摹仿别人。我们念别人的作品是为丰富自己的经验,而不是为照猫画虎地去套别人的套子。这一点很要紧。比如说,念了别人的作品,我们看明白人家能用三言五语刻画出一个人物,好,我们便应当学这个方法,也设法去用三言五语描画出个人物,可不是人家的人物姓王,咱们自己的人物也得姓王,人家的人物爱唱戏,咱们的也得爱唱戏。我们要从别人的作品中学来写作的方法,而后运用这方法去自己创作,若是照着葫芦画瓢,人家怎么写我也怎么写不对了。况且,即使一部好作品,其中也难有薄弱的地方。有的作家很会刻画人物,而不会安排情节,有的很会描写风景,而文字不大利落。在我们念作品的时候,须“睁开眼睛”,看到好处,也看到坏处,从而学那优点,不学那缺点。要不然,把别人的缺点都学来,越学越坏了。 

多练基本功
很高兴和同志们见面。我来讲话,是为互相学。因为忙,没来得及预备完整的讲稿,想起什么说什么,意见未必正确,请同志们指正。 
我觉得:练基本功,对初学写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拿这作为讲题吧。
(一)先练写一人一事:
有些人往往以写小说、剧本等作为初步练,我看这不大合适。似乎应该先练写一个人、一件事。有些人常常说:“我有一肚子故事,是写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你若追问他:那些故事中的人都有什么格?有哪些特点?他回答不上来了。他告诉你的尽是一些新闻,一些事情,而没有什么人物。我说,他并没有一肚子故事。尽管他生活在工厂里、农村里,身边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新人新事,可是他没有仔细观察,人与事都从他的身边溜走了;他只记下了一些破碎不全的事实。要想把小说、剧本等写好,要先从练写一个完完整整的人、一件完完整整的事做起。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很重要,它能锻炼你的文字表达能力。不能熟练地驾驭文字,写作时不能得心应手。有些书法家年老目昏,也还能写得很整齐漂亮。他们之所以能够得心应手,是因为他们天天练,熟能生巧。如果不随时注意观察,随时记下来,哪怕你走遍天下,还是什么也记不真确、详细,什么东西也写不出来。 
刚才,我站在此地小坡上的小白楼前,看见工厂的夜景非常美丽;想来同志们都曾经站在那里看过好多次了,你们应该把它记下来。在这夜景里,灯光是什么样子,近处如何,远处如何,雨中如何,雪后如何,都仔细地观察观察,把它记在本上。 
要天天记,养成一种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写不丰富。经常生活,经常积累,养成观察活的惯。惯养成之后,虽不记,也能抓住要点了。这样,积月累,你肚子里的东西多了起来。写作品不仅仗着临时观察,更需要随时留心,随时积累。 
不要看轻这个工作,这不是一件容易事。一个人,有他的思想、感情、面貌、行动,一件事物,有它的秩序、层次、始末,能把它逼真地记下来并不容易。观察事物必须从头至尾,寻根追底,把他看全,找到他的“底”,因为做文章必须有头有尾,一开头要想到它的“底”。不知全貌,不会概括。 
有些年轻同志不注意这种基本功练,一开始写小说、剧本;这种情况好比没练过骑车的人,去参加骑车竞赛。
(二)把语言练通顺:
下功夫把语言写通顺了,也是基本功,也是很重要的基本功。它和戏曲演员练嗓子、翻跟斗一样。演员不练嗓子,怎么唱戏呢?武生不会翻跟斗,怎么演武戏呢?文学创作也是一样,语言不通顺,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有些人,确实有一肚子生动的人物和故事,他向人谈讲时,谈得很热闹;可一写出来,不那么动人了,这是因为在语言方面缺乏训练,没有足够的表达能力。 
有些人专以写小说、写剧本练文字,这不妥当,文字要从多方面来练,记记,写,写信都是锻炼文字的机会;哪怕写一个便条,都应该一字不苟。 
写文章,用一字、造一句,都要仔细推敲。写完一句,要看看全句站得住否,每个字都用得恰当与否,是不是换上哪一个字,意思更明显,声音更响亮,应知一个字要起一个字的作用,像下棋使棋子那样。一句,一段写完之后,要看看前后呼应吗,联贯吗?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都必须前后呼应,互相关联。慢慢地,你学会更多的,能够若断若续,有波澜,有起伏,读起来通畅而又有曲折。写小说的人,也不妨练写写诗;写写诗,文字可以更加精炼,因为诗的语言必须很精炼,一句要表达好几句的意思。文章写完之后,可以念给别人听听。念一念,哪些不恰当的字句,不顺的地方,都显露出来了,才可以一一修改。文章叫人念着舒服顺,要花很多心思和功夫。有人看我的文章明白易解,也许觉得我写时很轻松,其实不然。从哪儿开头,在哪儿收束,我要想多少遍。有时,开了许多头都觉得不合适,费了不少稿纸。 
字的本身没有好或坏,要看用在什么地方。用得恰当,生动有力。 
文字要写得简练。什么叫做简练呢?简练是话说得少,而意思包含得多。举一两句做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杏花。”只不过十四个字,可是包含多少情和景呀! 简练须要概括,须要多知多懂。知道一百个人,而写一个人;知道一百件事,而写一件事,才能写得简练。心有余力,有所选择,才能简练。譬如歌剧演员,他若扯着嗓子喊叫,不好听;他必须天天练嗓子,练得运用自如,游刃有余,好听了。 
我建议大家多多练基本功,哪怕再忙,每天也要挤出点时间写几百个字。要知道,练基本功的功夫,应该比创作的功夫多许多许多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