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新版) 中国哲学 圣铎
  • 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新版) 中国哲学 圣铎
  • 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新版) 中国哲学 圣铎
  • 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新版) 中国哲学 圣铎
  • 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新版) 中国哲学 圣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新版) 中国哲学 圣铎

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2.9 1.9折 68 九五品

库存5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圣铎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46164

出版时间2019-03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448页

字数535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702_9787550246164

上书时间2024-06-28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正版特价书籍
商品描述
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学类图书。作者力图将晦涩难懂的国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读出来,同时再现南怀瑾先生的经典阐释。本书针对现代人阅读国学经典与快节奏生活之间的盾,延续南怀瑾先生生动、幽默、经史参合的解读方式,直面现代人在生活、学、工作、为人、做事、感情等方方面面的困惑,让读者在聆听南怀瑾先生讲述国学知识的同时,也为解除自己心灵困惑找到正确的指引。

精彩内容:

温和对待他人的无礼    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也没有什么比水更善于打败坚硬的东西。水静的时候,润物无声;水强大的时候,足以冲毁城池,淹没六军。温和的人放弃外表的刚硬,保持内心的坚韧,像水一样柔弱,也像水一样强大。    人生在世,难跟别人打交道,也难言高语低,有些磕磕碰碰的事。这时候,像水一样柔而不弱,既可于自己的心灵受伤,也可于伤害别人,不是很好吗?    ,保持内心的强大。内心强大的人,因为自信而从容不迫,无论别人的态度如何变化,他是不动声,泰然自若。    如你被对方气势汹汹的态度吓得惊慌失措,正是对方乐意看见的结果。不管对方如何表演,仍能保持从容的心态,这样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第二,温和地对待别人的无礼。在生活中,遇到别人无礼的对待时,以无礼反击无礼,只会引起更强烈的人际。如果你保持温和的态度,能有效化解别人的强硬态度,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在你面前,别人的强硬,像一块石子投于水池,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乔是一位有名拳王,有,他跟朋友一起驾车外出,不料前面一辆小货车突然来了一个急刹车,乔急忙刹车,避了一场可能发生的事故。小货车司机走下车,不由分说地将乔臭骂了一顿。乔并不分辩,微笑着连说“对不起”。    乔的朋友不服气,想下车理论一番,却被乔拦住了。    小货车司机走后,乔的朋友不满地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教训一下这个讨厌的家伙?”    乔淡淡一笑,幽默地说:“如他侮辱了歌王卡罗素,你认为卡罗素会为他唱一首歌吗?”    一个温和而冷静的人,他的心像一条游在深水里的鱼,没有人能伤到他。如别人无礼的态度使你很受伤,那固然说明对方缺少修养,也说明你的内心过于软弱。与其仇视对方,不如努力训练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三,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教养。温和有礼地对待别人,这是教养。如别人态度无礼,还有没有必要对他讲礼貌呢?当然有必要。因为教养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无论别人是否有教养,也别忘了自己的修养。    有,一个绅士陪朋友一起散步。在一个熟悉的报摊上,绅士买了一份报纸,并且很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那报贩却冷冷淡淡的,不发一言。    他们离开报摊后,朋友议论说:“那家伙态度很差,对你的‘谢谢’好像并不领情呢!”    绅士说:“是的,他每天都是这样。”    “那你为什么还要对他那么客气呢?”朋友奇怪地问。    绅士反问:“我为什么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在生活中,很多人是让别人决定自己的行为。别人态度好,自己便笑脸相对;别人态度不好,自己便冷语相加。老是让别人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心情,不是失去了自我吗?作为一个强者,当然应该保持自己独立的心境和行为能力。    是啊!绅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失绅士风度,正如粗人随时可能表现出粗鲁一样。何必因为别人表现不佳而放弃自己的素养呢?    第四,处变不惊,静观事态发展。遇到对方突然的挑衅时,可能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反应,一旦言语不当,可能使盾激化。这时候,要保持冷静,宁可一言不发,也不要轻易发言。直到想好了对策,再做出合理的反应。    古时候,有一位刺史,因为年轻,本州的武官对他不服气,想找机会给他难堪。有,刺史的家僮骑马出门,路上遇到武官,没有下马请安匆匆驱马而过。这在当时是失礼行为。武官佯装大怒,追上去,将家僮拉下马来,不由分说,痛打一顿。然后,他提着马鞭,主动来见刺史,叙述事情经过后,故意说:“我打了您的家僮,请让我走吧!”    这等于给刺史出了一道难题:如果刺史不同意他辞职,输了一招;如果同意他辞职,又有公报私仇之嫌,反而被他抓住了把柄。年轻刺史并非等闲人物,他微微一笑,淡淡地说:“奴才见了官人不下马,打也可以,不打也可以;官人打了奴才,走也可以,不走也可以。”这无疑是说:打不打人,那是你的修养;走不走人,那是你的选择,之跟我无关。    武官一时不知所措。如果他辞职的话,只是自己吃亏;如果他不辞职的话,等于扫自己的面子。他默思半晌,无言以对,只得躬身告退。从此,他再也不敢为难刺史了。    这位刺史处变不惊,始终保持温和的态度,使对方找不到任何攻击的把柄,却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不是很高明的策略吗?    p2-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