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律的误区 成功学 张晓蔓|责编:蔡伟//贾勇
  • 自律的误区 成功学 张晓蔓|责编:蔡伟//贾勇
  • 自律的误区 成功学 张晓蔓|责编:蔡伟//贾勇
  • 自律的误区 成功学 张晓蔓|责编:蔡伟//贾勇
  • 自律的误区 成功学 张晓蔓|责编:蔡伟//贾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律的误区 成功学 张晓蔓|责编:蔡伟//贾勇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9.3 4.2折 45.8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晓蔓|责编:蔡伟//贾勇

出版社辽宁人民

ISBN9787205102906

出版时间2021-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23页

定价45.8元

货号702_9787205102906

上书时间2024-06-27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序言

章自律?省省吧!你是在间歇自虐

早起打卡先交费,大可不必

用贵的化妆品,熬着晚的夜

同样的一万步,不同的失与得

看书如嚼蜡,不如去打游戏

光鲜亮丽的朋友圈,不会带给你精致生活

护肤还是玩手机?自律还是放纵?

第二章不自律是人弱点,自律才能获得自由

把邋遢当潇洒,只是你不自律的借

侥幸:临阵磨不快也不光

上瘾:奶茶是续命利器,别想劝我戒掉它

拖延:对不起,我又迟到了

固执:我是人间惆怅客,只和自己过不去

嫉妒: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的人是不幸的

第三章高手能自律,也只是用对了方法而已

制订目标,让你的能量内循环

及时止损,远离正在消耗你的人、事、物

时间管理,活用你的时间

情绪管理,不焦虑、不抱怨、不攀比

克制,推迟享受,远离诱惑

自我调控,苦而不言,喜而不语

第四章提升自控力,别让“纵欲”毁了自律

自控、自律从积极的心理暗示开始

人生不设限,激发自我潜能

在潜意识中培养自律惯

自律人生不浮躁

一次只做一件事,自律也要有节制

不吃与不停吃,突击式自律不可取

第五章把时间用对地方,别只是看起来很忙

抓住自律的每分钟,而不是每分钟都自律

为自己设定一个自律的期限

刷抖音、逛,时间都哪去了

自律的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活用碎片化时间,让自己更自律

自律忌“拖字诀”,该出手时要出手

……

第六章乐观是自律的底,不发脾气才是真本事

第七章活出真我,让自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内容简介:

注意分辨自律的真伪,别让你渴望的“自律”变成痛苦的“自虐”。自律的误区剥开了“自律”的谜团,提示读者逃开“自律的误区”,其实“自律”会让你玩得更尽兴,活得更欢畅!

作者简介:

    张晓蔓,管理学硕士。多年来探讨研究情商管理,致力于大中小企业员工培养与关怀和社会家庭教育辅导工作。对企事业人员素质提升、力提升、心理健康辅导、家庭教育、青行为惯培养等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注重启发,循循善诱,擅长问题分析、答疑与解惑。

精彩内容:

    早起打卡先交费,大可不必
    春风送暖,顾浩亮越发不想从床上爬起来。闹钟响了三遍,按了三遍,顾浩亮还在被窝里挣扎着。后,他光荣地迟到了。
    “喂,大亮,你这个月迟到几次了?少有三次了吧?迟到三次可是要扣半月奖金的啊。”同事说道。
    顾浩亮揉了揉眼睛:“别提了,其实晚上睡得挺早的,不知道为啥,早上是起不来。”
    同事笑着说道:“我上周加了个‘早起群’,挺不错的,你也加进来吧。”
    顾浩亮摇了摇头:“闹钟都叫不醒我,群有啥用。”
    原来,同事的这个“早起群”是专门给“想自律的人”准备的。每个人进群前,要先缴纳一笔费用。如果能在规定时间内打卡,到月底能返还这笔钱,如果没能在规定时间内打卡,这笔钱要被没收,拿去奖励给坚持打卡的人。
    “为了不让自己的钱‘打水漂’,我每天都硬着头皮早起打卡,”同事顶着黑眼圈笑道,“这不,我这个月都没迟到过,你也试试吧!”
    不知从何时起,这种“打卡群”在人们的生活里时兴起来。若说效果嘛,确实是有,很多人为了“钱不打水漂”早起、跑步、瘦身,但这种打卡并不能证明你的自律。像顶着黑眼圈说自己“不再迟到”的同事,他只能证明自己起早过,却不能证明自己好好利用了早晨这段时光。
    热衷于“打卡群”的年轻人已经将“早起顺便打卡”本末倒置,变成了“早起只为了打卡”。而且,靠与人分钱来维系的自律根本不能算自律,这充其量只能算他律,说得再直白一些是伪自律。这种伪自律,是过分追求仪式感和结果,而忽略了原本目标的行为。
    在我们生活中,类似“打卡群”的伪自律行为还有很多。摆拍式自律——健身房里,一身漂亮运动装束,妆发整齐的女子骑在动感单车或站在跑步机上,一边调整好手机,一边找角度自拍,有的还会找路过的人帮自己拍照。
    跟风式自律——昨天的朋友圈是跟着健身达人练马甲线,的朋友圈是跟手账博士学画画,明天的朋友圈是跟着美食博主直播做菜。他们的兴趣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凡事都是浅尝辄止,只有三分钟热度。
    式自律——为了各类资格证件,要么挑灯夜读,要么冰水洗漱,要么头悬梁锥刺股,知识点没记下来多少,反而病倒了。其实,朋友圈里这些溢出屏幕的仪式感,都因为太注重形式和结果,而成为自欺欺人、虎头蛇尾、消耗健康的伪自律了。如果伪自律过了头,那便不能称之为自律,只能称其为“自虐”了。
    国际范围内,专享连续两届拿下国际华语辩论优选赛事“国际大专辩论赛”很好辩手的黄执中,曾在小学问一书中指出,有些人在做出“改变自己”的决定时,会陷入“do(做什么事情),have(得到什么东西),be(成为什么人)”的行为误区。
    比如某个女生想,人家问:“你为什么要?”女生说:“因为想瘦(do),想有马甲线,想有细长的腿(have),变成一个自信、漂亮的人(be)。”
    其实,这在心理学上是不成立的,正确的方式应该是“be,do,have”。也是说,你要从一开始决定,要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be),然后想想自信的人是什么样子,比如很瘦(do),等你达成了be和do自然有了天鹅颈、马甲线、细长腿(have)。
    王文是忽胖忽瘦。每当男朋友说她胖时,她不吃主食,外加花式运动。可没过几天,她因为补偿心理和自怜情绪,疯狂吞食烤肉和甜点。这样,王文忽胖忽瘦,一周减下来10斤,三天能涨回去12斤。
    年前,王文又一次瘦了下来,而且这次保持的时间很久,周围的人纷纷向她取经。王文没有隐瞒,她实话实说道:“我之前因为不规律,在体检的时候查出了内分泌紊乱,所以我把瘦身的目标改成了健康。没想到,饮食、睡眠和运动跟上来后,体重也跟着减了下来。”
    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