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实秋散文精选 散文 梁实秋
  • 梁实秋散文精选 散文 梁实秋
  • 梁实秋散文精选 散文 梁实秋
  • 梁实秋散文精选 散文 梁实秋
  • 梁实秋散文精选 散文 梁实秋
  • 梁实秋散文精选 散文 梁实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梁实秋散文精选 散文 梁实秋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6.9 2.1折 32.8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实秋

出版社崇文书局

ISBN9787540366889

出版时间202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04页

字数133千字

定价32.8元

货号701_9787540366889

上书时间2024-06-27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美食谈吃|

豆汁儿

炸丸子

烧鸭

酸梅汤与糖葫芦

饺子

窝头

薄饼

爆双脆

铁锅蛋

酱菜

火腿



满汉细点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专为青朋友打造的梁实秋散文经典读本。选取了梁实秋先生散文中通俗易懂,贴近青朋友生活的作品。全书分为美食谈吃、动物故事、故人旧事、生活趣味、读书做人五个章节,梁实秋先生还非常注重散文的语言艺术,他的作品融入了北京方言的亲切、白、风趣,形成一种梁实秋特有的清新自然、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朋友们从书中可以感受梁实秋先生内在的精神世界和生活志趣。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原名梁治华,字实秋,华语散文一代宗师、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也是首位研究莎士比亚的。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优选纪录,用诙谐典雅的文字写出人生的洒脱与智慧。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槐园梦忆等。

精彩内容:

    豆汁儿
    豆汁下面要加一个儿字,好像说鸡蛋的时候鸡字下面要加一个儿字,若没有这个轻读的语尾,听者会不明白你的语意而生误解。
    胡金铨先生在谈老舍的一本书上,一开头说:不能喝豆汁儿的人算不得是真正的北人。这话一点儿也不错。是在北,喝豆汁儿的人也是以北城里的人为限,城外乡间没有人喝豆汁儿,制作豆汁儿的原料是用以喂猪的。但是这种原料,加水熬煮,却成了城里人个个欢喜的食物,而且这与阶级无关。力气的苦哈哈,一脸渍泥儿,坐小板凳儿,围着豆汁儿挑子,啃豆腐丝儿卷大饼,喝豆汁儿,咸菜儿,固然是自得其乐。府门头儿的姑娘、哥儿们,不便在街头巷尾公开露面,和穷苦的民混在一起喝豆汁儿,也会派底下人或者老妈子拿砂锅去买回家里重新加热大喝特喝,而且不会忘记带回一碟那挑子上特备的辣咸菜。家里尽管有上好的酱菜,不管用,非那个廉价的大腌萝卜丝拌的咸菜不够味。有同嗜,不分贫富老少男女。我不知道为什么北人养成这种特殊的味。南方人到了北,不可能喝豆汁儿的,是河北各县也没有人能容忍这个异昧而不龇牙咧嘴。豆汁儿之妙,一在酸,酸中带馊腐的怪味。二在烫,只能吸溜吸溜的喝,不能大猛灌。三在咸菜的辣,辣得舌尖发麻。越辣越喝,越喝越烫,后是满头大汗。我小时候在夏天喝豆汁儿,是先脱成光脊梁,然后才喝,等到汗落再穿上衣服。
    自从离开北,想念豆汁儿不能自已。有一年我路过济南,在车站附近一个小饭铺墙上贴着条子说有“豆汁”发信。叫了一碗来吃,原来是豆浆。是我自己疏忽,写明的是“豆汁”,不是“豆汁儿”。来到台湾,有朋友说有一家饭馆儿豆汁儿,乃偕往一尝。乌糟糟的两碗端上来,倒是有一股酸馊之味触鼻,可是稠糊糊的像麦片粥,到嘴里很难下咽。可见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勉强不得。
    炸丸子
    我想人没有不爱吃炸丸子的,尤其是小孩。我小时候,根本不懂什么五臭八珍,只知道小炸丸子为可。肉剁得松松细细的,炸得外焦里,入即酥,不需大嚼,既不吐核,又不摘刺,蘸花椒盐吃,一一个,实在是无上美味。可惜一盘丸子只有二十来个,桌上人多,分下来差不多每人两三个,刚把馋虫诱上喉头,难以为继了。我们住家的胡同有一个同和馆,近在咫尺,有时家里来客留饭,在同和馆叫几个菜作为补充,其中必有炸丸子,亦所以餍我们几个孩子所望。有,我们两三个孩子偎在母亲身边闲话,我的小弟弟不知怎么的心血来潮,没头没脑的冒出这样的一句话:“妈,小炸丸子要多少钱一碟?”我们听了哄然大笑,母亲却觉得一阵心酸,立即派佣人到同和馆买来一碟小炸丸子,我们两三个孩子伸手抓食,每人分到十个左右,心满意足。事隔七十多年,不能忘记那一回吃小炸丸子的滋味。
    炸丸子上面加一个“小”字,不是没有缘由的。丸子大了,炸起来不容易炸透。如果炸透,外面一层又怕炸过火,所以要小。有些馆子称之为樱桃丸子,也不过是形容其小。其实这是夸张,事实上比樱桃大些。要炸得外焦里有一个诀窍。先用温油炸到八分熟,捞起丸子,使稍冷却,在快要食用的时候投入沸油中再炸一遍。这样便可使外面焦而里面不至变老。
    为了偶尔变换样子,炸丸子做好之后,还可以用葱花酱油芡粉在锅里勾一些卤,加上一些木耳,然后把炸好的丸子放进去滚一下起锅,是为溜丸子。
    如果用高汤煮丸子,而不用油煎,煮得自白的,加上一些黄瓜片或是小白菜心,也很可,是为汆丸子。若是赶上毛豆刚上市,把毛豆剁碎羼在肉里,也很别致,是为毛豆丸子。
    湖北馆子的蓑衣丸子也很特别,是用丸子裹上糯米,上屉蒸。蒸出来一个个的粘着挺然翘然的米粒,好像是披了一件蓑衣,故名。这道菜要做得好,并不难,糯米先泡软再蒸,不会生硬。我不知道为什么湖北人特喜糯米,豆皮要包糯米,烧也要包糯米,丸子也要裹上糯米。我私人以为除了粽子汤团和八宝饭之外,糯米派不上什么用场。
    北酱肘子铺(即便宜坊)一种炸丸子,扁扁的,外表疙瘩噜苏,里面全是一些筋头麻脑的剔骨肉,价钱便宜,可是风味特殊,当做火锅的锅料用为合适。我小时候上学,如果手头敷余,买个炸丸子夹在烧饼里,惬意极了,如今回想起来还回味无穷。
    后还不能不提到“乌丸子”。一半炸猪肉丸子,一半炸鸡胸肉丸子,盛在一个盘子里,半黑半白,很是别致。要有一小碗卤汁,蘸卤汁吃才有风味。为什么叫乌丸子,我不知道,大概是什么一位姓乌的大老爷所发明,故以此名之。从前有那样的风气,人以菜名,菜以人名,如潘鱼江豆腐之类皆是。
    p2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