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韬略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谭汉生
  • 春秋韬略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谭汉生
  • 春秋韬略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谭汉生
  • 春秋韬略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谭汉生
  • 春秋韬略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谭汉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春秋韬略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谭汉生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3.2 2.3折 56.8 全新

库存2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谭汉生

出版社崇文书局

ISBN9787540348694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其他

开本16

定价56.8元

货号305_9787540348694

上书时间2024-06-27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细品先贤韬略,纵览往世兴衰,看清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和走向。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和全局视角,将中华民族独有的谋略智慧精彩呈现。用文学的语言,通俗写史,带领读者身临其境,体会运筹帷幄的魅力现场。以史为鉴,在历史的镜前,找到修身、治国、天下的。春秋,是人的智慧大放异彩的时代。迭兴的霸业,是人的权谋践履;瑰丽的学说,是人的智略高扬。滥觞于春秋后期的诸子百家,已经了某个和地区的局限,开始从理论的高度对社会的前途进行整体设计,对人类的归宿进行思。它们是人类的大智慧、大韬略。

目录:

向王权的箭

史伯预言/003

称霸先安内/005

在“黄泉”下寻找圆满/008

王权与霸权的战/010

第二章

“尊王攘夷”与“九合诸侯”垂钓智慧/017

拉开序幕/019

一只看不见的神秘之手/ 021

齐桓的“船骥”/023

“尊王”与霸业/027

下的承诺/030

与之为取/032

汉水之滨的南北对话/035

葵丘,盛衰的分水岭/037

从救世主到弃儿/039

第三章

两难:道德与霸权

齐桓托孤/045

与虎谋皮的代价/047

古为义,今为笑/050

第四章

苦难铸的霸业

多难兴邦/057

“移人”的骊姬/061

围绕晋丧的治乱理论/066

苦旅中的智略/069

一道难题的妙解/075

称霸起自勤王/078

在死人身上做文章/081

“我击其外,楚诛其内”/083

孔子道破“天王狩于河阳”的谜底/086

第五章

走不出关中的秦穆公五张羊皮的价值/091

窥视中原/093

魂断殽山/095

东进,东进!/098

退,亦是一种英雄本/100

第六章

火神后代燃起的野火

“蛮夷”的幌子/105

智取江汉诸姬/107

三年不鸣:洞幽烛微的秘方/110

再现神威的祖宗法宝/113

九鼎算什么?/116

美人与骏马/119

存郑复陈/122

楚庄王说:止戈为武/125

不借道的背后/130

第七章

走近黄池的代价

一个女人和三个的命运 /135

费无极给伍氏两兄弟出的“题”/137

鱼腹藏剑/141

“更”的学问/144

……

第十四章

诈:泯灭虚实界限的

石碏手/241

阳子诈胜/244

真真的苦肉计/247

空城计/250

“灵王回来了!”/253

第十五章

囿,生在谋略机体上的毒瘤的“申池”和“桃园”/26

1恃有俊才/262

因梦害己/264

宣伯谋去季孟/268

第十六章

集春秋韬略文明大成的巨子之谋“毋必毋固”的孔子/273

“无为而无不为”的老子/279

“以奇胜”的孙子/282

后记/287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向王权的箭、“尊王攘夷”与“九合诸侯”、两难: 道德与霸权、苦难铸的霸业、走不出关中的秦穆公、火神后代燃起的野火等。

作者简介:

谭汉生,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湖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理事,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理事。出版有儒家雅品纲鉴易知录译注水心先生文集点校等作品。

精彩内容:

史伯预言如果说是“妖怪”褒姒断送了西周,使王权式微;那么便可以说是“魔鬼”郑伯迎来了春秋,让霸权崛起。郑国的之所以能在春秋之初率先登上霸主的擂台,荣膺“小霸”之称号,担当起揭开春秋霸业序幕的历史使命,与西年史伯的预言有很大的关系。何谓兴邦之言?斯谓也。郑国的开国郑桓公,初封于郑(今陕西省华县)。早在犬戎的铁蹄踏破西周的王廷之前,郑桓公开始为郑国的前途深深担忧起来。他看到幽王失政,诸侯异心,明白西周的倾覆只是迟早之事。而他的封国正临近犬戎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不利。怎么办?他于是去向素负远见卓识盛名的史伯讨教。郑桓公问史伯:“王室多故,我将避难何处?”史伯非常肯定地回答:“只有雒邑以东、黄河济水之南可居。”他指出成周雒邑附近已难以插足,因为这里除了周王的子弟和亲戚以外,都是蛮夷之人,并打消了郑桓公南移西迁的想法,认为西戎贪利、南楚必兴,难以久处。他认为选择雒邑以东、河济之南才是上策。这里虽地近虢、郐两个,但其君贪而好利,百姓不附。郑桓公只要凭借王朝司徒的身份,给虢、郐两君一点小恩惠,他们会轻分其地。而一旦天下有事,他们又将背信弃义。这样便可奉辞伐罪,率成周之军攻占虢、郐,然后可图谋四方了。接着郑桓公向史伯询问天下大事,史伯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西周将于三年之内弊败,继之而兴的将是齐、晋、秦、楚。并且,他要郑桓公赶紧行动,在动乱之前建立起新的根据地,否则,大难临头再做准备,来不及了。史伯的预见,使得郑柜公提前一步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及时地将郑国民众从关中地区迁到河济之南(今河南省新郑市附近)。可惜郑桓公壮志未酬,在保卫周王室的战斗中为犬戎所杀。但是,他为自己的孙子郑庄公赢取了宝贵的时间,使其在未来风云突起的诸侯争霸战中,先一步夺得了盟主的地位。在天下大乱的战争时代,选择一块什么样的根据地,对于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诸葛亮在的隆中对中为刘备选择荆益两州作为蜀汉发迹的根据地,可以说与史伯选择河济之南作为郑国的迁都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对天下大势透辟的分析和的预见,成为我国古代韬略中深谋远虑的典范之作。当我们为史伯、诸葛亮的远识深深折服时,我们也看到了他们的谋略得以实现,正是以虢、郐二君,以及刘璋、张鲁之辈贪求近利、引狼入室的鼠目寸光之愚为前提条件的。可见,长远的韬略正是把无知和愚昧作为垫脚石,超前的眼光正是立足于庸和近视z上。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弥补自身的缺陷,是破除敌方韬略的好办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