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人学与哲学史 中外文化 尚明
  • 中国近代人学与哲学史 中外文化 尚明
  • 中国近代人学与哲学史 中外文化 尚明
  • 中国近代人学与哲学史 中外文化 尚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近代人学与哲学史 中外文化 尚明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7.7 3.2折 56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尚明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61580

出版时间2007-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507页

字数422千字

定价56元

货号510_9787010061580

上书时间2024-06-26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章 内学养身心 外学应世事--张之洞人学及哲学要义
节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模式
第二节 尊纲常而斥民权,倡守约以破繁难
第三节 引西学以益智,奋民志而图强
结语

第二章 援儒人墨 用夷变夏--康有为人学及哲学要义
节 “去苦求乐”的人论和“人道”之学
第二节 仁爱之德为人类文明形成与进化的枢机
第三节 人权等的学术主旨及实现之初阶
第四节 更新国人精神素质,塑造中西合璧的新国魂
结语

第三章 辟荀学立仁本 挞秦政倡民权--谭嗣同人学及哲学要义
节 中西同源论和取法西学的思想根据
第二节 “仁”的本体论化及对“以名为教”的理论否定
第三节 批判纲常伦理、伸张人权等
第四节 善论的再创造和肯定灵魂不灭说的道德教化功用
结语

第四章 创三育强国本 倡内籀正文风--严复人学及哲学要义
节 从自由精神求证中西差异的根源
第二节 更新民众素质为强国保种之本
第三节 对中国传统学术和体制的批判
第四节 融合中西教育思想和模式之构想
第五节 对斯宾塞、赫胥黎思想的扬弃及“合群进化”思想
第六节 为“开明自营”和“背苦趋乐”作道德正名
结语

第五章 既闻海潮音也作狮子吼--梁启超人学及哲学要义
节 “新民”为中国救危图强之本
第二节 “小我”与“大我”相扶助的新民精神
第三节 辨证“新民”的公德与私德及相互关系
第四节 论证去奴的精神自由与有制裁的行为自由
第五节 教育宗旨在立“三达德”,玄学科学皆宜人生观
第六节 求证儒家哲学的基本特征、精神主旨和恒久价值
结语

第六章 从转俗成真 到回真向俗--章太炎人学及哲学要义
节 善恶、苦乐并行的“俱分进化论”
第二节 解脱“俱分进化”的“五无”境界
第三节 宣扬“无神教”以期增进国民道德
第四节 弘扬国粹以增进国民的“爱国热肠”
第五节 唯识论特的人学说
第六节 伸张个体价值,辟除以或社会压抑个人的惑见
第七节 宇宙论的转变及与人学、历史观点的关系
结语

第七章 奉西方三大发明 斥旧学粪中毒药--人学及哲学要义
节 判别中西及对中国建设模式的构想
第二节 对于“孔教”的理论定和否定
第三节 呼唤伦理觉悟与提倡新道德建设
第四节 从科学和唯物史观辩证“科学的人生观”
结语

第八章 张西化大纛蕴会通本相--胡适人学及哲学要义
节 探索东西方差异及“唯物文明”、“唯心文明”之辨
第二节 中国发展模式的真实构想和权宜的宣传号
第三节 立足科学而闯入玄学的人生论思想
第四节 近代实证哲学方法在批判中的推广之功
结语

第九章 认取自家精神 寻取自家路走--梁漱溟人学及哲学要义
节 三大路向及三期重现的学说
第二节 中国和社会的特殊及民族复兴之路
第三节 辨析、发扬儒学真精神以挽救国人精神危机
第四节 探索儒家的人类心理观及建立儒家心理学
第五节 人学与哲学的形上学根基
结语

第十章 统贯天人 章华梵--熊十力人学及哲学要义
节 升华境界之元哲学观及对哲学与科学差别的界说
第二节 对本体论、宇宙论、人生论结构关系的辩证
第三节 批判佛、道的“损之学”,标扬“敦仁新”的儒家生命哲学
第四节 对儒学与现代人文和科学精神契合点的求证
第五节 中西哲学与之比较
结语

第十一章 六经统摄国学 一心统摄六经--马一浮人学及哲学要义
节 六经统摄中外学术的观
第二节 “一心统摄六经”的道德本体论
第三节 为学之要在于破除俗、复归本
结语

第十二章 维旧邦新命 继理学法统--冯友兰人学及哲学要义
节 比较中西观点的嬗变及中西互补的构想
第二节 人生境界的划分及升华人生境界的元哲学观
第三节 论说哲学的正负之法及判别哲学与科学界限
结语
参文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