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争事典:023:023 外国军事 指文烽火工作室
  • 战争事典:023:023 外国军事 指文烽火工作室
  • 战争事典:023:023 外国军事 指文烽火工作室
  • 战争事典:023:023 外国军事 指文烽火工作室
  • 战争事典:023:023 外国军事 指文烽火工作室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战争事典:023:023 外国军事 指文烽火工作室

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3.2 1.9折 69.8 九五品

库存1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指文烽火工作室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11795

出版时间2019-01

版次2

装帧其他

开本16

页数198页

字数230千字

定价69.8元

货号412_9787516811795

上书时间2024-06-26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正版特价书籍
商品描述
主编:

历的英国与欧陆各主要强国始终若即若离,见缝插针地抓住机会发展自己,通过战场上的胜利和外交上的长袖善舞成不落帝国。对比传说与历史,还原本战国时期九州名将立花道雪颇具传奇彩的一生。火门究竟是除了吓人没太大作用的武器,还是划时代的武器?突袭红盐池,建功威宁海——文官名将王越的精彩人生。依据木兰辞透露出来的“历史密码”,探究木兰的真实身份以及她所生活的时代。

目录:

前言不落的光辉岁月——大不列颠崛起和祸乱欧洲史屡败屡战的不屈斗将——立花道雪战记热兵器时代的先锋——中世纪晚期的欧洲火门突袭红盐池——明帝国中期边史与文官名将王越传略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辞》背后的鲜卑汉化与柔然战争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英国自伊丽莎白一世到特拉法尔加海战这段时期的崛起历程;对比传说与历史,梳理了立花道雪的传奇人生和征战;介绍了火门的出现、发展及它在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回顾了明朝中期的边形势,以及文官王越的军旅生涯;简要分析了花木兰的身份及其生活时代背景。

作者简介: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历史、中外战争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致力于通过严谨的证、精美的图片、优美的文字、独到的视角为读者理清历史的脉络。目前已经出版军事历史类图书四十余本,其中包括战争事典战场决胜者透过镜头看历史信史四款mook系列丛书,以及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倭寇战争全史明帝国边史拿破仑战记秘密战三千年帝国强军:欧洲八大古战精锐帝国强军:中国八大古战精锐等专题图书。原廓:记者,电视纪录片策划及撰稿人,音速论坛古战版块及北朝论坛版主,长期致力于军事历史研究及相关图书、媒体的策划、编审与创作工作。赵恺:生于鱼米之乡,求学于燕赵之地,历史研究者,现出版有一言难尽:全元历史现场军国凶兽:一气读完的本战史猛禽崛起:美国战史军部当国等。  星野恒:自幼爱好历史,尤喜中国历史与本历史,对本历史人物上杉谦信、武田信玄等有独到的研究,撰写的文章曾在网络上被频繁转载。卡瓦利少校:军事史和技术史爱好者,涉猎广泛,对历东西方的火器、战船都有的研究。专注于军事史和技术目前的转折点,以及那些鲜为人知的武器与技术。佑陵:90后历史爱好者,居于巴山蜀水间,热衷于明史与古代战争史的学研究,喜欢挖掘历史中少有人留意的细节,对汉明两朝历史有较多涉猎。慕雨:天涯煮酒论史认证写手,喜欢文史,尤喜宋史,擅长两宋人物传记、宋人逸事、宋词、宋代战争题材写作。曾出版文治盛世:赵匡胤宋朝有个“”皇帝为什么挨打:靖康耻的前前后后单挑大宋朝:王安石历史真有故事:两宋风云等图书。

精彩内容:

2016年6月23,在复杂的政治博弈推动下,英国进行了举世关注的“脱欧公投”,终以多数人赞成英国脱离欧盟而告终。不过可以预见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欧盟与英国之间仍将保持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而历英国与欧洲大陆各主要强国之间也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实际上,从大不列颠群岛走来的英国并非世界历专享的“不落帝国”,但它无疑是为成功的一个。直到,其余辉依旧笼罩着波涛汹涌的南大西洋和广袤无垠的南部非洲。其制度、和语言更渗入了众多曾被它征服的土地。那么,是什么力量终令一个地处欧洲边缘的岛国维系了一个世纪的霸主地位呢?而号称“童贞女王”的伊丽莎白一世又如何借助西班牙的内忧外患终完成了英格兰的崛起?克伦威尔治下的共和国又如何在满是敌意的欧洲打开局面?三次英荷战争,伦敦如何利用“上兵伐谋”的战略终一举战胜了“海上马车夫”荷兰?而来自荷兰的君王又为何终能够征服不列颠群岛?“光荣”是否真的兵不血刃?英荷终合流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大陆战略”,甚至终葬送了“太阳王”路易十四的霸权?在欧洲大陆频繁的“王位战争”中,英国如何做到周旋于各派势力之中却一次次险中取胜?面对竞争对手法国的崩溃,小皮特的外交政策又是否遏制了拿破仑的崛起?在英国举国公投宣布脱离欧盟之际,不妨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些欧洲大陆合纵连横的历史。伊丽莎白加冕之时英格兰正处于一个内外交困的尴尬时期,用一位枢密院书记员的话说:“女王经济拮据,王国耗尽财源,贵族贫穷没落,军队缺少官兵,民众混乱,法纪废弛,物价昂贵,酒肉和衣服滞销,我们互相倾轧,对外同法国和苏格兰同时作战,法国国王一只脚站在加莱,另一只脚站在苏格兰,横跨在我们的王国之上,我们在国外只有不共戴天的敌人,没有坚强忠实的盟友。”但幸运的是,此时英国的主要对手——苏格兰和法国也正处于社会动荡的转型期。1559年4月,随着卡托—康布雷西条约的签署,法国与西班牙之间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意大利战争”宣告终结。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法王亨利二世将女儿嫁给刚刚丧偶的西班牙皇帝二世。但在婚礼现场,来自苏格兰的卫队长蒙哥马利突然冲出,以短刺入了亨利二世的头部。蒙哥马利行刺的动机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但显然算向来敌视英格兰的苏格兰人也不认可法国长期驻军于自己的国土之上。亨利二世去世之后,其年仅15岁的长子弗朗索瓦二世继位。作为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的丈夫,弗朗索瓦二世无疑有权以苏格兰国王的名义加冕,但是此时法部天主教势力与信奉加尔文教的“胡格诺”派剑拔弩张,自幼身体孱弱的弗朗索瓦二世还没来得及一展拳脚,便因耳部感染撒手人寰。16岁便成为寡妇的玛丽斯图亚特面对自己强势的婆婆——法国太后凯瑟琳,终选择离开巴黎,重返苏格兰。身为教皇克雷芒七世的侄女,法国太后凯瑟琳是一个特别的天主教信徒。对于法国的改革势力,凯瑟琳的态度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因此有人怀疑,弗朗索瓦二世的离奇去世便是因为试图与“胡格诺”派妥协而遭了亲生母亲的毒手,而同样面临苏格兰改革呼声的玛丽斯图亚特自然不敢在法国常驻。摆脱了凯瑟琳的控制之后,玛丽斯图亚特试图在苏格兰完成一场温和的改革,同时与英格兰缓和关系。在伊丽莎白和玛丽斯图亚特两个女王的虚与委蛇之中,英国和苏格兰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短暂的蜜月期。伊丽莎白甚至亲自替玛丽和自己的宠臣罗伯特达德利做媒。而玛丽斯图亚特则试图以表外甥女的身份窥伺英格兰王位的继承权,毕竟伊丽莎白此时已经宣布将“终身不嫁”。如果两位女王能始终保持这种良的互动,那么在伊丽莎白无嗣的情况下,玛丽将无可争议地头戴英格兰、苏格兰两顶王冠。但是1565年,她却选择下嫁自己同母异父的兄弟——苏格兰新教亨利斯图亚特。玛丽女王此举或许并非缘于爱情,因为即便在婚后她仍同自己的私人秘书——大卫瑞里奥保持着情人关系。但这场政治联姻并没有起到稳定局面的作用。由于亨利斯图亚特的新教背景,苏格兰的天主教势力随即展开了强烈的反弹。而在苏格兰全境内战连年的同时,玛丽女王的宫闱之中同样一片腥风血雨。1566年,不甘心被戴绿帽子的亨利斯图亚特刺杀了自己的情敌——大卫瑞里奥,结果不到一年他本人也离奇地死在位于爱丁堡的别墅。很多人猜测凶手是玛丽女王的新欢——詹姆士赫伯恩伯爵。玛丽斯图亚特的倒行逆施终换来了被废黜的恶果,尽管她年仅1岁的儿子詹姆士成为苏格兰的新国王,但惹来天怒人怨的女王却不得不流亡邻国——英格兰。此时的伊丽莎白对玛丽已经毫无香火之情,经过3个月的审判,玛丽斯图亚特及其丈夫——詹姆士赫伯恩被分别囚禁于谢菲尔德城堡和丹麦。不过对于伊丽莎白而言,威胁并没有真正解除,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和西班牙都视改革后的英格兰为异类,一时间各种废黜伊丽莎白、拥立玛丽斯图亚特的阴谋在伦敦反复上演着。不过此时的法国已经深陷战争的泥潭,而幅员辽阔的西班牙帝国也由于尼德兰地区的新教徒和资产阶级而不胜头疼。相反,伊丽莎白治下的英格兰此前已经完成了改革,天主教和新教达成了微妙衡,而货币改革和大西洋三角贸易的拓展更令英格兰的国民经济得以稳步提升。因此尽管周围各种“险情”不断,但是这位孑然一身的女王却始终稳如泰山。1570年,由于向伊丽莎白求婚失败和英格兰北部天主教势力叛乱失败的双重打击,西班牙皇帝二世悍然纵罗马教廷开除了伊丽莎白的教籍。但是此举对这位女王并无实质的伤害,反倒是以约翰霍金斯和弗朗西斯德雷克这对表兄弟为首的英国私掠船主始终令西班牙人如鲠在喉。有趣的是,霍金斯和德雷克出道之时并非海盗,而是通过向西属美洲殖民地运送奴隶牟利的商人,尽管这条从非洲西海岸捕获黑奴前往加勒比海换取“兽皮、生姜、糖和珠宝”并终返回英国的三角航线,充斥着血腥和暴力,但是其巨额的利润依旧令伊丽莎白公开为之背书。西班牙帝国对霍金斯的所作所为又妒又恨,他们首先通过外交渠道向英国施压,随后又出动海军在墨西哥湾炮击霍金斯的船队。英国船只遇袭的消息传来,伊丽莎白随即了在英国港避难的一支西班牙船队,至此都铎王朝与西班牙帝国的关系由昔的姻亲逐渐滑向了对立的深渊。1577年,约翰霍金斯正式成为英国海军的财务官,而他的表弟德雷克则在同一年扬帆出海,沿着麦哲伦的航线展开了英国人的次环球航行。尽管德雷克一路在美洲沿海四处打劫西班牙商船,但伊丽莎白和二世却并不急于撕破脸皮。伊丽莎白很清楚英国在正面挑战西班牙这头巨兽之前仍需要韬光养晦,而二世则认为推翻自己的小姨子伊丽莎白只能让老对手法国渔翁得利,毕竟顺位继承人玛丽斯图亚特有一半法国血统。但这种从大局出发的隐忍姿态并没有妨碍双方在对方的伤上撒盐。在鼓励更多的私掠船主窜入大西洋的同时,伊丽莎白大力资助西属尼德兰的浪潮,而西班牙则暗中鼓励爱尔兰的独立热情。1582年,“荷兰国父”威廉一世在宣布荷兰独立的两天前遇刺受伤,群龙无首的尼德兰者面对西班牙名将亚历山大法尔内塞麾下的6万大军只能向英国求援。英国刚刚于两年前歼灭了一支试图潜入爱尔兰的西班牙“特种部队”,此时伊丽莎白大方地向荷兰派出了一支由心腹爱将罗伯特达德利指挥的远征军。至此英国和西班牙之间漫长的暗战终于浮出了水面,二世决心先摧垮荷兰共和国,然后派出舰队封锁英吉利海峡,掩护亚历山大法尔内塞的地面部队攻入伦敦。二世的战略很轻松地走完了步。经过13个月的漫长围困,亚历山大法尔内塞所指挥的西班牙陆军不仅攻占了荷兰重镇安特卫普,更设伏击溃了英、法两国的援军。1587年罗伯特达德利不得不撤军回国,准备本土保卫战。但德雷克指挥的英国海军却在这一年突袭了西班牙重要的军港——加的斯湾。客观地说,德雷克所取得的战果还不至于让西班牙海军伤筋动骨,但对手来去如风的攻击模式却令二世不得不正视西班牙海军大量装备的桨帆战舰在风帆战舰面前的速度和火力劣势。西班牙人之所以能够长期横行地中海,并在1571年的勒班陀海战中重创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帝国海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所处战场的风浪静和一支训练有素的舰载步兵。在历次战役之中,西班牙海军以类似陆战的阵列,缓慢地靠近对手后展开接舷战。舰炮在西班牙海军的字典里只是用来削弱对手的辅助工具,而非一击致命的主战兵器。德雷克的突袭尽管令二世看到了风帆战舰和火炮的威力,但无法改变一支海军的“光荣传统”。1588年5月,一支由130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终于集结完毕。尽管这支舰队远比不上17年前高举十字架扑向异教徒的“神圣同盟”,但并不妨碍二世雄心勃勃地将其称为“舰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