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国良臣:治国良臣-管仲 中国历史 姜正成编
  • 治国良臣:治国良臣-管仲 中国历史 姜正成编
  • 治国良臣:治国良臣-管仲 中国历史 姜正成编
  • 治国良臣:治国良臣-管仲 中国历史 姜正成编
  • 治国良臣:治国良臣-管仲 中国历史 姜正成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治国良臣:治国良臣-管仲 中国历史 姜正成编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0.4 1.8折 58 全新

库存5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姜正成编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542405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其他

开本16

定价58元

货号312_9787564542405

上书时间2024-06-25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管仲拜相

礼崩乐坏的时代

齐国的建立

齐襄公小霸

管仲与鲍叔牙

齐襄公之死

鲍叔牙让贤

庙堂陈谋

因能授官


第二章 君臣磨合

长勺之战

齐宋联盟

拿谭国开刀

竖刁与易牙


第三章 宏图初展

杏坛会盟

曹刿劫持齐桓公

高人宁戚

文姜回娘家

遂国事件

幽地会盟

讨伐卫国


第四章 尊王攘夷

讨伐山戎

深入不毛

远征孤竹

讨伐冷支

存邢救卫

齐楚争霸

辩士屈完

葵丘会盟

管仲之死


第五章 管仲的政治思想

三国五鄙

顺应民心

整肃吏治


第六章 管仲的经济思想

以农为本

取民有度

宏观调控

刺激消费


第七章 管仲的法制思想

以法治国

礼法并重


附录

《管子》选译

管仲年谱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礼崩乐坏的时代、齐国的建立、齐襄公小霸、管仲与鲍叔牙、齐襄公之死、鲍叔让贤、庙堂陈谋、因能授官、长勺之战、齐宋联盟、拿谭国开刀等。

精彩内容:

治国良臣:管仲/治国良臣系列: 不久,郑部发生了盾。大臣祭仲虽因拥立厉公有功,大权在握,但他为人很专权,这引起了精明能干的厉公的不满。郑厉公四年(公元前697年),厉公计划让祭仲的女婿雍纠在郊区设宴招待他的岳父,趁机杀掉祭仲。但雍纠却回家同妻子雍姬商量此事。两边都是亲人,雍姬拿不定主意该帮谁,便去问她的母亲:“父亲与丈夫哪个更亲一些?”她的母亲回答道:“只要是男人都可以成为丈夫,而父亲只有一人,这怎么可以相比呢!”雍姬遂下定决心帮助父亲,把她知道的情况告诉了母亲。祭仲知道此事后,立即把雍纠杀掉。郑厉公见阴谋败露,恐祭仲加害自己,载着雍纠的尸体逃到蔡国去了。厉公出逃,昭公乘机回来复位。 这时,宋国又开始支持厉公。在宋国的暗中支持下,厉公不久即潜人郑国南部的栎邑(今河南禹县),并把栎人鼓动起来,杀掉了栎邑的长官檀伯而占据了栎邑,公开与昭公的政权相对抗。宋庄公这时便联合鲁国、齐国、卫国和陈国一同伐郑,想把厉公强行送回去复位,但失败了。于是宋国又派军队帮助厉公据守栎邑,使郑昭公不敢贸然采取军事行动。 第二年春,宋国又与鲁、蔡、卫在曹开会,商量伐郑,并在这年的初夏一同伐郑。此次伐郑直到秋天才结束,仍然没有结果。 在宋与郑对立之初,鲁齐桓公起初充当的是调解人的角,但由于宋庄公的强硬态度,调解失败。鲁齐桓公感到丢了面子,便转而支持郑厉公,并在周桓王二十年(公元前700年)亲自率师伐宋,却吃了败仗。鲁齐桓公不甘心,第二年又带着一向追随鲁国的纪国,协助郑国与宋、齐、卫、燕联军大战,这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郑厉公出逃,昭公复位后,鲁国同郑国的关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鲁国加入了以宋国为首的伐郑大营。 齐襄公即位后面临的形势是:南面的鲁国和西面的宋国都是实力较强的,较难对付。北面的燕国比较弱,但那不是争雄之地。东边的纪国比较弱小,与齐国又是世仇,齐早打算把纪灭掉。齐僖公时,与郑庄公以朝纪为名,想乘机灭掉纪,但是其阴谋被纪人知道了,没有得逞。如果能灭掉纪国,比较容易把领地拓展到山东半岛的东头,于是齐襄公决定先从纪国下手。但是,纪国与鲁国的关系很密切,纪国的国君娶的是鲁女,而且纪国以前一直追随鲁国参与中原的活动。在郑与宋的对抗中,齐支持宋,鲁支持郑,结果郑、鲁及纪的联军大败宋、齐、卫、燕的联军,这使本来已很紧张的齐、纪关系进一步恶化。因此,齐襄公灭纪计划的步是与鲁修好,尽量使鲁国在齐的灭纪行动中保持中立;同时,加强对纪的压迫。纪在齐国的压迫下只好寻求鲁的保护。而鲁与齐刚修好,不便与齐翻脸,但更不愿看到齐灭掉纪。于是鲁齐桓公再次充当调解人,在周庄王三年(公元前694年)春带着纪君到齐国的黄地与齐襄公谈判,并签订了盟约。但是齐灭纪的决心已定,所以“黄地之盟”后仍然加紧对纪的压迫,齐、鲁遂翻脸。这年五月,齐入侵鲁。两国在鲁的奚地开战,结果鲁军战败。 第二年,齐襄公强占了纪国三个邑。到齐襄公七年(公元前691年),纪国在齐国的压迫下发生分裂。纪君的弟弟纪季逃到齐国,献上自己的封地,做了齐的附庸。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