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之雅(汉画像中的民俗研究)/汉学大系丛书 中外文化 朱存明|主编:朱存明
  • 民俗之雅(汉画像中的民俗研究)/汉学大系丛书 中外文化 朱存明|主编:朱存明
  • 民俗之雅(汉画像中的民俗研究)/汉学大系丛书 中外文化 朱存明|主编:朱存明
  • 民俗之雅(汉画像中的民俗研究)/汉学大系丛书 中外文化 朱存明|主编:朱存明
  • 民俗之雅(汉画像中的民俗研究)/汉学大系丛书 中外文化 朱存明|主编:朱存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俗之雅(汉画像中的民俗研究)/汉学大系丛书 中外文化 朱存明|主编:朱存明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41.3 4.2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存明|主编:朱存明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2642

出版时间201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574页

字数0.52千字

定价98元

货号105_9787108062642

上书时间2024-06-24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导论汉画像中天地观念的民俗一、汉画像与民俗研究二、天的神圣三、云气画四、神圣的章汉画像神树形象研究一、汉画像神树形象及中国古代的神树崇拜二、神树形象的象征意义三、汉代神树崇拜的解读和审美阐释四、结语第二章汉画像人物服饰的审美研究一、汉画像人物服饰概论二、汉画像中主要人物服饰特征三、汉画像人物服饰的审美特点四、结语第三章汉画像酒研究一、汉画像酒的渊源、器具及特征二、汉画像中的“酒礼”三、汉画像中的“酒德”四、结语第四章汉画像“牛郎织女”图像研究一、汉画像“牛郎织女”图像的渊源二、汉画像“牛郎织女”的图文互释研究三、汉画像“牛郎织女”图像的意蕴四、结语第五章汉画像“泗水捞鼎”图像研究一、“泗水捞鼎”的文本记载与图像分析二、“泗水捞鼎”的诠释三、汉画“泗水捞鼎”图像的功能探析四、结语第六章汉画像庖厨图研究 一、庖厨图的祭祀意义二、庖厨图的构成三、庖厨图的意义四、结语第七章汉画像狩猎图研究一、汉画像狩猎图的分布及种类二、狩猎图的祭祀三、狩猎图的现实四、狩猎图的艺术五、结语第八章汉画像“纺织图”图像研究一、图像源流二、要素分析三、民俗意义四、结语第九章论汉画像乐舞图的审美价值一、汉画像中的巫舞形式及其意义二、汉画像乐舞图中的狂欢世界三、论汉画像乐舞图的悲剧精神四、结语第十章汉画体育图像的身体问题研究一、汉画体育图像的背景与类型二、 汉画体育图像的身体美学问题三、汉画体育图像的身体内涵四、结语

内容简介:

汉画像是汉代一种独特的艺术,它以图像的形式,生动具体地记录了汉代的民俗生活,为我们形象直观地了解汉民俗提供了不同于文字记载的资料。汉代许多独特的民俗,以其绣像百科全书的形式得以保存。本书以大量的图片与古资料,对两汉时期的各种社会问题,如诸神崇拜、生产生活、交往娱乐、衣食住行、饮酒等做了细致研究和探索。汉代是中国民族统一精神的形成期,汉代的风俗已经彰显了汉民族的深沉雄大与强悍有力。

作者简介:

朱存明,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师范大学汉研究院院长,台湾地区辅仁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中国汉画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美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江苏省地域研究会副会长。完成重量、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目前承担社科重大项目“汉学大系编纂及传播研究”。著作获高等学校很好成果奖,获江苏省很好成果、多次。

精彩内容:

汉代酒的来源汉代酿酒是对先秦酿酒技术的继承与发展。据证,商代酿酒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手部门,不仅有专门的酿酒作坊和工匠,酿酒技术也进入曲糵酿酒的理化阶段。曲糵是一种原始的酒曲,尚书?说命曾记载:“若作酒醴,尔惟曲糵”。曲糵酿酒技术在商周时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礼记?月令中记载了古人的六条酿酒经验:仲冬冬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糵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这说明周人在酿酒的实践过程中已经结出了较为完整的曲糵酿酒经验,对后世的酿酒技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外,礼记?月令记载:“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古时“鞠”字通“曲”的异体字“麴”,“鞠”是指曲。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人们已经可以制造含有大量黄曲霉菌的散曲。从人工曲糵发展到散曲制作的技术关键,是古代劳动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麦粒被粉碎后会失去发芽能力并产生霉变,这是产生曲的原因。曲比曲糵糖化发酵强。从人工曲糵到散曲的产生,这是酒曲技术发展目前的次飞跃。到了汉代,人们已经掌握了饼曲的制作方法。这种以饼曲酿酒的方法也被称作“复式发酵法”。从散曲发展到饼曲,这一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曲形态上的变化。饼曲含有大量酵母菌和霉菌,其糖化力和发酵力比散曲更强,并具有糖化和酒化两种作用,可使酿化和发酵这两个主要过程在同一时间进行。这是酒曲技术发展目前的第二次飞跃。近代出土的大量汉画像,有不少是反映汉代酿酒活动的。如成都曾家包汉墓出土画像石(图31)生动地刻画了豪强地主田庄内的酿酒情景,画面下方正中有五排列整齐的大陶缸,中间一缸前站立一人,此人左手握有一搅拌用的短棒,右手握有一圆形器皿,正弯身向缸内下曲。右边一人赶着牛车前来送粮食,以备酿酒之用。此外,在社会中低层则存在很多酿酒小作坊,这类小作坊一般自酿自,其生产规模虽小,但数量颇多,分布也广,遍布城乡的各个角落。如四川成都新都出土的“酿酒”画像砖(图32),图的左上方一人推一独轮车,车上有一方形器具,可能是往外送酒。左端下方一人担一双酒瓮,瓮有套绳,似为沽酒者。其右有灶一座,座上有釜。上边一人左手靠在釜边,右手在釜内作,好像在和曲。灶前有酒炉一座,炉内有瓮,瓮有螺旋圆圈,连一直管通至炉上的圆圈,这可能是曲子发酵,淀粉融化后输入瓮内的冷管。炉侧一人(似女子)作观状。除四川外,这类表现酿酒的画像在徐州铜山利国汉墓、长沙马王堆汉墓、山东济南洛庄汉墓、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和陕西绥德辛店汉墓等处也多有出土。汉代的酒多为谷物酒。谷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酿酒时必须先经过能产生淀粉酶的酒曲的糖化作用,使淀粉分解为糖以后,再经过酵母的发酵,糖便转化为,并产生适量的醛和酯,使酒带有香味。由于汉代已开始使用饼曲,所以可以将上述两个过程同时交替进行,但以谷物做原料,酿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酒糟和泛滓,必须加以过滤,才能饮用。楚辞?招魂:“挫糟冻饮。”挫糟即抓除其糟,方法较为原始。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篇中则提到用毛袋滤酒。同书养羊篇中又说羖羊“毛堪酒袋”。洪山沥酒图中(图33),一赤裸上身的男子双手持一方袋,咬着方袋的一角,似对着小缸挤压。则汉代已知用此法。汉代还有一种更为优选的沥酒工具—糟床。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一号墓东耳室南壁中的一幅酿酒图(图34),生动地再现了汉人利用糟床榨酒的情形。画像中有一长方形的木案,上面并列放置着六个小、长颈、深腹圆鼓的带盖底陶瓮,瓮内可能装有煮熟的谷物和酒曲,通过发酵即可酿造出酒。在木案下,又并列放置着四个敞大盆、一个陶壶及陶尊,其用途可能是承接瓮内淋出的酒。木案右边立有一人,似在观察陶瓮内的酒米发酵过程。右下方有一榨酒的糟床,糟床下置有一壶,用以承接漉下之酒。夏亨廉、林正同,汉代农业画像砖石,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31页。周礼?天官?酒正郑注:“缇者,成而红赤,如今下酒矣。”贾疏:“下酒谓曹(糟)床下酒。”孙诒让正义:“下酒,盖糟床漉下之酒。”在汉代,这大概是进步的沥酒方法了。根据上述汉画像中的“酿酒图”与史料记载,可知我国汉代的酿酒流程如下:先将谷物煮熟,待冷却后再和上酒曲,密封、恒温贮藏于陶瓮内,以发酵酿酒。当谷物、酒曲发酵好之后,再进行过滤,以去除酒糟和泛滓,即所谓沥酒。经过以上程序可获得诱人的美酒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