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释义 中国哲学 邵逝夫
  • 大学释义 中国哲学 邵逝夫
  • 大学释义 中国哲学 邵逝夫
  • 大学释义 中国哲学 邵逝夫
  • 大学释义 中国哲学 邵逝夫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学释义 中国哲学 邵逝夫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1.2 4.4折 48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邵逝夫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44459

出版时间202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184页

定价48元

货号105_9787559644459

上书时间2024-06-24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1.目前市面上部从生命学问角度详细阐释大学的通俗读物。
2.作为学者“入德之门的”“四书”首部经典大学,其本质是关乎个人生命的儒家核心文本,大学释义恢复了这一丰富内涵。
3.作者综合历代阐释大学的各种注解,体验于心,度以己意,做出了独特且具备实践的全新讲解。

目录:

《大学》古本、新本辩(附:改定本《大学》)

释题“大学”

上部 《大学》经文释义

一、三纲

二、五证

三、承上启下的十六个字

四、八目

五、修身为本

下部  《大学》传文释义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参书目

延伸阅读

内容简介:

大学一书是传统中的重要经典,亦是儒家学术系统中的核心经典之一,在古代社会是每位读书人的阅读书,对华夏文明核心精神的构成极为重要。从宋代以来大学单独成篇并开始对的精神形成巨大影响至今,历代对大学的诠释作品不计其数。从义理层面来讲,朱子大学章句是有代表也是影响力优选的作品。然而在传统复兴热潮的,很需要一本对大学用的语言和进行阐释的作品,以对应的社会需求,适应的人文环境。学有专攻的学者邵逝夫先生精心撰写的大学释义即是这样一部顺应时代的作品。作者在书中先是括大学整篇大义,尤其是详细分析了大学古本和今本问题,接下来逐字逐句对大学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吸取了历代讲解大学的研究成果,化为己用,文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讲理细致入微。作者接近以的普通读者为对象,充分发挥长期在各地面对普通读者讲学的优势,撰写了一本在当今时代站得住的释义著作,必定会对普通读者学大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简介:

    邵逝夫,自由学者,1977年生于江苏阳。曾师从朱季海先生研训诂。早年从事管理学研究,出版相关著述近二十部(署名邵雨)。2009年起,尽弃旧业,投身于传统复兴与传播事业,立足心工夫,兼儒、佛精义。并常年讲学各地,致力于古典教育的传承与发扬。撰有儒学经典释义、大乘佛典释义等系列著述。2014年春,发起贞元义学。2018年起,推行明志教育。

精彩内容:

    一、三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释义】
    大学所讲述的,乃是修己安人的圣贤之学。可是,有人会想:“古往今来,圣贤是很少见的,这是否意味着大学只是少数人学的对象,而不具备普世呢?”——这正是当今世人的通病!如今,一谈到圣贤之学,世人便会认为这只是属于少数人的学问,成圣贤乃是少数人的事。却不知,人人生来全都具足成圣贤的基础——“明德”,人人皆可成圣贤,只不过是因为后天的、气以及禀的束缚,遮蔽了我们所本有的“明德”,从而使得我们不能够活出圣贤的生命境界。心怀仁心的先圣们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想方设法教化众生,“四书五经”中所记述的正是他们的教诲,而大学又是其中的纲领。既然人人都具足成圣贤的基础,都具有成圣贤的可能,那么,只要有机会去学成圣贤的学问,便是为自己找到了通向圣贤的路径。从这一层意义上来看,大学乃是普世的,是适合于普天之下每一个人的!这也正是我们致力于弘传大学的真正意义所在。
    前面已经做过交代:朱子将大学分为经一章、传十章。与此同时,他认为大学的要义尽在经中,传只不过是对经的解说罢了。他还认为经是曾子转述孔子的话,传则是由曾子的门人根据曾子的意思所记述下来的:“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大学章句)我们认同他的观点。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大学的文本。当我们把古本大学的段——大体相当于朱子所说的经一章——读完之后,再去读其余的文辞,自然会发现其余的文辞确实是对段的解说,而且次序的确显得有些紊乱,这是二程兄弟与朱子要改订大学的原由,只不过朱子改得更加一些。
    现在,我们便开始大学经文的解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即是成圣贤的学问。“道”则有多层:有玄学层面的“道”,如道德经中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有的凌驾于之上的道,如天道;有言明事物本源的阴阳之道,即“一阴一阳之谓道”;也有表示理的道,如道理一词,道即是理,理即是道;也有表示事物发展规律、路径的道。当然,所有层面的意义都是由其本义——道路所延伸出来的。至于“大学之道”的“道”,并没有那么玄,只是规律、路径的意思。所谓“大学之道”,即是成圣贤之学的路径。
    “在”,在于。成圣贤之学的路径,在于“明明德”,在于“亲民”,在于“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历来被称做为大学“三纲”。所谓“明明德”,即使得自身光明的德显明出来;所谓“亲民”,即是关爱天下的民众,也是论语中所说的“泛爱众”;所谓“止于至善”,即将“明明德‘亲民”做到很好并恒久保持。很显然,这其中“明明德”是修己,是自觉;“亲民”则是安人,是觉他;“止于至善”则是准则。而己身不修,又何以安人?不能自觉,又如何能够觉他?所以,“三纲”之中,“明明德”又是根本。——“明明德”“亲民”而“止于至菩”,便是成圣贤之学的路径,这其中又以“明明德”为根本。
    p2123

精彩书评:

学大学大义的通俗读物
提升个人生命的入门良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