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汲黯传 历史、军事小说 李乃庆
  • 汲黯传 历史、军事小说 李乃庆
  • 汲黯传 历史、军事小说 李乃庆
  • 汲黯传 历史、军事小说 李乃庆
  • 汲黯传 历史、军事小说 李乃庆
  • 汲黯传 历史、军事小说 李乃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汲黯传 历史、军事小说 李乃庆

西汉名相的人生履历

22 4.0折 55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乃庆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07774

出版时间202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404页

字数340千字

定价55元

货号521_9787521207774

上书时间2024-06-24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汉武帝刘彻麾下能臣西汉名相的人生履历

目录:

主要人物表

刘启——汉景帝,西汉第六位皇帝。

刘彻——汉景帝第十子,汉武大帝。

卫绾——汉武帝时任丞相。

汲卫——汲黯父亲,汉文帝、汉景帝大臣,位列九卿。

田蚡——汉武帝舅舅,太尉、汉武帝第四任丞相。

汲黯——太子洗马、谒者、中大夫、东海郡太守、主爵都

尉、右内史、淮阳郡太守。

汲仁——汲黯弟弟,汉景帝侍从、中大夫、骑都尉、诸侯

国相。

司马安——汲黯表弟,太子洗马、淮阳郡太守、河南郡太守。

田莺——汲黯妻子。

司马相如——辞赋家,武骑常侍、郎官。

司马谈——司马迁之父,太史令。

郑当时——太子舍人、中尉、济南郡太守、江都相、右内史、

詹事、大司农、汝南郡太守。

窦婴——吴国国相、大将军、太子太傅、汉武帝第二任丞相。

董仲舒——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博士、江都国相、胶西

国相。

东方朔——文学家,常侍郎、太中大夫。

刘安——汉武帝堂叔,淮南王、《淮南子》编著者。

刘陵——刘安之女。

严助——辞赋家,中大夫、会稽郡太守。

灌夫——中郎将、淮阳郡太守、代国国相。

卫青——汉武帝第二任皇后的弟弟,大将军、长侯。

许昌——汉武帝第三任丞相。

张汤——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

王温舒——御史、广都尉、河内郡太守。

公孙弘——左内史、御史大夫、汉武帝第六任丞相。

主父偃——谒者、中郎、中大夫、齐国国相。

张骞——外交家、探险家、旅行家,太中大夫、博望侯。

薛泽——汉武帝第五任丞相。

朱买臣——中大夫、会稽郡太守、主爵都尉。

李蔡——轻车将军、乐安侯、汉武帝第七任丞相。

001章/盛世幸遇任子令

014第二章/太子洗马侍刘彻

028第三章/谈文论道天禄阁

041第四章/田园莺歌别样鸣

054第五章/京城长安定终身

066第六章/直议朝臣不讳言

075第七章/建言献策怀社稷

090第八章/视察东越忤圣命

106第九章/矫诏赈灾河南郡

119第十章/弃官归田耻为令

129第十一章/儒道相争露锋芒

143第十二章/远放东海亦从容

155第十三章/力主和亲为百姓

……

内容简介:

始汲黯为谒者,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
这是汲黯,西汉名相,汉武帝刘彻麾下能臣。上,敢当廷直谏;下,竭爱民之心。

作者简介:

李乃庆,河南省淮阳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博副研究员。曾从事教育工作近十年,后任淮阳县传部外宣科长、淮阳县博物馆馆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198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梦见了太阳,长篇科幻小说人类灭亡,长篇时政小说无路之路史官博物馆馆长,长篇历史小说符氏三皇后秦楚情仇。出版学术专著有太昊陵淮阳历史研淮阳龙湖等五部。

精彩内容:

    章  盛世幸遇任子令
    大汉皇帝刘启(汉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四月丁巳,即四月二十九,京城长安一改数阴雨连绵之气,乌云不知隐居何处,天空只留下一缕缕、一片片柔若棉絮的白云。透过那一缕缕、一片片白云,是遥无边际、深不可测的湛蓝。湛蓝把白云映衬得更白,白云也把湛蓝映衬得更蓝。太阳微笑于湛蓝的空中,透过淡淡的白云,无声无息地抛撒着融融的暖意。阵阵微风轻歌曼舞,亲昵地吹拂着城中的一草一木,让那些游移于草中的虫子和嬉戏于树上的鸟儿激动得又唱又跳。居民们纷纷走上街头,放松连来郁闷的心情,并洒下阵阵朗朗的欢笑之声。
    皇城未央宫的景象更是让人艳羡不已。它依据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制而建,即前面是帝王上朝听政之处;后面是都城商业交易之地;东边是太庙,为帝王们祭祀祖先之处;西边是社稷坛,为帝王们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地方。宫中的前殿、宣室殿、温室殿、清凉殿、麒麟殿、金华殿、承明殿、高门殿、白虎殿、玉堂殿、宣德殿、椒房殿、昭阳殿、长乐宫、柏梁台、石渠阁、天禄阁等四十余座恢宏的殿宇,在阳光的照耀下,比往更显现出它们的瑰丽壮观。
    是皇帝册立刘彻为太子的子,天空又呈现出吉祥之气,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
    册立太子是确定未来的皇位继承人,立一国之储君,历来是朝廷的大事。所以,宫廷早在几前做好了准备。先是派出使臣四出祭告诸神和祖庙,文臣也已早早地把策书撰写好,准备绪,等这个吉良辰了。因此,参加册立仪式的文武百官都早早地来到了未央宫宣室殿前。
    宣室殿以清香名贵的木兰为栋椽,以纹理雅致的杏木做梁柱,屋顶椽头贴敷有金箔,门扉上有金的花纹,门面有玉饰,装饰着鎏金的铜铺首,镶嵌着各宝石。回廊栏杆上雕刻着清秀典雅的图案,窗户为青,雕饰着古古香的花纹。殿前左为斜坡,以乘车上,右为台阶,供人拾级而上。础石之上耸立着高大木柱,紫红的地面,金光闪闪的壁带,问以珍奇的玉石。整座建筑,煞是壮观。
    此时,忙碌的当数掌管宗庙礼仪、官居太常之位的汲卫,因为整个仪式要由他指挥。加上他身材高大,举止不凡,笑容里带着自豪和自信,那神情,好像是他的儿子汲黯将被册封为太子似的,所以格外引人注目。
    当然,得意的是皇后王姑,因为她能从众多的妃嫔中击败对手,争得宠幸,被册立为皇后,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其次是田蚧,因为他是王姑的弟弟,刘彻是他的外甥。虽然他和王娡同母异父,但王姑待他特别亲,姐姐是皇后,外甥是将来的皇帝,他在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所以,他奔前跑后,合不拢嘴。
    沉稳的是刘彻,尽管他才七岁,马上是太子,不仅没有一点骄慢,反而十分谦恭,令此时见到他的大臣们无不惊讶。
    们到齐后,依照礼仪,丞相周亚夫、魏其侯窦婴、御史大夫刘舍、廷尉张欧、太子少傅王臧、太子舍人郑当时、武骑常侍司马相如等文官头戴进贤冠,外穿皂袍,腰束鞶带,列队东侧。中尉卫绾、侍奉官李息、太中大夫程不识、中郎将灌夫、中尉郅都等武官头戴鹗冠,外穿绛袍,腰束鞶带,左佩剑,列队西侧。
    大臣们正表情肃穆地等待着仪式开始,田蚧忽然也奔过来站在文臣的队列里。本来在册立刘彻为太子的这件事上大臣们心存芥蒂,看到田蚧不知高低,居然出现在大臣们的行列之中,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骤然变得复杂起来,欢喜者有之,忧虑者有之,不安者有之,鄙视者也有之。田蚧虽然其貌不扬,但善于辞令,巧舌如簧,又因为他的姐姐是皇后,所以,没有人敢直接说什么。大臣们的表现,田蚧看得一清二楚,但他对不安者和鄙视者却故作不知,视而不见,依然一脸的笑靥,似乎在说:眼下你们虽然高高在上,但我姐姐是皇后,是太子的母亲,我是太子的舅舅,我田蚧虽然暂时还没有什么官位,但是后必定能步青云。
    然而,心情复杂的当数皇帝刘启,因为太子的废立是政体薄弱、危险的一环,稍有不慎,会导致宫中各种盾爆发。他有十六个儿子,却没有一个是正宫所生。他的正宫薄皇后,是祖母薄太后的娘家孙女,是在他做太子时由祖母指定包办的。薄皇后虽然天资聪颖,姿俊美,遗憾的是却未能给他生出一男半女。因此,妃嫔们为了能把自己的骨肉推上储位,每每时都在煞费苦心,明争暗斗。
    所以,皇帝刘启自登上皇位那天起,无时不为储君问题煞费苦心,尽管如此,还是应了晏子春秋里的一句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可是,他失的不仅仅是一次,而是两次。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