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机械(融媒体版)/华夏之光/把科技馆带回家 少儿科普 编者:常铖//袁辉//陈康|责编:郑洪炜|主编:徐延豪
  • 中国古代机械(融媒体版)/华夏之光/把科技馆带回家 少儿科普 编者:常铖//袁辉//陈康|责编:郑洪炜|主编:徐延豪
  • 中国古代机械(融媒体版)/华夏之光/把科技馆带回家 少儿科普 编者:常铖//袁辉//陈康|责编:郑洪炜|主编:徐延豪
  • 中国古代机械(融媒体版)/华夏之光/把科技馆带回家 少儿科普 编者:常铖//袁辉//陈康|责编:郑洪炜|主编:徐延豪
  • 中国古代机械(融媒体版)/华夏之光/把科技馆带回家 少儿科普 编者:常铖//袁辉//陈康|责编:郑洪炜|主编:徐延豪
  • 中国古代机械(融媒体版)/华夏之光/把科技馆带回家 少儿科普 编者:常铖//袁辉//陈康|责编:郑洪炜|主编:徐延豪
  • 中国古代机械(融媒体版)/华夏之光/把科技馆带回家 少儿科普 编者:常铖//袁辉//陈康|责编:郑洪炜|主编:徐延豪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机械(融媒体版)/华夏之光/把科技馆带回家 少儿科普 编者:常铖//袁辉//陈康|责编:郑洪炜|主编:徐延豪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9.7 4.9折 39.8 全新

库存5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常铖//袁辉//陈康|责编:郑洪炜|主编:徐延豪

出版社科普

ISBN9787110101551

出版时间2021-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95页

定价39.8元

货号304_9787110101551

上书时间2024-06-23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民以食为天

耕犁、楼车助农耕

《耕织图》中见耕犁

不断发展的耕犁

促进一方强盛的耕犁技术

《耧播图》中的楼车

开沟、播种又施肥

现代播种机的始祖

令人惊叹的立轴式风车

中式风车惊艳外国使节

“农耕智慧”之“能量转化”

机械设计巧用风能

立轴式风车的搭档——龙骨水车

舂捣粮食靠自然的连机水碓

祖冲之设计的水碓磨

连机水碓的发展历史

独立发展的东西方水力机械

省时省力的水转连磨

现存的九转连磨——水力捻茶机

水力促农业的标志——水转连磨

水力应用的始与终

中国古代科学全才——杜预

三位一体的屯溪磨坊

高效制糖的榨糖机

小村庄里的“旧石器”

省时省力,制糖专用

影响广泛,濒临失传

榨糖机的前身——轧棉机

奇妙的机械古车

一里一响的记里鼓车

木人击鼓示行程

数次失传,复而重现

古代科学家智慧巧思的体现

早出现的计程车

结构精密的指南车

指南车决定了涿鹿之战的胜负吗

鲜有记载的重要机密

古代机械制造的很好成

千年前早已出现的巧妙技术

精湛华丽的铜车马

“青铜之冠”国宝现世

御用车驾的古今风采

技术之优选与工艺之繁复

中国的瑰宝,世界的辉煌成

方便灵活的独轮车

重见天的独轮车石刻

能工巧匠造鹿车

掌握力学,设计科学机械

领先发明,领先技术

的测量工具

减灾难的地动仪

古人为大地制作的“听诊器”

“神奇”复活

地动仪与地震仪

“网红仪器”铜卡尺

“穿越皇帝”的奇思异想

王莽的“量器”

穿越千年的华丽变身——游标卡尺

测风瑞鸟“相风铜鸟”

独特的气象邮票

古气象仪——相风铜鸟的大家族

中国古代的应用

威武的军事武器

威力巨大的抛石机

官渡之战中的“霹雳车”

投掷武器的演化

形形的抛石机

从“火砲”到“火炮”

克敌制胜的巢车

古代战争专用侦察车

战争机器——古代机械战车

巢车技术的延续与发展

能很好的弩

连弩屠“巨兽”

弩中科技

弩的传播与发展

更大、更远、更强

参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是“把科技馆带回家”项目华夏之光系列中的一种。该项目是围绕技馆各展厅展教资源开发的科普读物,精选展厅资源。包括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学乐园等主题系列。该项目中已出版的作品均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华夏之光系列主要依托于技馆的古展展厅,包含天文、建筑、机械、纺织、航海和数学6个品种。古展不仅是科技馆的特展品、品牌项目,而且是科技馆在外巡展的主要展项,具有独特的魅力,深受观众喜爱。本书为中国古代机械,收录了民以食为天、奇妙的机械古车、的测量工具、威武的军事武器。本书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以古代机械发展重大事件为切入点或线索,以重点展项串联相关历史,讲述中国古代机械取得的重要成,以及背后的科学、科学人物、科学故事和引人深思的科学问题。

精彩内容:

    耕犁、楼车助农耕
    耕织图中见耕犁
    南宋绍兴年间,高宗皇帝偶得耕织图一幅,里面的牛耕图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宣传和倡导了牛耕。清代,皇帝命画师在其基础上重新绘制。耕织图是我国古代一本有关耕织方面早以诗配图供普及用的图册,回顾了古代耕种方式,图中的耕犁作为农耕工具的代表,在中外农业种植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不断发展的耕犁
    在漫长岁月中,伴随着古人劳作需求的变化,耕犁的形制和功能不断演变和完善,一共出现了原始石犁、畜力犁、金属犁、蒸汽犁四种形式。
    原始石型:我国是早发明石片石器且以使用石片石器为主的。中国早的石犁出现于约6000年前,器型有舌形、三角形、三角形几种。其中舌形及三角形可被称为“石犁”,三角形一般被学者称为“破土器”或“石刀”。石犁和破土器的功用都是开沟,但前者较后者出现的时间更早。
    畜力犁:中国劳动很早以前已经懂得用牛、马来拉车了。中国耕犁的役畜以牛为主。春秋战国以后,牛耕已经在我国迅速推广,而耕犁的框架构造在汉代基本形成,并随着生产的需要不断完善。唐代,在二牛抬杠及二牛三人耦犁的基础上,出现了曲辕犁,该犁只需一牛牵引,且结构完善、轻便灵活,能够调节深浅。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发明的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所以又被称为“江东犁”,由11个部件组成。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两大特点: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箭,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铧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便于精耕细作。曲辕犁的发明是我国古代犁耕目前的里程碑。
    明代,牛耕技术从内陆传到了中国台湾地区。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与其子郑经努力大兴屯田、发展农业,农作物产量迅速提高,牛耕技术也被传授给了高山族。到了清代,用于耕地所需的野牛被当地居民大量诱捕,由此可见,明清时期,农业耕犁技术已普遍发展到各地。
    金属犁:商周时期,我国进入青铜器时代,延续前代石犁形制的铜犁出现,战国、秦汉时期流行铁犁,经过改进的金属犁不仅抗荷强度大大增加,而且能锻造出隆起中脊,实现了犁翻土的功能,较原始石犁提高了耕作效率。当铁犁替代了石犁,成为经久耐用的垦耕工具,犁耕才得到了普及推广。
    蒸汽犁:内燃机的出现使蒸汽犁随之产生。人们将内燃发动机加在车犁上,使它的曳力更加强大,便出现了拖拉机耕犁。拖拉机耕犁目前在农业生产中被普遍应用,也代表了现代耕犁业的优选峰,极大地提高了耕种的效率和面积,使粮食产量激增。
    p2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