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名记者(卷) 新闻、传播 柳斌杰主编
  • 中国名记者(卷) 新闻、传播 柳斌杰主编
  • 中国名记者(卷) 新闻、传播 柳斌杰主编
  • 中国名记者(卷) 新闻、传播 柳斌杰主编
  • 中国名记者(卷) 新闻、传播 柳斌杰主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名记者(卷) 新闻、传播 柳斌杰主编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7.7 3.2折 56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柳斌杰主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26494

出版时间2013-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430页

定价56元

货号510_9787010126494

上书时间2024-06-23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铁肩担道义文章谱千秋
——《中国名记者》序/柳斌杰 李东东 001
报刊政论开拓者
王韬(1828—1897) 001
人物评介/乔云霞 002 
作品选编
《变法中》 007
《重民下》 010
《停捐纳》 013
《论报渐行于中土》 015
《万国公报》的灵魂
蔡尔康(1851—1921 ) 018
人物评介/靳力源 019 
作品选编
《设文会以广闻见议》 023
《中两国进止互歧论》(节选) 030
《广学兴国说》 034
......

内容简介:

中国记者系列丛书拟编撰20本,收录400位中国名记者,每一名记者分为评传、代表作品、作品评析三部,将记录中国新闻目前为、为立言记事的很好记者的光辉事迹和突出贡献,人物入选标准是从中国近现代史开始,按照历史顺序,从戊戌变法、辛亥、次靠前战争、第二次靠前战争、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为民族独立、为政治、为事业、为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新闻记者。继而,陆续收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举中国特社会主义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造地开展新闻工作,把前辈们忠于党、忠于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的很好新闻记者。

精彩内容:

报刊政论开拓者    王韬(1828―1897),原名利宾,字兰卿,后易名瀚,字今,江苏甫里(今苏州?直镇)人。1862年遁去后改名为韬,字仲?,一字紫诠,号天南遁叟、驶园老民、蘅华馆主等。王韬是中国近代目前资产阶级代思想家、教育家、杰出的报刊政论家,曾在风雨如晦的时代里创办近代报刊批判封建、提倡西学、倡导改革,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折的中国,倾尽心血,做出了杰出贡献。王韬一生在教育、新闻、史学、文学等领域都有成,著有?园文录外编驶园尺牍西学原始淞滨琐话漫游随录普法战纪淞隐漫录等四十余种。    走出国门看世界为办报打下基础    王韬1828年出生在江苏甫里一位塾师家中,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毕读经书,旁涉诸史,具有颇深的旧学功底。18岁以名中秀才,可是次年到乡试未中,遂绝意科举,在乡间教书授课。1849年由于父亲的突然离世,为生活所迫,只得去上海谋生。他应英国教士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tlrt,1796―1857)的邀请,进入了墨海书馆担任中文编校工作,前后达13年之久,并参加墨海书馆出版的上海个中文刊物六合丛谈的编辑工作。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他熟悉了报刊业务,并为今后自己办报刊打下了基础。    1862年他回苏州探视生病的母亲,因太天国军上书献策攻打上海一事遭清通缉,随后从上海逃亡。在期间,受聘于英华书院,成为英国传教士理雅各(jame legge,1814―1897)的助手。1867年冬至1868年春随理雅各由苏伊士运河途经开罗、巴黎、伦敦,抵达理雅各故乡――苏格兰克拉克曼南郡的杜拉村。王韬客居此地两年,协助理雅各翻译儒家经典,期间得以漫游法、英等国,对西方现代文明了解更深。在旅英期间深感报纸“人仰之如泰山北斗”之崇高地位。王韬是中国近代目前批走出国门,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眼界顿开,使他有感于中国落后,遂确立了变法图强的政治主张。    1870年,王韬踌躇满志返回,组织中华印务局;并与报界密切来往,在华字报连载他的普法战纪,还刊载该报主笔陈蔼廷与他合译的文章等;1874年创办循环报,宣扬变法图强。1879年,应本文人邀请,前往本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察,写成扶桑记游。1884年,王韬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上海定居,后出任中国所教授西方科学知识的学校――格致书院掌院(院长),直至去世。晚年他以著书自娱,1897年在上海病逝。    个报刊政论家    王韬由一个怀着“治国安邦”理想而怀才不遇的封建知识分子,很终转变成有着爱国激情和资产阶级意识的近代报人。他借助报刊政论抒发自己的变法革新主张,振聋发聩,名满神州,成为中国个报刊政论家。    1874年2月4,王韬在黄胜、伍廷芳等人帮助下,在中华印务局基础上,创办了中国近代张“华人资本,华人权”的报纸――循环报。该报与其他报纸所不同的是广告少、文章多。从创刊起,王韬主持十年,很能吸引读者的是经常出现在该报的。循环报的办报宗旨为“强中以抑外,诹远以师长”,王韬把报纸作为宣扬改良主义的政治讲坛,大胆议论揭露社会时弊,发表富国图强的主张,批评时政,迫切要求社会变革。他在报上发表了数百篇文章,开创了报刊政体,也成为中国个报刊政论家。    王韬的政论万变不离其宗,反复阐释一个“变”字,全面系统地宣传他的变法主张。他个在报纸上提出了实行立宪的主张。针对封建,他提出了“重民”主张,认为君民共主的立宪制度才是很理想的政治制度,“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这在当时是一种极其大胆的思想,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康有为研读循环报,亲自拜访王韬,深受其影响而“公车上书”。王韬的变法维新主张从此上升到政治实践活动,推动了百维新。    王韬对腐朽体制下滋生的那些贪官暴吏尤为痛恨,这些人“自以为朝廷之命官,惟知耗民财,殚民力,敲膏吸髓,无所不至”。王韬在停捐纳除弊尚简等文章中,批评清统治官僚机构的黑暗腐败,揭露捐纳式官鬻爵。王韬还抨击了科举制度,指出这种选拔制度束缚人的思想,只能用来维护封建统治。他主张改革旧式书院为新式学校,提倡西学,要学西方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使不为朝廷所用,因有一技之长,可使终身受用。    王韬的政论摆脱了桐城“义法”、八股文的影响,冲破了封建义理章法的束缚。他的政章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不拘泥章法,不墨守成规,只求明白清楚,敢于直陈时弊。正如王韬在?园文录外编?序所言:“白愧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必为有识之士所齿冷,惟念宣尼有云,辞达而已,知文章所贵在乎纪事抒情,自抒胸臆,俾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而一如我怀中之所欲吐,斯即佳文。”王韬以一扫当时文坛使人窒息的封建义理章法的气氛,使读者耳目一新。有人曾评价王韬的政体,“冲出了古文辞的门径,易畅达,切实有用,开始成为群众的读物,走上社会化的道路”,“在散文发展目前有划时代的意义的”。    王韬的政论,篇幅短小,内容集中,浅显易懂。他的文章开门见山,单刀直入,通俗明了。为了便于刊登,绝大部分文章是在一千字左右。选录在驶园文录外编中的187篇文章,超过1500字的,仅占所有政章的10%。为了力求文章短小,他对重大题目的论述,采取了分篇连载的办法。如变法和重民问题,他都分上中下三篇发表,每篇保持在1200字以内,类似这种分篇发表的政论,仅在?园文录外编一书中,有十余篇。    p00200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