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花红 青春小说 尤四姐
  • 宫花红 青春小说 尤四姐
  • 宫花红 青春小说 尤四姐
  • 宫花红 青春小说 尤四姐
  • 宫花红 青春小说 尤四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宫花红 青春小说 尤四姐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1.6 1.8折 65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尤四姐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41027

出版时间2015-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665页

定价65元

货号504_9787514341027

上书时间2024-06-22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宫花红.上册》
章一世迷离
第二章做冷欺花
第三章寒沙浅流
第四章一帘风絮
第五章惆怅此情
第六章怨怀无托
第七章万事一身
第八章耿耿漏咽
第九章不减春恨
第十章目极伤心
《宫花红.下册》
第十一章无处无愁
第十二章掩泣空向
第十三章遗钿不见
第十四章手种红药
第十五章愁入西风
第十六章绣被春寒
第十七章只凭芳草
第十八章恨满金徽
第十九章锦字征鸿
第二十章情系一生

内容简介:

她是前朝的公主,国破家亡忍辱负重八九载,受得了天寒地冻,却难度过一个情字的关隘;他是灭她的新帝,指点江山数十年,握得住百万雄兵,却没有一个相知相伴的人。奴役与帝王,都是骄傲却又孤独的。但人都说缘定三生,是前世来生的缘分,怎么都不可能的两个人爱恨交加,纠缠不清。求不得,放不下。他二人如野兽般,互相撕咬,彼此伤害,却改变不了命运。很终,江山红,放下才是优选的活着。

作者简介:

尤四姐:现居上海,80后,晋江原创网签约作者,沉浸在红楼梦中的古言作家。已出版:禁庭、红尘四合、锁金瓯、宫略、浮图塔、旧春归等。

精彩内容:

贵喜实在憋不住,便小心翼翼道:“锦书姑娘,往年都没见你家里人来,今年怎么样?”锦书的眉间闪过一丝怅然,“我家里没人了,听说还剩下一个弟弟,如今流落在外,死活不知。”这是头回听她说起私事,早前也料到她身世必定凄苦,这宫里的苦人儿比比皆是,只不过她好像和别人不同。至于哪里不同说不上来,也许多了点静,少了些功利。明明比那些妃嫔好看得多,却甘于埋没在这掖庭里做杂役。谦恭柔顺之外又有一副铮铮傲骨,在那花架子下笔直地站着,有种高高在上睥睨天下的气度。宫里历练出来的每双眼睛都是雪亮的,可是看不透她。她不像是外面送进来的,倒像是本来长在这紫禁城里的不敢猜,猜多了怕不好,人人都有秘密,何必去探究呢!西一长街的打更梆子响了一下,贵喜忙站起来抖了抖袍子说:“我走了,今儿刘太监身上不好,我给他上钥,回头把钥匙交敬事房完了。”送走了贵喜也到了值夜的时候,屋里几个人洗脸抿头,和锦书交代声,上储秀宫替换白天当值的宫女了。锦书端了油灯放在炕桌上,捏捏脖子,把一匹整布铺排开,拿尺比了尺寸画上衣片,再用剪子一片片地铰下来码好。比起姑姑们改大小的回炉活,她更愿意做这种新针线,针脚好看,缝起来也爽利。盘腿坐在炕头上,穿了线,在头皮上篦了两下,正要落针,隔着纸糊的窗屉子,看见一盏风灯沿着墙根缓缓而来。原本以为是下值的宫人,推窗看,来的只有一人,暗淡的火光映着花白的头发和苍老的面容,一手提着宫灯,一手撑着伞,肩上挂着小包袱,走走停停间,到了掖庭局的廊子下。锦书忙不迭下炕穿鞋迎出去,北风夹杂着细雹子,打在脸上生疼生疼。她抓紧了领子一溜儿小跑,地面结了一层冰,脚下直打滑,扶着夹道的砖墙才走到风灯跟前,低低叫了声“张妈妈”。白头宫女抬眼看她,目光晦涩,张了张嘴,终究把话咽了回去。锦书上前搀扶她,她躬了一下身子,并没有回避,跟她沿着宫墙往掖庭跨院去,手上的伞往她头顶上偏,自己便暴露在风雪里。等进了房里,锦书吹熄风灯插在门前的挑子里。张妈妈反手关好门,整了仪容,先道个双福,退后一步捋裙双膝跪地,深深地磕了一个头,肩膀微颤着,伏在地上压抑地哽咽,“奴才给太常主子请安。”锦书蹙着眉叹了气,“妈妈快起来吧!如今连大邺都没有了,哪里来的太常帝姬呢!”张妈妈是个认死理的人,她梗着脖子固执地说道:“不管现在谁做皇帝,在奴才心里,千岁是千岁,是金枝玉叶,是凤子龙孙,是咱们大邺子民的帝姬主子,这些奴才永远忘不了。”锦书扶她起来,这么大年纪了还跪拜自己,觉得过意不去,是造孽的事。拉她在炕上坐下,烫了杯盏,沏茶端到她手里,一面道:“妈妈别说了,我记得自己是慕容家的女儿,刻在骨血里,一刻都不敢忘记。只是现在物换星移,我是个的公主,能苟且活着已经是万幸了。妈妈下次千万别再行这么大的礼,我年纪小,怕受不住,要折寿的。”张妈妈嘴角微垂,凄恻道:“千岁是何等福厚的人,当年我在排云殿当差,先帝爷疼爱千岁,连上朝都让千岁坐在膝头上,满朝文武哪个不是三跪九拜。眼下老奴磕个头,怎么说受不起呢?”锦书知道和上了年纪的人论不出长短来,只有抿嘴笑笑,把炉子点上,一锅里下面,另一锅里烧汤好涮羊肉。不时地拨一拨炭,回头对张妈妈说:“您老先上炕焐着,我这里成事了端到炕桌上来。”张妈妈佝偻着身子,无比谦卑地重复,“怎么敢当呢,您受累了。”锦书看着锅盖边上一缕升腾起来的热气出神。本来过了那么久,当初的事也努力忘得差不多了,可是被张妈妈一提,悲凉瞬间排山倒海地充满了她所有的记忆。她的父亲是个生懦弱的人,他是个很好的诗人,他温文尔雅,注重,唾弃武力。然而作为一名,他不得不把一半的精力放在武将们的身上,他想两方面都顾全,很后两样都没做好,这种盾的格注定了他人生的悲剧。所以当两百多年来一直臣服的宇文氏提刀相向时,堂堂的大邺皇帝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二十岁的宇文澜舟攻进京师,一脚踩在太和殿的御座上。大邺皇帝悲愤交加,回天乏术,很后在长春宫里一条绳子结束了一生。握住了大邺命脉的藩王加快了杀戮进程,服侍六宫的宫女太监几乎屠戮殆尽。慕容氏的十二位皇子杀了十一位,只有很小的皇十六子永昼,因为他母舅做寿出宫凑热闹才幸于难。她原以为自己也会跟着父母兄弟们一起去的,却不料单单留下了她。或者是想利用她引出永昼,也或者是看在死去的姑母面上,给慕容氏留下一脉香火吧。姑母合德帝姬是宇文澜舟的嫡母,曾经抚养过他五年。可惜明治十三年病故了,所以现在的太后是宇文澜舟的生母,但越晋王时期不过是个偏房。好在这位太后也算大气,没有把自己对合德帝姬的怨恨转移到她身上,这些年来对她不闻不问,当她死了一样。也可能是觉得把她放在掖庭里孤独终老是更好的惩罚吧,反正这九年她虽然失了往的荣宠,活得倒还自在。除了明治年间留下的寥寥数个老宫人,几乎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份。如今她是个杂役,卑微地活着,比太监宫女们还要低一等。现在想想,自己真是个懦弱的人,为什么没和大邺朝一同沦亡呢?也许是东昌事变时自己年纪太小,一个七岁的孩子懂得什么民族大义,无非一心想活下来。一个公主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呢?曾经雄心勃勃怀抱复国理想,躺在炕上对着帐顶指点江山。可当宫廷严格的规矩落到她身上时,除了冬天长满冻疮又疼又痒的手脚,她的心里再装不下别的了。怎么把比自己还高的水缸蓄满,怎么能躲过掖庭令的刁难?斗志一寸寸被消磨掉,复国变得遥不可及,繁重的劳作压得人连气儿都顾不上喘,专享挂念的只有弟弟永昼。她没法子打探,下等杂役也好,宫女也好,属于哪个宫扎根在哪里,所以她只有在这深宫中苦等,希望哪天能得到永昼的一点儿消息。有一回贴在墙角听一个剃头太监和掖庭掌事的提起前朝皇子,虽只有三言两语,却得知了承德皇帝派出去寻访永昼的羽林军空手而返的喜讯。她高兴得两夜没睡好,只要不落在宇文澜舟手里,永昼还有活路,只要他还活着,姐弟有相见的。永昼比她小三个月,是端肃贵妃的儿子,模样好,脑子也好使,他能打听到她在哪里,会想办法带她出去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