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产品期货 股票投资、期货 “讲故事 学期货”金融国民教育丛书编写组编
  • 农产品期货 股票投资、期货 “讲故事 学期货”金融国民教育丛书编写组编
  • 农产品期货 股票投资、期货 “讲故事 学期货”金融国民教育丛书编写组编
  • 农产品期货 股票投资、期货 “讲故事 学期货”金融国民教育丛书编写组编
  • 农产品期货 股票投资、期货 “讲故事 学期货”金融国民教育丛书编写组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农产品期货 股票投资、期货 “讲故事 学期货”金融国民教育丛书编写组编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0 4.0折 25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讲故事 学期货”金融国民教育丛书编写组编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09571040

出版时间201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定价25元

货号710_9787509571040

上书时间2024-06-22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主粮篇

(一)黑土地上的大高个——玉米

1.慈禧太后和“玉米”(玉米在的栽培历史)

2.北纬40°上的“”(玉米种植区域和分布以及生长条件)

3.中国好玉米(玉米的品种介绍)

4.能量饲料(玉米的饲料用途)

5.买了30年玉米的大学教授(玉米的季节)

6.3亿斤玉米入关(玉米的流通和深加工)

7.“玉”不琢,不成器(玉米价格的影响因素)

8.饮料甜度的来源(玉米淀粉情况)

(二)田野上的金波浪——小麦

1.小麦征服全人类(小麦的历史以及普及)

2.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小麦的季节和种植分布)

3.一“麦”相承(小麦的分类)

4.小面包、大能量(小麦的消费)

5.小小麦、大买(小麦价格的影响因素)

6.两个“妹儿”(麦子)的差别(郑商所小麦期货合约)

(三)稻花香里说丰年——水稻

1.水稻的起源之争:中国还是印度(水稻的起源)

2.“亚洲人的粮食”(水稻的种植分布和消费)

3.物华天宝看分类(水稻的种类和季节)

4.袁隆与杂交水稻

5.北粳南籼,纵横交错(稻米的流通)

6.稻亦有道(水稻的价格影响因素)

7.稻谷类期货简介

油脂油料篇

(一)天然的蛋白质补品——大豆

1.种豆得豆(中国大豆的栽培历史)

2.一颗豆子的七十二变(大豆的加工与消费)

3.大豆“三国志”(全球大豆主产国与种植的季节)

4.条条航线到中国(大豆的国际贸易流通)

5.黑土地长出金豆子(影响大豆的价格因素)

6.大豆定价看期货(大豆期货合约)

7.年年岁岁花相似(豆粕消费的季节)

8.常用的食用植物油(豆油的消费)

9.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豆粕及豆油期货合约

(二)来自番外的小颗粒——菜籽

1.正月采芸,二月荣芸(油菜籽的历史)

2.带你去看油菜花(菜籽的种植时节和区域分布)

3.舌尖上的中国——一粒菜籽的神奇之旅(菜籽的加工工艺)

4.四川火锅和老干妈(菜籽的流通)

5.欧洲的有点香(全球菜籽的供需情况)

6.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菜籽价格的影响因素)

7.鱼儿们的零食(菜籽粕的消费和价格影响因素)

8.没有什么是一顿麻辣火锅不能解决的(菜油的消费和价格影响因素)

9.郑商所的菜籽、菜粕、菜油系列期货合约

(三)来自热带的百变油脂——棕榈油

1.油脂界的“奇葩”(棕榈油及其提取工艺介绍)

2.方便面与红猩猩(棕榈油的供需情况)

3.代号:x度(棕的应用)

4.比地沟油还便宜(棕榈油的价格影响因素)

5.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期货合约

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篇

(一)“白金”之花满枝绽——棉花

1.西方来客,衣被中华(棉花的起源、引入和发展)

2.暖意融融一大家(棉花的种类)

3.遍地开花,天山独秀(棉花的种植分布)

4.春天一滴汗,秋天一树花(棉花的生长周期)

5.三不见,棉已非花(棉花的加工和下游消费)

6.棉棉皆辛苦,纯洁但并不简单(棉花价格的影响因素)

(二)滋味惹人爱——糖

1.“糖”太宗(食糖的历史)

2.甜蜜的事业(白糖的生产)

3.“蔗”天下(食糖的全球生产情况)

4.上瘾的“肥宅”快乐水(白糖的消费)

5.七死八活九回头(白糖价格的影响因素)

6.“糖”朝那点事(白糖期货合约介绍)

(三)玉黄琼心液胎藏——鸡蛋

1.鸡蛋的寻根之旅(蛋鸡的上游和养殖)

2.一生产蛋300颗——成功的鸡蛋,背后的努力(鸡蛋的生产)

3.三月三,地菜花煮鸡蛋(鸡蛋的季节消费)

4.回龙观里说蛋价(鸡蛋的贸易模式、流通和消费)

5.挥之不去的禽流感阴霾(鸡蛋价格的影响因素)

6.生鲜单(鸡蛋期货介绍)

(四)佳果红腮香自来——苹果

1.舶来品,水果大当家(苹果基本介绍)

2.一个产业链,脱贫要靠它(苹果的种植)

3.国光和元帅,儿子叫富士(富士苹果的故事)

4.苹香不自醉,果红诱人觉(苹果的流通和消费)

5.象征安意,人人皆欢喜(苹果价格的影响因素)

6.一场倒春寒,大年变小年(苹果期货简介)

(五)凝珠成线白蛇转——橡胶

1.丛林中的神秘物质(天胶的历史)

2.致富靠橡胶(橡胶的种植与分布)

3.胶树也要冬眠(橡胶的季节)

4.从豆腐到沙琪玛(橡胶的加工与分类)

5.轮胎环游记(橡胶的流通和消费)

6.珍珠港事件的余波(橡胶替代品市场)

7.傲“胶”的双重格(价格影响因素)

8.迈向国际化(天胶期货介绍)

(六)焙干坚滑若铺玉——纸浆

1.汉韵弥吟两千年(造纸简史)

2.一文千纸说不尽(纸浆分类)

3.青山绿水的召唤(制浆技法的变化)

4.华文驭纸四海行(纸浆流通)

5.干言万纸生百态(纸浆消费)

……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主粮篇的玉米、小麦、水稻这些期货品种的起源、分布、价格影响因素、季节、合约等;油脂油料篇的大豆、菜籽、棕榈油等期货品种的历史、分布、价格影响因素、季节、合约等;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篇的棉花、糖、鸡蛋、苹果、橡胶、纸浆等期货品种的历史、分布、价格影响因素、季节、合约等。

精彩内容:

    主粮篇
    (一)黑土地上的大高个——玉米
    疑蔗疑粱向吴伸,形如苞笋抱娘亲。
    ——乐陶轩主人玉蜀黍
    1.慈禧太后和“玉米"(玉米在的栽培历史)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等仓皇出逃,当夜宿京郊西贯市,当地清真寺的阿訇蔡万春等人急忙备膳。经过长途颠簸、水米未进的慈禧,捧吃着热腾腾的大窝头,甚觉可。于是便问这是什么做的,李莲英答:这是棒子做的。太后听罢言道: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叫棒子,改叫“御米”吧!从此棒子有了御封的新名,久而久之,便写成了“玉米”。
    玉米原产于拉丁美洲。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把玉米带到西班牙,以后又由西班牙传遍全世界。玉米传入中国大约在16世纪中叶以前。
    玉米传入中国后,由华南、西南、西北向各地传播。因为是新引入的作物,每在一地推广,当地便给它取一名称,因而玉米的异称甚多。除称番麦、西天麦、玉蜀黍外,还有包谷、六谷、腰芦等名称。到20世纪30年代,玉米种植已占作物种植面积的9.6%,在粮食作物中产量仅次于稻、麦、粟,居于第4位;20世纪50年代,玉米栽培有了更大发展,播种面积远远超过了粟而跃居第3位(见图1)。
    小贴士
    玉米期货的历史
    玉米是早的期货交易品种,也是重要、成熟的交易品种之一。玉米期货起源于美国。早在1848年,美国中部地区种植玉米的农民为了止秋收后面临的价格风险,在春季播种时提前出玉米,由此形成了现代玉米期货交易的雏形。1865年,玉米期货成为世界上张标准化期货合约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进行交易。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玉米是世界上成交量优选的期货合约。
    我国玉米期货的历史
    玉米期货曾在长春联合交易所上市,因管理混乱于1995年停止交易。2004年9月22,玉米期货在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简称“大商所”)重新上市,发展迅速,运行稳,市场功能作用发挥较好。吉林、黑龙江等玉米产区有众多农户在种植、销售过程中参大商所玉米期货价格,众多玉米贸易、加工企业以及饲料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以大商所玉米期货价格作为重要参。
    2.北纬40°上的“"(玉米种植区域和分布以及生长条件)
    玉米带,指适合玉米种植生长的地带。我国的吉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玉米带”,均位于北纬40°附近。
    玉米带让吉林变成了中国产粮大省,并深刻影响了这里的作物种植结构。吉林省并不是一开始大规模种植玉米的。以长春市及周边地区为例,过去该地区一直是我国东北大豆的优选集散地,出量大,因此当时被国际上称为“豆城”。中华共和国成立后,该地区玉米种植开始慢慢增加,1979年以后院采纳了发展东北地区玉米带的建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地区成为世界瞩目的玉米产区。
    以长春原为核心的这块土地之所以成为玉米带,因其具有三大独特的地理优势:年均400800毫米的丰沛降水、年照近3 000小时、肥沃的黑土地。生长在玉米带的玉米品质优异,含油量均比其他地区高0.3%,蛋白质含量均比其他地区高0.5%。
    小贴士
    我国玉米种植区域
    北方春播玉米: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河北、陕西和甘肃的一部分,占玉米面积的40%左右,产量占45%左右,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
    黄淮海夏播玉米:包括黄河、淮河,还有流域中下游的山东、河北大部分、山西中南部,关中和江苏省徐淮地区,占玉米播种面积的25%左右,产量占的25%左右,种植制度为一年两熟。
    西南山地玉米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南部、广西、湖南、湖北的西部丘陵地区以及甘肃的一小部分,玉米播种面积占15%。该地区地势复杂,种植制度从一年一熟到一年三熟均有。
    南方丘陵玉米区:包括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江西、台湾、安徽的南部、广西、湖南、湖北的东部,是我国的水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很少,占种植面积的10%左右。
    西北灌溉玉米区,包括新疆、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宁夏河套灌溉区,占播种面积的10%。
    青藏高原玉米区,包括青海和西藏,玉米种植历史短,面积小。
    p1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