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我的命 散文 梁晓声
  • 我和我的命 散文 梁晓声
  • 我和我的命 散文 梁晓声
  • 我和我的命 散文 梁晓声
  • 我和我的命 散文 梁晓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和我的命 散文 梁晓声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32.3 5.5折 59 全新

库存1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60143

出版时间202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77页

定价59元

货号300_9787020160143

上书时间2024-06-21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我和我的命(精)》无目录

内容简介:

    作家梁晓声以他擅长的现实主义笔法,通过两个年轻人的奋斗故事,讲述人与命的深度纠葛,呈现不幸和的多维辩证,思人何以为家,何以为人。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折着大时代的变迁,记录着乡土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也预示着我们能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作者简介:

梁晓声,当代作家。“知青文学”的代表人物。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教授。2012年6月被聘任为文史研究馆馆员。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获短篇小说奖;今夜有暴风雪获中篇小说奖并收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经典作品文库;雪城收入新中国成立70部很好长篇小说典藏。长篇小说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精彩内容: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三,这我还没出生。然而我对此保留着特别鲜活的记忆——因为关于我,我的大姐、二姐都是从这讲起的;我父亲也是。仿佛两天后我的出生,与这有着直接的关系。
    将近中午时,阳光特好。
    四川有首民歌的句是:“太阳出来吆嗬,喜洋洋来哟”。贵州山区的农民,对太阳也有同样的亲与爱。九月是我的故乡神仙顶好看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人们终于能够见到绿以外的另一种彩——金黄了。说到绿,世人好感多多,但如果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你的眼里除了绿很难见到别的,那么绿其实足以对你形成一种彩压迫,使人觉得自己仿佛被囚困在绿之中了。正如生存在小小礁岛上的人会对周围茫茫大海的蓝产生绝望一样。
    神仙顶既是地名,也是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的村名。究竟村名在先还是地名在先,没谁说得清楚。
    顾名思义,神仙顶在一座山上。那山不是优选的山,它的四面八方几乎都是比它高的山。神仙顶是一处山顶地,有足球场那么大。因为有地,所以逐渐有了人家。人家多了以后,叫村子。实行“公社化”以来,被叫作第二生产队了。所以,说“神仙顶”指的是那里,说“二队”指的也是那里。包围在它四面八方的山顶再无地,也再无人家。它是该县接近县界的一个村,再往山里去,无人烟了。走二十多里后,到另一个县的地界了。
    “走”只是一种说法。因为根本没路,没人那么走过,更没人登上过周围的山顶。
    八月开始,那片地,也是坝子上的稻田由绿渐黄。九月十以后,全坝子变成了一块坦坦、金灿灿的地毯,神仙顶的人们望着,心情老喜悦了。人们的家全在高于坝子的周边的地方,都很小,下半截是石砌的,上半截基本是整根的竹子搭成的。以的眼光来看,叫“棚”似乎更恰当。不过当年的山民,对住得怎样并不在乎,也可以说没什么要求;人们更在乎的是吃饱肚子。没谁胆敢在坝子上建一个像样的家,仅有的一块农耕地是保证不许被占用的。这一点人们皆有共识,不仅仅是敢不敢的问题。
    幸而有九月这个雨天较少、阳光明媚的季节,神仙顶的人们能够以感恩般的心情充分享受享受晴天朗。确乎,整个九月,神仙顶的多数子是好天气。也确乎,神仙顶的人们特知道感恩——感恩太阳,感恩收获,感恩一坝子金灿灿的黄。
    在神仙顶的人们看来,凡是花都具有高度的观赏,但谁家也不种花。种花被视为不着调的行为,不论男女,种花人皆被认为是不靠谱之人。由于人多地少,各家即使在破盆破罐中栽下的也是菜苗——人们对土地的珍惜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而且极具传染,一代代由大人传给孩子。人们的视野中已经看不到花树了。很早以前是有的,但是属于公家的——不属于队里也是属于公社的,属于乡里的,属于的。花树虽然也是树,却只有观赏价值,非可用之材,所以逐渐被砍光,锯成段,当成硬柴在冬季分配给各家各户了。有小孩儿、老人或病人的人家,照例会多分到一些,体现着生产队这个大家庭般集体的温暖。因为不种花,人们对野花便特别爱护。如果有好看的野花开放在哪儿,会成为人们闲聊时的新闻。发现了的告诉还没看到的,没看到的往往会抽空儿去看一会儿,还往往带上大小孩子,让孩子们同时也看到稀罕。这种对野花之美的喜好,也使人们对大自然心存由衷的感恩,同时证明,对美的渴望,在人们的内心里是多么地根深蒂固。
    大人们经常嘱咐自家孩子:“可不许偷偷去折啊,那会遭人骂的。大家都能看到,比弄回家来别人看不到了强。”
    大人们的言传身教,使神仙顶的孩子们从小懂得,虽然野花只不过是野花,但若折回家来,肯定是不对的。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三,将近中午时,我大姐和我二姐在自家的地里收水稻。我大姐叫何小芹,当年十七岁多了,据说是神仙顶漂亮的姑娘。我二姐叫何小菊,当年十五岁,长相一般般,和我大姐的值没法比,也不如我大姐聪明伶俐。往直了说,其实挺笨,甚至有点儿缺心眼儿似的。后来我听她自己说,她许多方面像我妈。
    我二姐有点儿累了。
    她放下镰刀,双手撑膝,望着眼前那片金灿灿的黄说:“真舍不得再割倒它们了,没看够。”
    我大姐训她:“有什么好看的?年年不都这样吗?快割!割完眼前这一小片儿回家吃饭,我都饿了。”
    我大姐的话更接近事实。    麦子也罢,水稻也罢,只有初黄的短时期里才黄得喜人,也只有在耀眼阳光的照之下,才会给人以“金灿灿”的印象。到了该收割的时候,那种黄已经美得大打折扣,像被水泡过的旧纸板的了。
    我二姐没听我大姐的。
    她索双手腰,挺直了身子,往后仰着头望天空。
    她腰酸了,脖子也僵了。
    这么一来,她见到天空出现了她次见到的景象——一架降落伞悬着个人正缓缓降落。
    “姐你快看!”她惊叫起来。
    我大姐也挺直了身子,望着说:“是个伞兵。”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