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我老的老头 散文 黄永玉
  • 比我老的老头 散文 黄永玉
  • 比我老的老头 散文 黄永玉
  • 比我老的老头 散文 黄永玉
  • 比我老的老头 散文 黄永玉
  • 比我老的老头 散文 黄永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比我老的老头 散文 黄永玉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9.3 5.1折 58 全新

库存2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永玉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ISBN9787553518190

出版时间2019-04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32

页数305页

定价58元

货号709_9787553518190

上书时间2024-06-21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比我老的老头》无目录

内容简介:

大艺术家黄永玉眼中的大艺术家是什么样的呢?在这本具有黄氏独特风格的书中,一代"鬼才"黄永玉用风趣且另类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他相识的那些"比他老的老头":钱钟书、沈从文、李可染、张乐、林风眠、张伯驹、许麟庐、郑可、陆志痒、余所亚、黄苗子这些群星般闪亮的名字辉映了中国20世纪中后叶至21世纪的天空。

作者简介:

    黄永玉,1924年出生,湖南凤凰人,土家族。中国当代有名画家、作家。
    自学美术,时期以出的木刻作品蜚声画坛。是少有的“多面手”,国画、油画、版画、漫画、木刻、雕塑皆精通,在中国当代美术界具有重要地位。
    将文学视为自己倾心的“行当”,从事文学创作七十余年。诗歌、散文、杂文、小说诸种体裁均有佳作,著有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比我老的老头无忧河的浪荡汉子等。以不间断的高质量作品,展现了高质量的艺术激情与创新能力。

精彩内容:

    北向之痛
    ——悼念钱锤书先生
    锺书先生活了八十八岁。
    他生于一九一年,大我十四岁。
    我荣幸地和他一起在一九四七年的上海挨一本只办了一期、名叫同路人杂志的骂。骂得很凶,很要命,说我们两个人在上做的事对有害,迟早是末路一条
    锺书先生是有学问的人,底子厚,他有恃无恐;我不行,我出道才几年,这种惊吓,觉得在上海混生活很不容易了,不应该受到这种蛮横的待遇。害我难过了起码半年。
    既然是一起挨骂,倒去找了好几本钱先生的书来读,在同辈朋友中间开始引用钱先生的隽语作为谈助。
    那种动荡的年代,真正的学问和智慧往往是黑夜里的星星。
    五十年代在北京和钱先生、季康夫人有了交往,也曾提起过那本同路人杂志,钱先生说:“老实说,我真希望他们福体安泰”
    有一晚下大雪,我跟从文表叔、钱先生在一个什么馆子吃过饭,再到民族饭店去看一位外地前来开会的朋友。那位朋友住在双人房,不久同房的人回来了,是位当红的学者。他穿着水獭皮领子黑呢大衣,原也是沈、钱的熟人,一边寒暄一边拍抖大衣上的雪屑:
    “在刚才,周扬同志请吃饭哎呀!太破费了,叫了那么多菜,我们三个人,周扬同志坐中间,我坐周扬同志左边,红线女坐周扬同志右边真叫人担心啦!周扬同志这几天患感冒了,这么大的雪还要抱病请我吃饭,真叫人担心啦”
    探访朋友的时空让这位的学者覆盖了。钱先生嫣然地征求我们的意见:“我看,我们告辞了吧!”
    受访的朋友挽留不住,在房门握了手。
    下楼梯的时候,钱先生问我:
    “记不记得金瓶梅里头的谢希大、应伯爵?”
    “”后,听说那位学者也是个“好人”,几十年的世界,连做好人都开始微妙起来。
    五十年代末,有一回在全聚德吃烤鸭。那时候聚在一起吃一次东西是有点负疚的行为。钱先生知道我是靠星期天郊区打猎来维持全家营养的。他从来没有这么野地生活过,有兴趣问我这样那样,提一些担心的外行问题。他说他虽然不可能跟我去尝试一次这样的壮游,倒是能给我开一张有关打猎的书目。于是顺手在一张长长的点菜单正反面写了近四五十部书。这张东西“”之前是在书里夹着的,后来连书都没有了。
    他还说到明朝的一本上记载的汉人向蒙古人买兽皮的材料,原先订的契约是一大锅子直径面积的兽皮若干钱,后来汉人买主狡辩成满满一大锅子立体容量的兽皮若干钱了。他说:“兄弟民族一贯是比我们汉族老大哥守信用的。”
    “”覆亡之后,钱先生和季康夫人从干面胡同宿舍搬到西郊三里河的住处,我有幸也搬到那里,正所谓“夫子宫墙”之内。打电话给他这么说,他哈哈大笑:“缘分!缘分!又绑在一起了!”
    房子是好的,名气难听。“资本主义复辟楼”。后简称为“复辟楼”,这是因为那时大家的居住条件不好,而一圈高高的红围墙圈着可望而不可及的十八幢漂亮的楼房,恰好冲着来往于西郊必经之路上,大家见了有气。那时时兴这样一种情绪:“够不着,骂得着。”后来缓和点了,改称“部长楼”,也颇令人难堪。
    院子大,路也好,每个门都可以泊车。有不少绿阴。早上,一对对的陌生和面熟的老夫妇绕着院子散步,互问早安。钱先生和季康夫人都能见得到;还有金山夫妇,俞伯夫妇天气好,能走得动的都出来了,要都叫得出名字的话,可算是一个盛景。
    二十多年来,相距二百米的路我只去探访过钱家一两次。我不是不想去,只是自爱,只是珍惜他们的时间。有时南方家乡送来春茶或者春笋,先打个电话,东西送到门也罢了。
    钱先生一家四四副眼镜,星期天四人各占一个角落埋头看书,这样的家我头一次见识。
    家里四壁比较空,只挂着一幅很普通的清朝人的画,可能画家与钱家有值得纪念的事。钱先生仿佛讲过,我忘记了。
    书架和书也不多,起码没有我多,问钱先生:你的书放在哪里?他说:图书馆有,可以去借。(!!!)
    有人士年初二去拜年,一番好意也是人之常情,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走去开门,来人说了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先生只露出一些门缝说:“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谢谢!谢谢!”
    那人当然不高兴,说钱锺书不近人情。
    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