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雀记(2022新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 苏童
  • 黄雀记(2022新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 苏童
  • 黄雀记(2022新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 苏童
  • 黄雀记(2022新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 苏童
  • 黄雀记(2022新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 苏童
  • 黄雀记(2022新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 苏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黄雀记(2022新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 苏童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3.9 4.0折 59.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童

出版社浙江人民

ISBN9787213091452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417页

定价59.8元

货号732_9787213091452

上书时间2024-06-20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当代文学大家、茅盾文学奖得主苏童长篇小说代表作
黄雀记是当代文学大家苏童至为重要的长篇小说。苏童曾于2009年获第三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2010年获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2010年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15年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获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黄雀记于2015年获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颁奖词称苏童“对长篇艺术的探索在黄雀记中达到了成熟,这是一种充分融入先锋艺术经验的长篇小说诗学,是写实的、又是隐喻和象征的,在严格和高度自律的结构中达到内在的精密、繁复和幽深”。
一个时代的惶惑、脆弱和逼仄,一段关于罪与罚、创伤与救赎的灵魂剖白
香椿树街上,三个少女之间的孽与缘闪烁着灵异的、命运的光芒,在罪与罚、创伤与救赎的艰难境遇中,苏童满怀悲悯地剖白时代变迁下人们的灵魂状况。

目录:

章保润的春天

照片003

魂011

手电筒015

祖宗与蛇022

祖父的头发026

井亭医院033

祖父、父亲和儿子041

四月045

柳生来了054

花匠的孙女062

讨债082

家090

兔笼100

会合111

白吉普车125

拘留所130

藕香亭137

捞人140

回家153

第二章柳生的秋天

侥幸岁月163

特二床173

幽灵的声音179

空屋183

203

香火庙214

羞耻221

水塔风波225

麻烦234

马戏团239

白马249

后悔263

回家272

全家福278

旧货交易281

扫墓286

第三章白小姐的夏天

六月291

庞先生296

另一个人305

顺风旅馆311

水塔与小拉323

公路332

苏醒336

房客346

房东353

门外359

柳生和庞先生366

两个人的夜晚376

柳生的婚礼386

天井里的水397

突围403

红脸婴儿412

内容简介:

香椿街上的三个青年,一场扑朔迷离的风波,一个人的十年冤狱和三个人命运的罪与罚。黄雀记全书分为三章: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作者通过三个不同当事人的视角,书写了这三个受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成长与碰撞。十年后,年少时犯下的错,错的时间,命运的手,让这三个人兜兜转转还是纠缠在了一起。命运迫使他们发现,尽管物是人非斗转星移,他们依然不得不去面对过去的巨大伤痛。过去的终究不会过去,该还的终是要还。他们必须以自己的方式,清算当年留下的罪孽

作者简介:

苏童
1963年生于江苏苏州,1980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主要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之家妻妾成群等,长篇小说米菩萨蛮我的帝王生涯城北地带黄雀记等。2009年获第三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2010年获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2010年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15年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获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意等各多种语言。

精彩内容:

    照片
    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祖父都要去拍照。
    七十岁之后,祖父惯了以算术的角度眺望,对于自己延长的寿命,他很满意。加减法是容易计算的。他五十三岁那年在点心店吃汤圆,被汤圆里的热猪油烫了一下,不知怎么引发了心肌梗死,送到医院去救,结果死而复生,以此推算,已经多活了十七年。再往前的事件是蓄谋的,祖父那一年才四十五岁,突然活腻了,春天他去铁路道卧轨,人都躺下来了,火车迟迟不来,扳道工豢养的一条大狼先来了。祖父素来怕,准备好被火车碾,却不愿意被狼咬,于是狼狈地爬起来逃下了铁道。到了夏天,祖父还是想死。这次他选择了水路,是从僻静的西门城墙上跳进护城河的,他以为只要扑通一下,便可简易快捷地投入死神的怀抱,没想到一睁眼,人躺在了城墙下面,一群吵吵嚷嚷的中围着他,好奇地打听他跳河的动机。祖父仰视着孩子们纯真的眼睛,一时拿不定主意,是该批评孩子们拿耗子多管闲事,还是应该对他们说一声谢谢。祖父的身体经过河水仓促的洗礼,显得轻盈而舒畅,只是右手手掌有点不舒服。抬起右手看看,手中不知什么时候抓到了一片枫树叶,抓得太紧,枫叶牢牢地沾在掌心里了。他坐起来,把枫叶从手掌上小心地剥离,对孩子们说了句:一言难尽。然后爬起来,湿漉漉地走了。
    祖父走出去好远了,听见孩子们在后面猜测他的去向,七嘴八舌的。有个尖厉的声音说,什么叫一言难尽?这个人看来是活腻啦,会不会又去找地方寻死了?祖父看看高处的城墙,看看低处的护城河,又抬头看看天空,忽然朝孩子们的方向折返回来。虽然他的脚步有点拖沓,表情看起来也扭扭捏捏的,但他的目光给人以新生的感觉,它像夏的天空一样,明朗,深远。他向孩子们匆匆地表了个态,算了算了。他说,既然狼不让我死,你们也不让我死,那我活着好了。无所谓,死不了活着,活赚吧。
    后来祖父消失在城墙拐角处了,像一条费解的谜语,终于逃离了猜谜者的视线。那群中是出来春游的,偶然救下一名轻生者,本来属于典型的好人好事,但获救者对生死如此潦草、如此随意的态度,严重地挫伤了孩子们的成感,也给他们带来了深深的困扰。他们不认识香椿树街的祖父,不知道他为什么一会儿要死,一会儿又要活下去了。他们不知道祖父是个守信的人,从此以后果真断了轻生之念。如果我们还是采用算术的方法,如果活真的是赚,祖父足足多活了二十五年,赚了惊人的九千一百二十五天,赚了这么多,祖父当然是很满意的。
    我们香椿树街上老人特别多,老人大多怕死,怕死的大多先走了。有一年夏天气温反常,狡诈的死神藏身于热浪,在香椿树街上巡弋,一气拽走了七个可怜的老人。祖父冒着高温酷暑,逐一登门吊唁,发现七家葬礼都缺乏组织,敷衍了事,充满了这样那样的遗憾。离谱的是码头工人乔师傅家,儿女们居然找不到乔师傅的照片。丧幔上的遗照令人不安,那是从乔师傅的工作证上剪下来翻拍的,是几十年前的乔师傅,模样还很年轻,由于乔家两个儿子与其父面貌酷肖,所以,上门吊唁的人们都大吃一惊,死者看起来不是乔师傅,这么看, 很像他大儿子,那么看,又像他的小儿子了。祖父端详半天,心里话不宜声张,出了门便长叹一声,对邻居们说,这个乔师傅太节省了,一世人生啊,省什么都不能省那张照片,容易误会啊。
    一个人无法张罗自己的葬礼,身后之事,必须从生前做起。这是祖父的信条。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祖父都要去鸿雁照相馆拍照,拍了好多年,连邻居们都知道了他的爱好,不了要与他探讨这份爱好的意义。祖父对邻居们说,你们知道我脑子里有个大气泡的,气泡说破破,我这条命,说走走的,到时都靠他们,怎么也不放心,趁着身体朗,为自己准备一张新鲜的遗照吧。
    拍照的子是祖父的节。节的祖父格外讲究仪容。祖父先去理发店剃头修面,还额外要求相熟的老师傅替他挖耳屎,拔鼻毛。从香椿树街到市中心,以前祖父都是步行,现在老了,是步行加公共汽车,差不多是正午时分,他拄着一根龙头拐杖出现在鸿雁照相馆,衣冠楚楚,神庄严,那套灰黑的毛呢中山装上有樟脑丸的气味,皮鞋擦得锃亮,浑身散发着一首挽歌的刺鼻的清香。
    摄影师姚师傅早已经认识祖父了,他不记得祖父的姓名,背地里称其为“年年拍遗照的老先生”。祖父每次看见姚师傅都有点害羞,真心为自己延宕的生命感到歉疚。姚师傅我没死呀,又多活了一年,又来麻烦你了。他用道歉的语气对姚师傅说,再拍一张吧,姚师傅,这是后一张,我脑子里的气泡近越来越大,快要破了,明年,肯定不来麻烦你啦。
    祖父的癖好,照相馆方面其实并不介意,介意的是他自己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儿媳妇粟宝珍。在粟宝珍看来,祖父每拍一张照片,是给小辈挖一个坑,祖父的遗照越来越多,儿孙们不仁不孝的泥潭便越来越深。在粟宝珍敏感的神经中枢里,祖父迈向鸿雁照相馆的脚步会发出恶毒的回响:不放心,不放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